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为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全部完成组建。这是新时代的中国独创,有力推进了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全覆盖,真正实现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试围绕监察机关与公检法机关之间的关系,通过四者之间的地位辨析,明确它们之间的职权界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监察委的职权,为监察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对国家权力的宪制架构将产生重要影响: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及其权力属性需要重新厘清;人民监督员制度体系和监督职能需要重新调试;司法体制改革中关于检察制度改革的内容需要相应调整;审计制度与监察制度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充分的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3.
对监察权属性的定位与发展规律的提炼是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基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监察权监督的基本属性和职权的显性特质渐进突显,积极回应时代变迁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国家监督体系,应坚持党领导监察权这一根本政治宗旨,同时坚持监察权是宪法制度安排下的法定职权,遵循监察权发展中对"人"监督为主、对"事"监督为辅的发展逻辑,通过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下"先行先试"监察法治实践逐步拓展监察权的外延,创新监察权的运行体制机制,实现监察权行权方式法治化、规范化,并在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中作出适时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4.
"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概念是基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理念而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主要包括经济治理、政治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政党治理等领域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因此,"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于资源的关注以远超前工业社会仅限于自然资源的"小资源观"视野,已经转向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信息资源等"大资源观",并开始从新的研究角度研究硬资源、软资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等新的资源类型。制度因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以及长期形成过程中具有的民族性、时代性、人类开放性、兼容变迁性、稀缺性、战略性、可利用性、可配置性等属性和特征而逐渐具有了资源的一般属性,因而被人们纳入政治资源研究的视野。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集中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研究政治制度资源在政治资源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政治制度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进一步释放制度的活力就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廉政制度经历了恢复与重建、健全与深化和不断完善与逐步形成体系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廉政制度建设具有鲜明的特点:方向是正确的,是沿着制度变迁的自身逻辑发展的。国家制度的建设和党的廉政制度建设相辅相成,成为中国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共同构筑了中国反腐倡廉的模式和体系。其过程是一个自觉的、主动的过程,反映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其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廉政模式和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始终注重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政治优势,创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历代王朝统治者在防腐和反贪制度建设中,除重视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建设外,也十分重视包括谏官制度、考试与选官制度、官规与考课制度、官吏互纠制度、回避制度等在内的各有关专门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对历代的政治清明、道德体系建设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历代王朝统治者在防腐和反贪制度建设中,除重视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建设外,也十分重视包括谏官制度、考试与选官制度、官规与考课制度、官吏互纠制度、回避制度等在内的各有关专门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对历代的政治清明、道德体系建设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职能在于对国家各级行政系统实施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其大致经历了萌芽、建立、发展和完善的历史阶段.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内涵丰富,制度完备,在不同朝代的政治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监察事业的建设,必将产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戊戌变法作为清末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改革运动,对中国近代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这场变法运动中,倡导改革的政治理想及救国主张逐渐打破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引领了传统政治的近代转型.与此同时,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制度变革的先声,对清末乃至民国审计与监察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言之,这场政治思想运动也给当下中国的干部监督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示.步入新时代,必须不断深化领导干部体制改革,完善现行审计与监察制度;努力加强专业执法干部管理,严格执行审计与监察制度;着力杜绝"能人腐败"现象,强化审计与监察两大监督理念;发挥审计与监察两种制度共同监督的力量,积极推进清官廉吏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反腐倡廉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搞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党内监督是依靠党自身的力量实行的自我约束和完善,它是一种预防和修正错误的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党内监督应从加强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思想观念、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党的纪检机关的领导体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同时强调“阳光工程”、突出监督重点和加大惩罚力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构建和民主政治建设都需要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优势。可是,党报舆论监督职能目前却呈弱化趋势。由于党报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比较特殊,因此,要破解这道难题,首先各级党政领导应重视舆论监督,把党报舆论监督作为推进党政工作的重要手段;其次党报舆论监督要讲究技巧;再次报舆论监督要不断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民主党派监督机制重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民主监督,是我国整个监督制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方面已初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而在民主监督方面则相对薄弱。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重塑民主党派监督机制,是合作型政党制度在新世纪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制约腐败,并从根本上祛除执政党肌体上的这一毒瘤,是反腐败工作中的关键。制度缺失是滋生权力腐败的根本原因。必须建立严密的权力制约制度、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完善的腐败惩处制度和反腐败教育制度才能从根源上遏止腐败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依据其对执政党特点的深刻认识,围绕执政党要接受监督这一重大课题,对执政党监督主体必须多元化,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依靠法规制度监督制约,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监督与效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论述,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执政党监督思想,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共产主义运动关于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教训。结合党建实践 ,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提出三点思考和建议 :遵循实事求是、平等、公开、民主集中制等监督原则 ;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纪检机关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执政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是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以及党内集体决策为重要标志,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民事调解检察监督权,作为新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的公权力,考虑到民事诉讼本身属于私权领域,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特点,这一监督制度在理解及适用上应该遵照从严解释的原则.无论从文义解释、立法解释还是从体系解释的角度,新修订的民诉法所规定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范围不包括违反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以及损害第三人利益这三种情形.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范围主要包括代表国有资产一方放弃国家利益;利用调解书规避行政处罚或者强制执行以及民事调解书内容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等三种形式.检察监督的方式包括抗诉、检察建议及移送立案侦查等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般意义上讲,增强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就要加强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但由于后发国家特殊的国情和不断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基础随历史进程的变化发生了变迁,新中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构建也随中国共产党合法性基础的变迁而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后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 ,着重从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上强调监督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吸取了建国以后党在民主监督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强调制度监督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 ,为党和国家的权力监督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的过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监督思想在可操作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