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端康成的小说就人物而言,群体上形成的空间较小,而侧重于对人物个体“内宇宙”的考察;在背景场景描写上,不追求宏大的社会政治叙事,善于把人物糅和在自然环境之中,充分展示生活在这种环境并与之交融起来的人物美,呈现的是局部性空间特征。川端康成小说的空间艺术特点与其本人的人生际遇、美学追求以及日本的化美学传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刘庆邦的小说《神木》中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在深化人性的复杂以及表现底层百姓生存困境的主题上具有的独特艺术表现魅力;小说中的空间叙事表现了作家在现代性上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3.
京派小说的空间形式追求有意识地将情节切割分散,借助于不同的形象系列、情节片断、场景和细节在空间上虽不连贯却又内在统一的叙述单元,来艺术地把握世界,这一结构形式呈露出艺术现代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异的自然观、思维方式、化环境,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有着迥异的空间意识。中国古典建筑组群式的空间构成方式,比较模糊、变幻的空间思维意识,空间追求旨趣侧重于表现精神美;西方古典建筑集中式的空间构成方式,空间思维显得清晰、确定,在空间追求上偏向于反映形式美。  相似文献   

5.
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微型小说,已不满足于传统小说的理念与技法,其丰富的文本资源,呈现以下现代性审美特征:颠覆小说线性历时结构(将时间艺术空间化);张扬形象的鲜明性与可感性(将语言艺术视觉化);尝试从“单相”走向“综合”(将小说艺术戏剧化);追求人物的整体神韵(将形象艺术观念化)。  相似文献   

6.
意境小说非常注重小说的“内向化文化观”的创作:注重开掘语言和形象之外的精神与生命的空间意义,不以实体的描述为满足,力求在“言”、“象”之外开辟出更大的艺术空间,致力于小说意境的生命内涵创造。这类小说,把深沉的情思、意念与人物、情节、场景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情景交融中追求意境之美,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时间和空间本是小说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交叉的因素,共存于文本中。但大多数批评家较多地关注时间而忽略空间。本文从具体物象的空间、象征性的空间、时间标识物的空间三个角度解读《罗生门》的空间艺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空间形式理论,分析西蒙在小说艺术形式革新方面的努力及成就。西蒙在小说中以"意识流"作为结构方式,是其小说空间形式得以生成的前提;在文本具体操作手段方面,西蒙以大量的细节描写中止叙述时间流,造成诸多场景、事件并置的结果,从而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空间感,形成了小说的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9.
穆时英小说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架构作品的艺术空间,将现代派表现手法,与时代背景下的都市生活相契合,丰富了新感觉派都市文学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与绘画同道"的观点,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对其国际主题小说《黛西·米勒》的空间叙事形式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詹姆斯在小说创作中借鉴了绘画艺术中的空间概念,他以地志空间画意书写为媒介建构文本描绘空间、以地志空间文化因子驱动的情节设计建构文本纪事结构空间、以路径意象为认知媒介建构文本意义模式隐喻空间.詹姆...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创作引域外小说的炬火,又融铸了中国白描写意的手法和意境追求,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的先河。他在用小说直接为现实社会人生服务的同时,又努力使艺术与功利均衡融合,展现了高层次的美学追求。他在小说的体式上不断创新,创造了简约精深而又意境深邃的现代小说的典范。其以艺术与功利均衡融合为美、以不断创新为美、以简约精深为美的艺术追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叙事理论,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三个方面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叙事艺术,对小说思想主题的升华和艺术价值的探讨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细读法对小说文本进行微观分析,说明镜头、运动性和空间处理等影视艺术表现手段对现代小说技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描写的镜头化、叙述的动态化和结构的空间化,这成为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相区别的鲜明标志。  相似文献   

14.
室内设计的精髓在于空间总体艺术氛围的塑造。赏心悦目的空间氛围是室内设计艺术处理所追求的理想标准。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增强室内设计中的空间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空间是室内设计的主角.空间为我们的感知活动提供了信忠源.空间在作为室内设计的舞台的同时,也是室内设计与人们传送信忠的媒介。没有空间,我们将无法获得信忠,设计也将无法谈起。  相似文献   

15.
祁立 《文教资料》2009,(18):108-109
从艺术形式的意义上而言,小说不同于绘画或者雕塑,不属于空间艺术.但是,如果从小说的内容来看,空间问题却又是小说的根本问题.优秀的小说一定会构建一个巨大而自由的空间.空间越自由,小说家运作的能力越强,小说的价值也就越大.毕飞宇的短篇小说<唱西皮二黄的一朵>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值得细细揣摩品味.本文试图提炼出该小说中存在于奇妙空间的四面"镜子",以此为主线分析该小说的主要人物,从而阐述小说家空间运作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小说既是一种时间艺术,也是一种空间艺术,但我们往往在注意到这一方面时相对忽略了另一方面。鲁迅是一个空间主义者,他不太注重时间、变化,他关注的是指向"现在"的空间,这就是鲁迅的时空观。在这种时空观的指引下,以展现我们人类身上某些固有的或相对稳定的精神现象为旨归的鲁迅小说重视的是对空间的选择和运用,时间则被相对忽略。因此,在鲁迅小说中,空间具有远较时间重要得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小说以叙事为主,采用情节结构,并以其情节优势对电影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现代电影突出空间造型的作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又反作用于小说。在电影艺术的影响下,现代小说叙事性减弱,造型性增强,时间意识减弱,空间意识增强,形成了对比式、相似式、多视角等空间结构形式,并以叙事的共时性、展示的现时性和意蕴的丰富性,表现出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审美特征。完全可以说,现代小说摒弃了线性叙述方式,却没有去掉作品的灵魂;丢开了“情节优势”,却增加了光、影、声、色等视听元素;摆脱了时间的束缚,却开辟了更为广阔而又自由的艺术空间。无论从反映生活的广度、表达思想的深度,还是从艺术表现的力度上,现代小说都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艺术成就,固然与小说自身的追求有关,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影艺术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8.
《恋爱中的女人》代表了劳伦斯艺术创作的顶峰,本文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在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时发现:作家在为小说人物活动选取的自然地理场景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即以自己熟悉的家乡那一片美丽的湖畔山水和曾去旅行经历过的阿尔卑斯山为原形地,建构了"威利湖畔""阿尔卑斯雪山"自然地理空间,这两个地理空间的巧妙建构,既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合理的活动场所,又为作家思想主张和艺术构思及审美表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种匠心独运的地理空间的构建使得这部小说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恋爱中的女人》既是劳伦斯自觉追求艺术真实的表现,也标志着劳伦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描绘以及运用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9.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为小说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学界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的艺术空间,在这一领域中,空间的形式是首要问题,人们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分类都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定.空间的性质是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现代叙事学对此的认识主要反映在:空间是包含着社会内容和人际关系、充斥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实体;空间是充满活力和自身能动性的动态的、行动着的地点;空间包括场域、场景和场面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20.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为小说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学界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的艺术空间,在这一领域中,空间的形式是首要问题,人们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分类都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定.空间的性质是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现代叙事学对此的认识主要反映在:空间是包含着社会内容和人际关系、充斥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实体;空间是充满活力和自身能动性的动态的、行动着的地点;空间包括场域、场景和场面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