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资源对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养成无私奉献的精神、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借助红色文化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不仅要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构建多渠道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为红色文化增添具有时代感的内容,而且要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主动性,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沂蒙精神融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把沂蒙精神纳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打造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过硬、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师资队伍,充分利用沂蒙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多渠道推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等路径把沂蒙精神融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去。  相似文献   

3.
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党非常重视的一件政治任务。党性教育更是党校的必修课,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发挥党校在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方面的重要作用。笔者在学习实践中深刻的认识到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永恒课题,是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的新思路、新方式是每一名党校干部的责任所在,我认为加强党性修养,促进作风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4.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沂蒙精神作为非常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临沂大学把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开设《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课程,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严峻而紧迫的任务;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艰苦奋斗的教育、革命气节教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视察临沂时对沂蒙精神所具有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特质进行了高度凝练,不仅坚持了其固有的人民性特征,而且阐明了沂蒙精神蕴含的党性原则,为沂蒙精神增添了夺目的党性光辉。沂蒙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理论品质,因而其人民性特征尤为突出。党性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共性和固有属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沂蒙党政军民创造的沂蒙精神也因其党性光辉而显得磅礴大气。  相似文献   

7.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是我们党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沂蒙精神发源地的临沂,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更应该把弘扬沂蒙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弘扬沂蒙精神为实践载体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提高全体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自觉性,增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发挥沂蒙精神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为应对乡村式微、城乡发展不平衡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沂蒙精神是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沂蒙山区群众于乡土大地上孕育而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沂蒙精神可以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理想信念为乡村人才振兴铸魂育人,红色文化破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群众路线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保障;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如何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而紧迫的课题,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革命气节教育才有助于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0.
沂蒙精神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既具有人民性,更具有鲜明的党性,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党群关系建设的实践结晶。山东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党群关系建设的具体表现。当前,弘扬沂蒙精神,其核心要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加强党群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造和孕育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丰富的廉洁意蕴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期建设廉洁政治的动力源泉。在新时期建设廉洁政治的历史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振精神面貌,消除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危险;增强创新意识,提升能力水平,消除党员干部能力不足的危险;继承优良作风,践行群众路线,消除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强化宗旨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党员干部消极腐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推进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党性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进大学生的思想素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造就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党性教育可以通过强化延安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传播、推进延安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对延安精神的自我教育等路径,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同时,增强大学生党性教育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老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一经形成,即成为沂蒙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沂蒙文化中最深刻、最本质、最内在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推动临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概括出了党员党性的时代特征:理想崇高,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私奉献,诚心诚意地实践党的宗旨;善于学习,有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和丰富知识;艰苦奋斗,具有高昂的时代精神;清正廉洁,带头维护团结,严格遵章守纪。  相似文献   

15.
党性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是高度发展了的阶级性;党风是一个政党用其党员的作风的简称。无论从党的历史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以及高校所肩负的任务,对党员开展党性党风教育,都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当前必须抓住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师德建设三个方面切实加强党性党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党章对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立场、观点方法、组织纪律、行为操守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共产党员应当践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党性不断升华的过程。在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中,革命传统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党员干部从体验和感悟历史中升华党性意识,促进党性修养。开发、利用好革命传统资源,将其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党性素质和能力优势,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17.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重视在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这是形成沂蒙精神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临沂地区党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考察沂蒙精神与党的建设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对今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党性修养问题,给党、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党校是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成果、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大"熔炉",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给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因此,当前的党校工作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的"熔炉"作用,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摆正思想、深化服务意识,成为合格的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沂蒙精神的精神实质与生成基础,对新形势下弘扬沂蒙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深刻认识到,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山东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铸就了"大仁大义、奋发有为"的沂蒙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是沂蒙精神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弘扬沂蒙精神,不仅要引领人民群众继续"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更重要的是引领党员干部继续"胸怀群众、引领群众、爱护群众、奉献群众"。党政军民共同弘扬"大仁大义、奋发有为"的沂蒙精神,才能重铸"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20.
7月28日,山东省沂蒙精神研究会在临沂市正式宣告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求大家加强联系和研究,共同打造好沂蒙精神这一政治品牌。山东省沂蒙精神研究会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