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在他的著作《发挥创造力》一书中,介绍了为数众多的创意技巧。后来,美国创造工程研究所从这本书中选择9个项目,编制出《新创意检核用表》,以此作为提示人们进行创造性设想的工具。这种建立在奥斯本创意检核表基础上的发明创新技法,就是奥斯本检核表法。  相似文献   

2.
当今,经创造工程学家的研究与发掘的创造技法很多。笔者在实践中深切感到,掌握创造技法是研制实验教具、仪器成功的捷径。现仅以创造技法中的一种——“检核表法”为例,说明它在自制教具中的应用。 “检核表法”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列出有关的问题,然后一个个来核对讨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教育活动过程中,进行创新方法的教育十分必要。创新的方法很多,有联想组合法、反向思考法、列举分析法、检核提问法、智力激励法,等等。常用的检核提问创新法有"奥斯本检核表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就是对现有事物从9个角度即①能否转移、②能否引入、③能否替代、④能否增加、⑤能否减少、⑥能否改变、⑦能否更换、⑧能否颠倒、⑨能否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奥斯本检核表法在生物学实验创新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该方法能有效地开拓教师的视野,让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奥斯本检核表中,组成检核项目的是一些短句和附加的说明,人们使用的时候不便于记忆。为此,我国创造学家借鉴奥斯本检核表法的基本原理,创造出动词提示进行检核的方法。这种动词提示检核表法的常用检核项目及其说明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6.
于童 《成才之路》2013,(29):1-2
第二十一章 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技法 第三节 教育创新过程中的技法 一、创新技法的多样性 见于陈金泽、张东跃:《类型多样的创造发明技法》。 有关创造发明技法的研究是从上世纪初开始的。1906年美国的一位专利审查人E·J·普林达在《发明的艺术》一文中,通过发明范例介绍了发明者们日常不自觉使用的各种发明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中发展检核表是一种观察记录表格,事先列出所要观察的表现指标及项目标准,为幼儿的观察与记录提供了框架。发展检核表的建构是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切合教师观察目标自行而定,建构时需建立幼儿发展指引,形成发展检核表的内容要素,并确定发展检核表的形式。在应用过程中,首先要熟悉发展指引;然后,结合不同情境定期观察;接下来,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状态;最后,把检核表作为家园共育的媒介,实现为观察聚焦,为幼儿发展助力的功用。  相似文献   

8.
设问发明法     
设问发明法也称检核表法。它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的美誉。夜光粉是一种用量少、用途不大的发光材料,多用于钟表和仪表。现在有人提出,它能有更大的用途吗?这个设问,诱人研制成夜光纸,可以将它裁剪成任何形状贴在夜间黑暗环境中,指示开关位置所在,还可贴在火  相似文献   

9.
毕业设计中可以运用组合创造技法、移植创造技法、替代创造技法、变革创造技法、逆向创造技法、信息创造技法、仿生创造技法、机遇创造技法、列举创造技法、蜘蛛网技法等创新设计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是大学生创新素质欠缺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应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渗透到专业课和实践活动中去,无疑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波 《吉林教育》2005,(11):16-16
一、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开展教育创新。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育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于童 《成才之路》2013,(28):1-1
第二十一章 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技法 第二节 教育创新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法 一、稽核问题思维法 稽核问题思维法,是以多种形式出现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就是将一个时期的各个不同领域中创造者的崭新思路、突破性见解以提问的方式固定下来,用“问题清单”形式提供给创造者,并期望在回答和思考这一系列“问题表”的过程中再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方法。这种稽核问题思维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3.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视角下对创新的内涵和创新的本质进行探析,明确创新的意义,加深对创新技法的认识和理解,以高效的创新方法学TRIZ理论为例说明运用TRIZ理论,可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促进创新技法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列举法是一种成熟的创新技法,包括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三类,各类创新技法有其明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6.
明确高校创新教育的任务,对于落实高校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习惯、创新人格、创新技法,多渠道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师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时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  相似文献   

19.
笔者阐述了老一辈扬琴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王沂甫先生的作品风格特点,以及他对扬琴多种演奏技法的发展、改革、创新,并在理论上自成体系,独具一格。在他的《苏武牧羊》、《汨罗江上》等代表作中,都大量运用了这些演奏技法,开拓和发展了东北扬琴,并创建了东北扬琴教学体系,对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创造理论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多种素质的综合表现,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以科学素质为基础,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以创造性人格做支撑,以创造技能技法和创造实践为依托。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研究创新精神与创造力的培养,研究创造教育,要特别强调综合创造素质,强调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