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档案数据库面临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包括不可抗因素(地震、火灾等)和人为因素(计算机网络犯罪、病毒、软件错误、系统崩溃、硬件过时等)。有的档案馆由于备份措施做的好.出现问题可顺利恢复数据库的内容,而有些却在问题面前无计可施.眼看着多年来辛辛苦苦录的档案数据瞬间丢失,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档案数据库管理中.要积极实施档案数据库的备份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资源在图书馆馆藏资源占比越来越高,对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也成为图书馆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管理上存在着防范意识薄弱、馆员防灾训练不足、数字资源缺乏备份等缺陷,需要做出很多改进.图书馆应当从数字环境出发,制定有效的防范计划,落实防范措施,加强馆员的灾害意识和处理训练,从而实现对灾害的有效预防,灾后的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云备份进行介绍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策略模型提出了目前数字档案云备份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综述(1)--技术、系统、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技术、系统和框架的研究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种实践和研究表明,技术的过时是引起数字资源保存问题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数字资源保存的重要手段。数字保存系统和框架是数字资源的存储工具,如何设计适于数字资源长期的系统框架也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家档案局提出建设数字档案馆,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数字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本文分析了当前在档案与档案数字资源备份时遇到问题,提出了异质备份和多套多地的档案备份策略;建立了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云备份系统架构及其运行机制,以确保档案数字资源永久存储、安全保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LISA中收录的2008-2010年数字档案资源保存与安全方面文献的统计分析,从期刊、作者、主题等角度揭示了国外数字档案资源保存与安全的研究状况,发现国外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档案资源存储、相关理论研究、灾难恢复、保存格式、载体及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LOCKSS: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OCKSS(Lots of Copies Keeps Stuff Safe,多备份资源保存)项目提供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新机制,可广泛地运用于电子期刊的永久保存与利用。电子期刊内容在获得授权后可自动选择并保存在本地计算机“缓存”中,从而解决了图书馆与数字资源供应商对数字资源利用和保存的所各自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长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春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及服务中遵循的理念,即载体多样化、资源特色化、服务开放化。通过实践,作者对今后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浅谈数字档案的备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为什么建立数字档案备份系统数字档案信息丰富、存储量巨大、检索快捷、资源共享,提高了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效率,然而数字档案在存储、保管和利用中,经常面临一些人为与非人为的危险,主要有以下几点:1.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故障数字档案通过服务器、计算机、网络等等硬件设备和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资源的迅速增加,有关数字资源的馆藏控制进入了各图书馆的议事日程。如何对数字馆藏实施有效的控制?该文首先回顾了传统馆藏控制理论,接着介绍了数字馆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从数字资源保存、备份、信息生命周期、控制数字资源采集量、数字资源的分级与剔除四个方面具体地介绍了数字馆藏控制的主要范畴。于论文的最后部分,作者还从建立数字资源存储图书馆、建立数字资源评估体系、设备更新、与其他有关厂商协作、建立专门的研究队伍等五个方面简介了与数字馆藏控制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许彬 《山东档案》2005,(6):54-55
一、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存在许多问题这里所提到的数字保存既包括一开始就是以数字形式产生的文献资料,又包括由传统形式的文献转换而成的数字文献。记录数字文献资料的载体是很容易遭受老化、灾难的损害。与传统资料相比,数字文献资料即使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也是短命的。数字文献资料尤其易于丢失和损坏,因为它们是存储在易受损的磁性材料和光盘材料上,一旦受到热、潮湿、空气污染的侵袭、强磁场的干扰,或是读写设备出现故障,这些材料就会迅速退化而造成存储的信息衰减。此外,如果阅读信息的设备过时,或将数字信息转换成人们可读形式的软件…  相似文献   

12.
长期保存数字文件的技术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攻克因硬件、软件过时而导致长期保存的数字文件的不可读问题,人们进行了不懈努力并提出了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如将数字文件信息迁移到新一代技术平台上;使用软件去仿效旧机器的行为;保存原始硬件、软件去运行旧程序以及制作数字对象的硬拷贝(如纸或缩微胶片)等.这每一个方案都只能满足保存数字对象的某些要求,而不能满足其全部要求.至今,克服技术淘汰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尚未发现,对于已有的这些方案是否安全、可行也还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持续到今已有好几年了,这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存储载体的选择是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磁光电混合存储是一种集磁存储、光存储和电存储的优点于一体的存储方式,探索其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方法/过程] 通过对当前数字资源和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研究现状的总结,提出载体选择是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重要问题;梳理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载体的相关标准、实践应用、常用载体适用性以及性能需求;介绍并分析磁光电混合存储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优势;以中国科学院档案馆的应用为案例,介绍磁光电混合存储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探索。[结果/结论] 尽管磁光电混合存储尚存在标准不完善、软硬件仍需改善等不足之处,但其具有绿色节能、总体拥有成本低、存储寿命长、安全可靠、支持多种备份模式等多方面的优势,是符合数字档案资源特性和长期保存需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数字资源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剑 《图书馆学研究》2007,(4):48-52,36
随着数字资源的普及利用,数字资源的评估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数字资源评估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一套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数字环境下的书目控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录学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挑战的同时,数字环境下的书目控制理论和实践也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文章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数字资源书目控制的范畴、标准及目标;数字资源的描述控制及书目组织;数字资源权威控制;数字化书目情报服务与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6.
元数据与网络数字资源组织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急剧增加,对网络数字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成为重要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基础是要有一套通用、合理、规范的录格式。元数据-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化,标准化的录格式应运而生,章介绍,分析了元数据产生的原因,概念内涵、DC元数据、并全面阐述了元数据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信息化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学、科研、财务、基建以及公文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飞速增长。同时,高校档案馆根据“存量档案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的工作要求,将各类系统的业务数据纳入学校归档范围,加强对业务系统数据的集中管理,出现了高校数字档案数据量急剧增加[1]。但是,数字档案存在不稳定、易更改和设备依赖性等特点,高校数字档案在面临自然灾害、硬件组件故障或老化、管理不善、软件不兼容等不确定因素威胁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数据损坏、丢失或者无法读取等问题。尤其是在“单套制”管理背景下,如果没有妥善的应对措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高校档案馆亟须选择合理的存储备份技术,对高校数字档案进行有效存储和备份。  相似文献   

18.
李睿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5):133-136
介绍各国数字资源收割技术的发展,如挪威、新加坡、丹麦等从法律上明确公共图书馆对数字资源进行收割和保存的职责;日本、韩国、美国等国都各自开发了对网络资源进行爬行和抓取的工具软件。并着重论述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与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合作开发Web Curator Tool,在收割质量保障、保存格式、授权管理等方面优点明显,但在图像资源收割和大规模任务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9.
白薇 《图书馆界》2014,(5):72-7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巨大、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广泛、无控制性、动态性与交互性并存、增值价值等特点。大数据将对图书馆发生重大影响。大数据时代,拥有各种类型、各种格式、有价值、低成本的数据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目标。  相似文献   

20.
视觉资源数字对象格式与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实地走访和实验的基础上,对视觉资源数字对象常用的GIF、JPEG、JPEG2000、TIFF、DjVu等格式进行了分析,指出JPEG是视觉资源数字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成熟格式,JPEG2000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格式;DjVu格式不适合视觉资源的数字化;视觉资源数字化的最佳格式模式是采用600dpi全彩色TIFF格式进行扫描,再将扫描文件转换为300dpi的JPEG2000格式,采用DeepZoom技术进行网络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