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借助插图探索思路。有的插图,图中蕴含着事情的来龙去脉。如《飞夺泸定桥》文中的插图,画的是红军冲过泸定桥的情景。可这样借助插图提问学生:这座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图上画的是红四团战士过这座桥的情景,他们为什么要过桥?他们是怎样过桥的?过桥后又怎样了?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课文边看图,图文对照,就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明白。自然,文章的思路也就探索清楚了。  相似文献   

2.
视觉思维是在视觉感官基础上借助视觉意象展开活动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插图教学是培养学生视觉思维的重要途径.在理解和制作插图的过程中,学生的视觉观察、视觉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建构图形语言的视觉构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适当地补充插图以及鼓励学生绘制插图等策略,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  相似文献   

3.
李秀丽 《天津教育》2021,(8):163-164
教材插图是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插图具有色彩丰富、直观形象等特点,借助插图展开教学,符合低年级儿童学习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州桥》这篇说明文,通过介绍赵州桥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弄清赵州桥的特点;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弄清特点。引导学生观察:1.这座桥外形象什么?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形象信息有具体直观的特点,给人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色彩鲜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如能深究教材,挖掘教材的插图资源,恰到好处地借助插图,能促进学生解词学文、品悟重点、背诵复述、补白深究等方面的学习,还能提升他们观察、读书、感悟、表达、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巧妙运用教材中的文本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读懂文字语段,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基于教材文本插图的解读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可采用如下方法:巧"看"插图,有效猜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依托插图,构建画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比插图,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活用插图,深化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7.
施娟 《文教资料》2008,(5):135-137
高层次地运用教材插图是目前插图教学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插图组织教学、进行写作训练.更应该和学生一起根据文本自行设计插图,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巧妙运用教材中的文本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读懂文字语段,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基于教材文本插图的解读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可采用如下方法:巧"看"插图,有效猜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依托插图,构建画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比插图,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活用插图,深化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插图成了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插图优化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借助插图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借助插图深化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利用教材中的模型、插图和挂图、活的生物体、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挂图和模型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它和教材中的插图都是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或者难点而绘制的,具有紧密配合教材,生动、形象、可视性强的特点.使用模型、挂图和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通过视听感官与大脑思维的积极协调活动,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不仅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也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文字一样都是表现文章中心内容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灵活巧妙的方法,如投影显示、随讲随画的简笔画、演示操作、实地观察等,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借助插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怎样科学地运用这些插图呢?一、化静为动把教材中静止的插图变为课堂上动态的画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抽拉片将《记金华的双  相似文献   

12.
在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中,配入了很多的插图。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利用插图辅助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借助教材插图,创设学习语境,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进行高效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配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采的插图,是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极好的感性材料,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有比较地观察,从图中认识事物,发现规律,自己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图表、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系统,习惯上称之为"插图"。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插图,在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值得探讨。 一、观察与识图能力的培养 1.引导观察 观察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客观事物,故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在生物教学中,老师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15.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的扉页中明确指出:“书中有大量的插图,它们是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有些插图形象生动地说明课文的内容,有些插图本身包含了重要的物理知识,应认真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发挥其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体会。 一、借助插图培养观察技能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显然,观察是学生学习物理必备的能力之一。丰富多采的插图是使学生产生观察兴趣极好的感性材料。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有顺序、有比较地观察,使学生既能从插图中认识事物、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又能提高观察和解  相似文献   

16.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文内容进行精心编排的。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借助插图可以帮助学生识字、阅读、表达等等,使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教师要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取得最优的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插图丰富,在每个章节的教材内容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插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注重对插图教法的研究,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插图和  相似文献   

18.
发现型阅读强调学生独立探究、主动发现。统编教材的文本具有插图色彩亮丽、文章生动形象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插图、文本和情境等,引领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品味、想象、探究,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意外地发现,在指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内容的时候,学生经常专注于课文插图的艺术形象,忘情于插图的艺术境界,沉浸于插图所带来的美好想像之中.的确,插图在语文教材中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中配套的精美插图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资源,它如一盏盏明亮的指路灯,引领着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在作者、文本及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如何让教材中的插图更好地服务于文本阅读,让文本阅读与插图学习比翼双飞,达到共赢的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