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线上教学实际,在实施高一化学线上教学时,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作为第一单元教学主题,从酒精、"84"消毒液等常见消毒剂的消毒原理、安全使用方法等展开教学,再拓展到设计制备"84"消毒液等问题,帮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与消毒剂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常见化学用品,促进学生感受化学对人们健康生活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效氯含量为4~6.5%,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家庭、食品加工行业等卫生消毒,其消毒方法主要有擦拭、喷洒、拖洗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身边的化学"中,要求列举实例说明84消毒液具有漂白作用和消毒作用。本文通过实验验证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消毒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的混配消毒剂。84消毒液广泛用于餐具、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桔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等,并能杀灭肝炎病毒。为了观察84消毒液在不同浓度下的漂白、消毒杀菌效果,并测定84消毒液中有效氯的含量,我们用爱特福84消毒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4.
2003年5月1日,国家疾病控制中心颁布了《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性消毒措施指导原则(试行)》和《各种污染物的常用消毒方法(试行)》,以指导、规范公共场所、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公共场所和学校与托幼机构等人员聚集性活动场所的传播,并把过氧乙酸列为常用的预防非典的重要消毒剂,指导性地介绍了过氧乙酸在预防非典方面的消毒作用及消毒方法。现就过氧乙酸的性质、制法及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制使用等作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消毒剂过氧乙酸为情境素材,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面向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和“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的高二年级学生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通过设置“推测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解释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消毒原理”“判断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消毒效果”三个环节,促进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和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促使核心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6.
2003年5月1日,国家疾病控制中心颁布了<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性消毒措施指导原则(试行)>和<各种污染物的常用消毒方法(试行)>,以指导、规范公共场所、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公共场所和学校与托幼机构等人员聚集性活动场所的传播,并把过氧乙酸列为常用的预防非典的重要消毒剂,指导性地介绍了过氧乙酸在预防非典方面的消毒作用及消毒方法.现就过氧乙酸的性质、制法及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制使用等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人对生活越来越讲究,消毒液的使用也随之普及。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果您的家庭经常使用消毒液,那么很有必要先学习一下消毒液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8.
84消毒液为一种新型的化学消毒剂,其主要成份为次氯酸及十二烷基磺酸钠。具有高效、速效、广谱、无毒等优点,短时间能杀灭细菌和病毒,包括细菌的芽胞等,且稀释液性较稳定,价廉。在不同浓度的84消毒液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碳酸钠可埘金属器械起到防锈  相似文献   

9.
<正> 反应板在临床检验中已被广泛应用。多年来,我科一直用反应板做反向血凝试验,因反应板是有机玻璃制品,既不能高压,也不能煮沸,只能用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目前,常用的消毒液为过氧乙酸,因酸可使蛋白质凝固,浸泡后不易冲洗,所以假阳性很多。为此,从84年开始我们试用过氧化氢加过氧乙酸联合处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对青霉菌的消毒效果,测定了来苏儿、碘酊、84消毒液、新洁尔灭、双氧水、甲醇、高锰酸钾、硫柳汞、甲醛、氢氧化钠、苯酚和五水硫酸铜对青霉菌的杀灭效果,用显微镜观察了碘酊和甲醇对青霉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水硫酸铜、苯酚、碘酊、来苏儿、84消毒液等对青霉菌的消毒效果较好,抑制了青霉菌菌丝的形成.研究为临床上预防青霉菌感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边氧乙酸过氧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分子式为C2H4O3。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易挥发,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过氧乙酸在遇明火、受热、摩擦、振动、撞击时,易起火、爆炸;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  相似文献   

12.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最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1〉等)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点尔康PVP碘伏等)。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目前我院和各大医院的产科主要按照《临床护理指导》第219页所示的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3.
过氧乙酸是抗非典中使用的一种重要消毒剂,其分子式为C2H4O3.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具有弱酸性,易挥发,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熔点O.1℃,沸点105℃,饱和蒸汽压2.67(25℃)kPa,相对密度1.15(20℃),闪点41℃(35%过氧乙酸溶液)。危险性:遇明火、受热、摩擦、震动或撞击时,易发生爆炸;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温度稍高时,易分解产生氧气;加热到  相似文献   

14.
一、常见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84消毒液、75%乙醇等均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工业上大量生产乙醇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石油裂解气中的乙烯作原料,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和水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CH2=CH2+H2O催化剂→ΔCH3CH2OH。  相似文献   

15.
一、氯水的制备将84消毒液用蒸馏水稀释6~10倍,再加入适量稀盐酸至溶液显酸性,即成氯水,可进行有关性质实验。若不稀释,因84消毒液中NaClO浓度较高,会有较多的氯气放出来,且因浓度太大,氧化性太强,一些实验效果会受到影响(如点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面,只留下一个蓝线环)。另外,若盐酸加入过少,84消毒液中NaClO浓度较高,也会影响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本节课有三个任务:①氯水中的有效成分的探究:②HC10有漂白作用,但为何市场上销售的消毒液往往以次氯酸盐的形式存在;③如何在家庭中自制84消毒液它们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维螺旋式地上升,达到以下教学目标:a.HC10的有关性质,家用消毒液的成分与消毒原理等知识目标:b.动手实验,观察录像,实验设计进行科学探究,对比、观察、表达、合作等学习的能力目标;c.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家用消毒机的设计为例,学以致用、激发兴趣的情感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设计一堂以含氯消毒剂为主题内容的课。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浓度、酸碱性对84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影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证据意识、探究意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化学世界,逐步揭示消毒本质,凸显化学物质的社会价值,体现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生成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84消毒剂成为贴近中学化学的一个热点问题。“氯及其化合物”位于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氯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掌握含氯消毒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化学药物消毒法是采用各种具有杀灭微生物作用的化学药品 ,以浸泡、擦拭、喷洒、熏蒸等方法 ,进行物品的消毒 ,化学药物消毒往往不如热力消毒可靠 ,一般对不适用热力消毒的物品 ,才用化学药物消毒。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 ,必须针对不同的病菌及适当的消毒对象 ,选取适当的消毒试剂 ,注意给以足够的浓度和充分的作用时间 ,并搅拌均匀 ,才能达到消毒作用。常见的消毒剂有 :漂白粉、过氧乙酸、福马林、新洁尔灭、乙醇、洗必泰、高锰酸钾、石灰、煤酚皂等化学药物消毒法@吴琼  相似文献   

20.
使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制取氯气,将口服液玻璃瓶和矿泉水瓶制作的钟罩、培养皿、注射器等组合起来设计了一体化实验装置,改进后的装置且药品用量小、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