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子 《世界文化》2012,(8):56-56,F0003
圣彼得大教学位于梵蒂风,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梵蒂风位于意大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风高地上,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国”。其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在教学、梵蒂冈宫和梵蒂风博物馆等,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这有,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17岁是英雄情结极度膨胀从而想拯救人类的年龄,是生理上和心理上对爱情都非常渴望却极易失控的年龄,同时也是思想上迫不及待的吐故纳新却容易受到蛊惑的年龄。“1969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很多事情在那一年发生。东京大学取消入学考试,摇滚乐大行其道,披头士发行了三张专辑,滚石乐团推出最佳单曲,  相似文献   

3.
马昊 《世界文化》2009,(8):51-51
名画预示空气污染 画坛上印象派的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一幅画而来的。为了此画,莫奈曾到英国伦敦的威斯敏特教堂写生,整个创作过程是在伦敦的雾天进行的,在画面上隐约可见云遮雾绕中教堂的哥特式屋顶。伦敦是世界上著名的雾都,在英国人的头脑里雾总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火塘     
彝山的冬天是枯瘦的。风一阵一阵从山坡上漫过,在村庄边回旋。断截的包谷杆被风卷起来,挂在村外萧条的刺篱上。整个冬天,一条条山路上满是厚厚的灰尘,走在上面,扑哧扑哧地轻响,不管穿什么鞋子,不久便一律镀上了一层灰。  相似文献   

5.
江西义门陈     
陈永华 《寻根》2008,(3):140-141
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罕见的家族,3900多人曾聚居一堂,合炊300多年不分家;还创造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家族大迁徙,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皇帝颁旨并派官员监督分家的家族。  相似文献   

6.
张全晓 《寻根》2009,(5):61-63
三月三日上巳节,是传统岁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的上巳诗,生动地记录了上巳节俗的传承和流变,为我们梦回大唐打开了一扇明亮的天窗。  相似文献   

7.
母红生 《大理文化》2011,(11):70-71
金翅鹤自然村位于鹤庆坝子最南端,历史上是滇藏茶马古道翻越象眠山进入鹤庆坝子的第一个村寨,是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道。历史上南来北往的如流商贾,曾给该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清代鹤庆的第一个商号"同心德商号"的创建者李恒春在该村建起的故居独具白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皇权帝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明确。然而它在世界历史上定位如何?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蕙 《大理文化》2013,(1):51-52
春天还很遥远 如果有痛,那也是来自我的内部 植物们在原野上奔跑 大地上的光阴,渐渐升起 春天还很遥远。不断涨落的 是气温的无常,雨雪的幻想 以及芦苇们忧郁的歌声  相似文献   

10.
楠子 《世界文化》2012,(5):56-57
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庄严、最完美、最富丽堂皇的杰作,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  相似文献   

11.
我常常收集一些故事,电视上,杂志上,报纸上,同事或朋友的述说,或者就是道听途说,途径五花八门。绝大部分故事听了就过了,但是有的故事是过不去的,它卡在我的某处,让我坐卧不宁。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颇多相似的地方,这是因为“不少节假日的风俗是从中国传去”的,比如说每年的3月3日就是一个洋溢着日本特色的节日——女儿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祝福女孩子幸福平安成长的。日本的女儿节跟中国的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原来的女儿节是在农历的3月3日,是从中国的“上巳节”所演变过去的。中国的上巳节在传到日本以后对日本产生了文化上的影响,日本根据本土的需求又对其进行了融合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最后形成了现在独具日本特色的女儿节。  相似文献   

13.
李玉洁 《寻根》2014,(2):130-132
三皇时期,有很多远古帝王的神话传说。他们是与伏羲氏同时代的部族首领,在文明的道路上奋力跋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历史上把这些古帝王时期称为“至德之世”,都统一在伏羲之号下。  相似文献   

14.
关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问题栗子教育的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指人们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知识上的必备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要求有国家民族观念,具有爱国观念。道德上的必备条件要求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和享受公民权利的正确态度。心理上...  相似文献   

15.
焦艳花 《世界文化》2010,(1):36-37,39
<正>《橡皮》是罗伯·格里耶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新小说的典范之作。《橡皮》情节设置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与俄狄浦斯悲剧的迭合;情节的重复与陡转;时空的集中与凌乱。恰恰是情节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读者的阅读困境。  相似文献   

16.
苏雪林扮演反对鲁迅的急先锋并以之为"事业",国民党政府的推手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苏雪林偏激的性格。正是其恨屋及乌,固执己见,皂白不辨,夸大歪曲,简单粗暴,主观恶意,老调重弹,肆意渲染的偏激性格,使其在反鲁"事业"中,思维上对立,情绪上极端,语言上恶毒,内容上重复。这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但更多的是个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刘正 《寻根》2009,(3):128-131
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通称为甲骨文字或甲骨文。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和直接源头,一般认为甲骨文是殷商王朝用于记载占卜记事而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甲骨文又被称为契文、龟甲文、龟甲兽骨文。绝大部分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而这一带是历史上著名的殷商王朝的遗址,因此,甲骨文又被称为殷墟甲骨文。研究汉字的起源就不能不直接追溯到殷墟甲骨文,  相似文献   

18.
陈明 《中华文化论坛》2007,2(3):105-108
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相似文献   

19.
永平有佳景     
霁虹桥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由官家操办,民众出力,在兰津古渡上修建起了一座桥,可惜是很简易的竹木软桥。兰津桥再次修葺,是明成化十一年,即公元1475年,由竹木软桥更新为铁索吊桥,并改名为"霁虹桥"。霁虹桥巍峨雄壮,全长106米,宽3.7米,由18根铁索组成,铁索两端固定在澜沧江两岸的峭壁上,横跨于云南永平县西部杉阳镇岩洞村和保山市水寨乡平坡村之间的澜沧江上。此桥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桥梁,也是我国最早的铁索桥,有"西南第一桥"之誉,在桥梁史、文化史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丰家骅 《寻根》2009,(6):59-63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洗澡是个人卫生的日常小事,或是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活动。但是在古代则不然。洗澡不仅具有礼仪上的功用,而且还包含道德层面上的意义。古人洗澡叫沐浴。沐,是洗发,浴,是洗身。那时无论上朝或祭祀,都必须先洗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