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于丹 《课外阅读》2007,(10):4-25
我在讲了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我,"我离婚了,日子困难,该读什么书","我要高考了,我应该看哪段话"。这个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他们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生活。读书并不是像有一本《百科全书》放在那里,我们一查就豁然开朗了。  相似文献   

2.
<正>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题目叫《感谢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读书同时读自己。书是养人的。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医愚"前提是"善读"。所谓"善读"就是必须吸收书中的养分,并融  相似文献   

3.
书中三味     
如果对自己的阅读取向和心态加以细分,大致有三:猎奇之读、用功之读、闲趣之读。从刚能摇头晃脑背诵几首唐诗宋词开始,我就迷恋上了由方块字构建起来的世界。读小学期间,我的连环画藏书量居全村第一,这些小人书不仅是我炫耀的资本,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我拉拢了朋友,成了友情的黏合剂。那时读书纯属猎奇,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单拣热闹的地方看,看了以后就成了公众场合的谈资,几个人常常为了书中的人物好坏、能耐大小争得脸红脖子粗。现在想起来,那种简单纯净的读书时光是多么叫人怀恋。再长大一点,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报纸杂志、百科全书,逮着…  相似文献   

4.
刘纹溪 《下一代》2008,(10):27-27
我有很多爱好,跳舞、踢球……但我最喜欢的是读书,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我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读课外书的,那些少儿读物真好,汉字上面都标着拼音,读起来一点儿没有障碍。记得我读的第一篇文章是《成语故事》中的"狐假虎威"。看完后我不禁哈哈大笑,笑的是老虎的愚蠢,笑的是狐狸的狡猾。打那时起,我手里的书就放不下了,读书的兴趣就像开了闸的小河收不住。  相似文献   

5.
本期主角:莱纳斯·鲍林神秘咒语:打开百科全书,我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我可以忘情地读呀读,直到停下后才能把自己拉回到现实世界。行动故事:1.从小爱读书莱纳斯·鲍林,1901年出生在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必须外出打工,帮助家里支付各种费用。他从小喜欢读书,喜欢猜谜语,喜欢解智力题。家里大约有50本书,放在一个高大书架的顶层,他设法把它们取下来,如饥似渴地阅读。不久,他发现县图书馆可借到更多的书。他对科幻小说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喜欢读凡尔纳和威尔斯的小说。周末,他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2.捡来的实验仪器鲍林12…  相似文献   

6.
"最是书香能致远",要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享受到"我读书我快乐"的滋味,就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说教材《窃读记》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主要讲了"我"酷爱读书,以"我"放学后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达了"我"热爱读书。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他们独立  相似文献   

8.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的个人成长经历也验证了这一名言。我写此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引领我们广大教师多读读书,读好书,读好书能助你成长。借这次机会,回顾我四十多年来,读书给我人生带来的变化:读书使我从小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读书使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读书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9.
镜中人影     
正我是1924年生,在北京一个大的四合院里关起门来长大的。我的祖父比较保守,他说:"女孩子就是不能让她到外面的学校去读书,一到外面读书,女孩子就学坏了。"可是女孩子也要读书,读什么呢?读《女诫》,学三从四德,因此对女子的教育是"新知识、旧道德"。我的祖父绝对没有想到我会到  相似文献   

10.
我爱读书     
说到读书,有人会摇头:“读书苦啊!”是的,有时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用脑、用心,还要有毅力。可我觉得读书很有乐趣,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爱不释手。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舍不得花都攒起来买书了。在我的房间里摆放着两个书柜,那里面全都是书,从小小的、薄薄的连环画到大大的、厚厚的百科全书,应有尽有。曾经多少次抱着书不知不觉睡着了,也曾经多少次没跟小伙伴一…  相似文献   

11.
<正>儿子16岁了,16岁的他已长成一个小小男子汉。16年来,为了让那个小不点儿成长,我陪他读书,努力让他向下扎根;同时,我又尽量放手,给他一片天空,让他向上成长。读书,是向下扎根的过程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儿子还很小时,我就把他带进阅读的世界。读小学时,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们设定了"家庭读书时"和"家庭读书日"———每天晚上78点,是我家的"读  相似文献   

1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十分重要的,要立足于学生的读,使学生能读、肯读、会读,从而掌握较好的读书方法。下面,我就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一些"读"的方法总结如下,跟同行们分享。一、能读能读是读书的起点,新课伊始,首先要学生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要抓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都一再要求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学生们却并不怎么会读书,不知道该如何读书,常常是书读了不少,但就是没什么收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教会学生如何读书,才会让他们"登堂入室"呢?才会让他们读有所进,读有所获呢?在教学《老人与海》时,我尝试用"分层赏析教学法"指导学生阅读,结果学生大有所悟,大有所获。于此,我把这种"分层阅读赏析教学法"总结出来,推荐给广大同行参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一读:整体感知,知晓"窃读"之意。一读《窃读记》,我发现课文题目很特别,引人深思:"窃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很快深入文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书店,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惧怕着作者的"惧怕"。原来,"窃读"是作者童年读书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常常光顾书店而从不购买书籍,趁老板不注意美美地享受读书之乐。二读:沉入词句,感受"窃  相似文献   

15.
正前苏联作家米哈尔科夫曾说过:"读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这句话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当你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为自己刚刚拾到一颗知识的金沙而感到欣喜时,你就获得了读书的快乐。很小的时候,我就认为读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我把读书想像成为老师读书、为家长读书,总之一提到读书我就心烦意乱,我把读书当成了为别人"打工"。可是妈  相似文献   

16.
《快乐阅读》2013,(17):76-77
钱锺书的"书痴"生涯钱锺书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人谓"书痴"。而读书完全出于喜好,"似馋嘴老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尤喜读"极俗的书",而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高头讲章,则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地一本本渐次吃完"。钱亦喜读诗歌。至于厚重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他"不仅挨着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队员们的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陕西省西安交大附小南校区开展了"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校园读书活动。学校大队部向全校队员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读书活动。队员们把搜集到的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相互分享,并介绍了许多读书的好方法,如: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等。王亦凡等同学还指导大家如何做读书计划。五(A)中队的队员们纷纷写下了读书感言。王珂同学写道:"我是一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读书和读人、读事、读物及其关系的论述,有分析有批判地说明一切否认读书或否认读人、读事、读物的错误言行应当终结,一切倡导读书和读人、读事、读物的言行应当发扬;说明"四读"的基本方法是"钻进去,跳出来".我想,本文的论述,对于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领导工作、教育改革、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学生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参照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教师应该多读书,并让读书成为生活中重要的内容. 读书所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那种内在的影响却是无价的.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使我进步,使我学会思考.书读多了,读久了,我就能渐渐进入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余映潮……一个个都吸引着我,走进他们的专著,记下自己的感悟,指导自己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近来,笔者听了50节语文课,非常遗憾,这些语文课上学生昏昏欲睡,读书的情境与滋味完全感受不到。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使命是让学生回到"想读"的初始追求上,热爱读书。我想,什么时候学生们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想读"才能"读好","读好"才能"读会"。因此,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根本使命是让教学回到"想读"的追求上。一、营造氛围,为"想读"奠基情境是阅读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借助情境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