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职业岗位的契合性,无论是对于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还是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人职匹配理论作出概述的基础上,对人职匹配理论的多元价值以及人职匹配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大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岗位胜任能力要求实现良好对接。  相似文献   

2.
工作搜寻的过程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人职匹配过程.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与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增强高校毕业生对职业定向的自我认知,在综合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信息基础上,有效地建立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与匹配模型,实现毕业生与聘用岗位的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人职匹配是现代职业指导理论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主要涉及职业兴趣、取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人格方面的匹配。对已有人职匹配理论综合分析后,提出建立基于能力倾向的人职匹配理论。应大力发展有关能力倾向的客观性测验,并建立能力倾向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职业选择或专业选择中,应首先从能力倾向出发,兼顾职业兴趣、职业人格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人职匹配"理论是毕业生寻求自己与职业之间达到最合适的统一的的匹配方法,这种方法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运用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利用。本研究在探讨人职匹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人职匹配"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必要性,并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探索了如何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人职匹配"。  相似文献   

5.
“人职匹配”犹如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导航标,引导大学毕业生了解自己、了解工作和寻求两者之间最为恰当的匹配方法,从而可以缓解大学生和社会的就业压力,也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利用。因而“人职匹配”对于大学毕业生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不仅大学生本人,高校和社会都要为“人职匹配”创造合理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职匹配既是职业指导的基本原则,也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求职行为。20世纪初随着职业指导在美国兴起,人职匹配被提出,其后经典人职匹配理论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人职匹配开始走向衰微,或者说融入到更为复杂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与方法之中。人职匹配对人与职业的关系进行了特殊的揭示,并且也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条件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益的基本途径。当然,人职匹配也存在技术基础的局限,时代的局限和地域的局限等。人职匹配与当代职业教育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职象谈恋爱,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正如“焦大永远不会爱上林妹妹”一样,在一些人眼里“工资高,待遇好”的岗位,未必是每一个人的理想工作。“人职匹配”的原则是要“人”对“职”逐渐认识了解才最终实现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由“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组织起来的好姻缘,很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8.
以人职匹配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但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人职匹配就业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不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加强大学生人职匹配就业意识教育,从高校角度来看,应当注重人职匹配理论的多元化、动态化,重新构建就业指导体系。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应当培养自救意识、学习求职技巧、参与工作实践。另外,政府部门与企业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高校人事管理是为了保证高校各方面工作正常运转,是对高校的各类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本文分析了"人职匹配"的基础理论,剖析了高校人事管理中人职匹配的现状,深刻认识到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人职匹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人职匹配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广西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舞蹈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高师音乐专业舞蹈教育要面向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有针对性地对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舞蹈五项技能"跳、教、编、演、赏"的训练,使人才与岗位搭建起人职匹配的共通平台。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注重个体的"发展",在突出"人职匹配"就业概念的同时,更关注大学生的全人、终身发展.以职业生涯教育为核心的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突出了高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系统性及专业性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善的运行机制.爱荷华州立大学作为一所传统的美国高校,其就业指导较为成...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article Lucy Clarke provides us with a ‘hands-on’ view of her work with the East Oxford Schools Inclusion Project where she is a project worker supporting asylum seekers. Her post has been funded jointly by The Children's Society, Oxfordshire Social Services and Oxfordshire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y.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中存在管理岗位人员的晋升通道不畅、工勤技能岗位的晋升聘用困难、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定岗困难等问题。高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完善管理人员相关制度,解决好管理岗位待遇问题;出台工勤技能岗位晋升的特别办法;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健全与岗位聘用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配备和制定。  相似文献   

14.
远程学习积极参与者在课程团体空间内如何参与,参与了什么内容?本文从细处着眼,选取"华师在线"06秋《远程学习方法》课程论坛上的积极参与者A同学为个案,采用参与式观察法收集资料和内容分析法对其一个学期的帖子进行分析,得出积极参与者的参与方式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参与的内容范围虽广但层次有深有浅,并且参与方式与参与内容相互影响。另外还分析了部分同学对积极参与者的评价,反思了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位居前列,但失业压力没有得到相应缓解。其主要原因为投资拉动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快速做大了GDP,但其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很有限;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够快等。因此,为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我们应采取转变宏观调控思路,变经济增长型为就业扩大型;减少政府直接投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重机公司在工人技师考评中,通过实践摸索,总结了一套考评工人技师的做法:一是充分认识考评工人技师的必要性;二是认真做好考评工人技师的组织准备;三是在明确考评范围的基础上推动技工培训工作;四是严格做好综合评审工作;五是实事求是,严明纪律,做到取信于民。已达到让青年工人立足本职、钻研技术、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提高工人队伍的技术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整个毕业实习过程可分解为"引企入校实训-试用顶岗实习"两个阶段,分别在校内校外进行。第一阶段与伙伴企业合作在校内基地集中完成专业实训,主要目标是:以企业带来的课题为对象,以完成项目化设计过程为形式,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第二阶段在有劳力需求的企业进行,结合就业,学生在获得一定报酬的同时在岗实习,主要目标是: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企业文化,汲取社会营养,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其中部分学生的实习期就是就业岗位试用期。  相似文献   

18.
技能包模式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职业课程开发及设计以市场经济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传统高等职教课程的弊端为突破口,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I型、Y型、A型及M型的经验。技能包教学应用职业教育突破传统课程体系模块化框架,进一步分解和细化模块化教学,真正地体现职业教育适应新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Through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young people in the second year of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in schools in four contrasting Scottish labour markets, we investigate the existence of a ‘discouraged worker’ effect. We argue that in the modem upper secondary school, which contains pupils with a range of attainment levels,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a number of distinct orientations to school life and suggest that the types of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within local labour markets affect young people's decisions to remain at school. We suggest that cultural responses to the school have become more individualised and that ‘discouraged workers’ can be identified in both the middle and the lower attainment bands.  相似文献   

20.
高职扩招背景下,如何采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矿产资源专业群采用“全程学徒、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培养模式对开滦集团各矿一线职工定向培养。通过校企一体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灵活的“二二四八”教学模式解决工学矛盾,探索建设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经学院与企业共同考核评价,培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