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反恐战”新世纪,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议题之一。恐怖主义与媒介的共生论认为媒体对于恐怖舆论难辞其咎。其实,媒体并不是导致恐怖主义的罪魁祸首。在某种意义上,恐怖主义是经过中介的暴力;而更重要的是,媒体同时又是发动反恐舆论战的载体。当今国际许多媒体在报道恐怖事件中杂有很多毒素,进行反恐舆论战需要去除这些毒素。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传媒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打好反恐舆论战。  相似文献   

2.
廖小菲 《新闻记者》2004,(10):16-17
从两次车臣战争到后来接连不断的恐怖事件,恐怖主义问题一直是俄罗斯政府和人民的"一块心病"。由于传媒具有的特性,正逐渐与恐怖事件形成共生关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恐怖主义被广泛认为是不可避免地、象征性地与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没有传媒的介入,恐怖主义最终也会彻彻底底地消失。"在报道恐怖事件时,传媒应以什么立场进行报道并对信息进行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古已有之,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学者以及各国政府均未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达成一致,甚至有学者因为"恐怖主义"的使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特点,而建议取消这个术语。因此,各国媒体在建构恐怖主义新闻报道时必然会存在某些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本文选取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主流媒体对2014年5月22日发生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的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崔磊 《新闻大学》2001,(1):15-18
当今世界,几乎每天都有恐怖主义事件在发生,随手打开电视或翻开报纸,都会发现有正在发生的恐怖事件的报道。正是大众传媒把一件件恐怖活动加工成新闻,传递给我们这些局外人或受众,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安全。那么,大众传媒和恐怖主义到底存在什么联系呢?防止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需要限制媒体的报道吗?这是一直困扰西方各国几十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恐怖事件发生时实施新闻约束的必要性 一、象征意义--恐怖主义的更高诉求 美国陆军1983年的定义断言,恐怖主义包括"一种犯罪行为,它经常有较强的象征意义,试图影响那些直接受害者之外的观众.恐怖主义因此是一种间接的,而且很大程度上的心理战略,它避免与正规敌人的正面冲突而用‘武装宣传'来在目标观众中引起最大程度上的反应." 恐怖主义不能单单从暴力的角度去理解,而必须首先从宣传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暴力和宣传有着某种共性:暴力是用强制手段造成行为的改变,而宣传是用说服手段.恐怖主义则是这两者的综合.恐怖主义的意图是为了诱发最大规模的社会恐慌,所以他最终的目标是那些恐怖事件的"观看者",而不是恐怖事件直接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6.
姚志文 《今传媒》2016,(11):25-28
以身体奇观为中心架构电视故事,通过连续报道建构电视戏剧,这是电视报道恐怖事件的基本叙事范式.这种叙事范式是恐怖主义以身体暴力展示权力、以暴力冲突吸引社会关注的行为特征与电视媒体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媒介特征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美国电视媒体对恐怖主义的报道具有媒介事件的典型特征:现场直播、预先策划、充满戏剧性、强制观看机制、高度人格化以及媒介扮演司仪角色等。这种报道方式一方面赋予了恐怖事件和恐怖分子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和重要性,放大了恐怖主义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它像其他媒介事件一样,强化了美国主流社会既有的社会秩序、价值观和通行的规则,提升了反恐在公众议程中的优先级和认同度。  相似文献   

8.
美国政府对恐怖事件报道的主要管控原则是督促媒体自律而不是进行正式控制。"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更积极地对国内外媒体进行公关,以引导反恐舆论。这种对恐怖事件报道的"软控制"比封杀报道或许对反恐更有利。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关于新闻媒体报道恐怖事件,网络运营商和服务商应对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规定如下: ◆新闻、广播、电视、文化、宗教、互联网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监督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相似文献   

10.
媒体恐慌论是指传媒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理论。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媒体是恐怖主义的蔓延者.因为它们报道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导致产生了更多的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大多数学者不同意采取政府加强新闻检查的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普京的“以牙还牙”,使莫斯科人质事件代价惨重。但经历了9·11恐怖事件后,各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的态度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对普京表示了充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大众媒介不能只满足于报道暴力恐怖事件,而应通过披露权威信息、宣示政府决心、分化恐怖组织凝聚力等策略,挫败恐怖分子的阴谋,占据舆论引导主动权,打好反恐宣传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其报道经验的成熟,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昆明暴恐事件报道为例,统计了@人民日报发布的关于该事件的88条微博,从8个类目出发,分析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是当代的“政治瘟疫”,恐怖分子常常制造令人发指的暴力犯罪.美国学者施密德和德格拉夫认为,现代恐怖主义变得更加频繁与血腥,既跟其“暴力传播战略”有关,也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电视,尤其是卫星电视的发展密切相关.①考察这种血腥的恐怖主义犯罪与电视媒体的关系,需要从身体政治的角度出发,才能更深入地把握它.  相似文献   

15.
2014年的"3·0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不仅震惊国人,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西方国家许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框架理论出发,选择"3·0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发生一个月内,主要以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美联社,CNN,英国路透社、BBC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西方媒体所构建的民族冲突的报道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媒体在危机中对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传媒因其强大的舆论影响力而成为以反霸为名的非国家组织和以反恐为名的霸权国家争相夺取的意识形态阵地。在此背景下,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被生产出来,在表面看来它只是一种媒介镜像,而在更深的层面则体现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制度性危机。然而西方媒介对恐怖事件的报道,除了放大恐怖气氛之外,并没有追问和反思恐怖暴力滋生的社会根源;更具误导性的是,这种报道掩盖了国家恐怖主义的真相以及反恐旗帜下的霸权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7.
统一信息发布渠道,及时让公众了解真相,合理引导民众情绪,是政府和媒体在应对恐怖主义事件时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反恐报道中的新闻管制与媒体自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范围内恐怖活动与反恐怖行动的不断升级,在处置恐怖事件中,政府如何加强新闻管制?媒体如何自律?这些都成为不可回避的新问题.前不久爆发的别斯兰人质事件,震惊俄罗斯,震惊全世界.人们在反思解救人质军事行动的成败时,也在反思媒体反恐行动报道的得失.  相似文献   

19.
张沛 《青年记者》2010,(12):76-77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媒体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媒体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