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第一课时一、导人揭题。二、初读训练:1.(景阳冈)写什么事?2.参考下列提示,用一两句话介绍武松。年代:北宋姓名:武松籍贯:青河县地点:景阳冈事情:饮酒、上冈、打虎特点:艺高胆大、英勇无畏(这是特级教师张化万教师的一段教学,是第一课时一开始的“初读训练”。他让学生用以上给学生提供的“资料”自己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武松,学生想按什么顺序就按什么顺序,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采能在自己读课文的流础上介绍清楚武松即可。请您想想看,学生会有多少种介绍武松的方法?张教师这样做,有多少学生可以参与这样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吴彤 《数学教学》2014,(8):29-31
1.命题要求 2013年12月,笔者组织并参加了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的数学命题工作.这次命题工作,笔者的任务之一是编拟第18题(解析几何题),编拟试题前笔者草拟了一个考查要求:(1)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运算;(2)试题要有较高的区分度,能区分出不同层次的学生;(3)设计3小题,逐步提升难度,第(3)小题要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最终定稿的这道解析几何题,从阅卷统计的情况看,该题的难度系数、区分度都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较高的信度.为此,笔者将这道题的设计思路、设计意图、评分标准等整理成文,与同行们交流、切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强化语言文学训练的必要方式,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方法谈几点浅见。一、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虑。1.围绕课时目标设计。例如《吃墨水》(第三册)一文的教学目标(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多读好书、专心读书才能增长知识,长大成为有学问的人。为达此目标,必须弄清楚谁吃墨水、怎样吃、为什么要吃“墨水”等几个问题。根据这一思路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提问,使学生懂得:长大要成为有用的人,必须向…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理念: 1.综合听、说、读、写,一材多用。 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综合听、说、渎、写的教学设计。学生一边看《神奇的发现》,一边为故事中的角色加插对话,这是阅渎和创意思维的训练;把加插的对话配合恰当的语气演绎出来,这是说话的训练;在小组演绎时,学生必须用心观赏同学的演绎和聆听同学的说话,并进行互评,这是聆听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最后听完同学为《小公鸡交朋友》加入对话后,让学生回家创作简单手绘本,这是写作范畴的训练.这样也可使同一学习材料发挥多方面的学习效能。  相似文献   

6.
课外文学名著知识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例如,河南省中考第5小题: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①《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②《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涉及的人物较多,初中生记住最主要的几个人物就行了。如《水浒》中的宋江、晁盖、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对于《水浒》这…  相似文献   

7.
“已知圆的方程为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是高二《解析几何》第64页的一道例题.这道例题潜在的思维价值较大.为了搞好例题的“思维教学”,笔者对该例题作过认真挖掘.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学期学习《综合英语》(2)中除第3、4课以外的9课内容,即1.2.5.6.7.8.9.10.11共9课。期末考试的题型与《综合英语》(1)相同,共有7类题:第一题:选择题(词汇,主要是实词或词组,全部取自课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第二题:选择题(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9.
三碗不过冈     
唐希懿 《辅导员》2014,(13):93-93
时间:北宋 地点:景阳冈前的小酒家 人物:武松、店家 [一日,武松在路上走着。] 武松:这天气好炎热,可惜没带酒,不然一定喝上一阵再走,呀!有一个酒家!挑着的啥呀?“三碗不过冈”。管它!先进去喝两盅![武松走进酒店]武松(敲着桌子)老板!快拿酒来吃!店家:来啦!绝对好酒!客官慢用。  相似文献   

10.
本学期英语考试试题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包括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大题和第八大题第1小题,共80分,63道小题,这一部分试题学生在答题时,答案应填写在单独设计的答卷纸上。另一部分试题为简单问答题,共20分,包括第八大题2、3小题和第九大题,答案仍填写在试卷上。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在花山》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训练重点是“详写与略写”。怎样围绕这一训练重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呢?把握整体,理清文章脉络学生齐读标题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从标题中能知道什么?(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要人物是毛主席。)教师进一步追问:写人的文章要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这篇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哪几件事?学生通读全文,回答问题后,教师作如下归纳:l.毛主席夜以继日地操劳。2.毛主席让警卫员请乡亲们回来碾米。3.毛主席让警卫员给碾米的乡亲送茶。4.毛主席和乡亲们说茶,替乡…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中《景阳冈》一文,前后共出现六次“叫道”这个词。“叫道”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以解释为“大声地说”。但联系到课文中具体人物的性格与特定的语言环境,仅仅简单地解释为“大声地说”还不够,而应该从怀着怎样的心情“大声地说”的角度理解才对。“武松走进店里坐下……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联系到上文“武松走得肚中饥渴”一句,可见武松是怀着急切解渴的心情大声地说。“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  相似文献   

13.
《游褒禅山记》练习商榷江苏/陈友良《游褒禅山记》课后“思考和练习”三,要求学生“从每组的加点词中选出一个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其中的第4小题,人教版配套《教参》的参考答案是A。笔者以为此答案值得商榷,略陈管见如下:第4小题: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上)复习参考题八第6题:“在椭圆x^2/45+y^2/20=1上求一点,使它与两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这是一道非常基本的习题,本文将对此题进行两个方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景阳冈》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 《水浒传》是一部艺术成就较高的文学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比较完美的结合,一方面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另一方面也赋予英雄人物以高度的理想色彩。如有关武松打虎情节的描写,就具有这种对人物行为的渲染和夸张等传奇特色,使其具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反抗精神。这种在人物的塑造上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化,既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因此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正确的方法是充分利用课文中富有特征的细节来认识人物的特点。 课文中叙述武松在店家喝酒和景阳冈打虎两件事上写得特别细致。 课文写武松饮酒这件事,主要有两点:①武松一连喝了十八碗酒。②武松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过冈。此处所  相似文献   

16.
《替军属张大爷扫雪》看图写话教学构想江苏周爱萍《替军属张大爷扫雪》是小学语文第五册基础训练9第6题。这道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图,从盾图说话入手,把“扫雪”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写完整,写清楚,...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6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蠡驹尊》铭文中说:“万年保我万宗。”在另一铜器《蠡方彝》铭文中又说:“万年保我万邦。”这两段铭文主要说明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1.反复诵读,逐层递进,读中领悟 中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多种朗读训练形式:“自由读”——画下最能触动心灵的句段;“品味读”——抓住关键词想开去;“教师引读”;“丰富人物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读”;“指名读”——听听哪儿读得最动情等,使学生在感悟朗读中逐步领悟文章中心。  相似文献   

19.
黄健 《中学理科》2005,(10):12-13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课程标准自始至终力求体现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这一基本理念.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高中生来说,要着重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评性、思维的严谨性和思维的广阔性.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完成常规的知识传授外,还应充分选用例题和训练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做相应的训练.下面以高二上册第六章《不等式》教学为例,探索如何根据例题特点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杨海英 《青海教育》2001,(12):28-29
《月光曲》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贝 多 芬 的《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这篇课文生动记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表现了贝多芬是一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按教学要求及特点,本课教材简析如下: 一、渗透学法及时训练 《月光曲》这一课虽然是用故事形式介绍了《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但是事件的背后含义深刻,情感极浓,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感情,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把体会人物感情作为重点,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明确人物语言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