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盛琬清 《英语广场》2023,(18):19-22
近年来,国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当今流行歌曲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成为重要媒介,本研究即以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以方文山创作的歌词英译为例进行研究,探讨华语歌曲的字幕英译方式,以期为华语歌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华语影视剧市场愈渐繁荣,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愈渐火热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出口到世界各地以及参加各个国际电影节。而以中国功夫为题材的影视剧又是提高外国观众兴趣、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力军。因为该类影视剧题材、台词、文本的特殊性,其英译(特别是字幕翻译)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不少挑战。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中国功夫题材影视剧字幕的英译并不乐观,此类字幕翻译的研究并不全面,本文从理论基础到翻译实践,对该类影视剧的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提出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功夫题材影视剧的字幕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使文化全球化趋势显著,很多华语电影迈向国际市场,华语电影"走出去"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其字幕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外市场的反应。2015年上映的爱情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以中国式的初恋走向世界。以生态翻译视角,从电影所表达的情感角度解读其字幕翻译,发现该电影的英译字幕无论是从语言维、文化维还是交际维都较成功。文末对华语电影字幕英译给出建议,应该坚持可读性原则和文化传播目的,期望为华语电影"走出去"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标,向海外大力输送富含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的电影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出色的电影字幕翻译也为各国观众搭建了文化沟通的桥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影片《我和我的父辈》的英译字幕进行分析,旨在探究生态翻译学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指导意义,以达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徐威 《海外英语》2014,(20):172-173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影视剧字幕的翻译对于国际文化交流起着关键作用。该文以华语电影《画皮》系列为例,试图从Sperber和Wilson关联理论和Gutt翻译观角度,探讨华语影视剧字幕文化层面的翻译,指出字幕翻译必须遵循关联原则,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采取多种策略,为目的语观众提供最佳关联信息。  相似文献   

6.
电影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良好媒介。近年来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在“十四五”文化战略的引导下,为了响应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优秀国产电影“走出去”的步伐愈发加快。与此同时,高质量的电影字幕翻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爱情神话》为研究对象,结合影视字幕翻译特点,遵循目的论三原则对其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影视作品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的脚步加快,不同国家、民族间的交流也变得愈发频繁,电影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之一,在东西方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字幕翻译促进了电影文化的发展,译者不仅可以借助电影传播中国本土文化,又可以带国人领略西方文化特色.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翻译字幕时,应当从生态翻译学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对原文来解读,从而最大限度地将原文内容及意境较好地传达出来,达到音美,形美,意美.[1]该文以电影《赤壁》为例,以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适应理论为出发点,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对字幕进行翻译探讨,以期对字幕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一种综合视觉与听觉的现代艺术形式,担负着国际语言交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展现社会风貌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电影字幕翻译也就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电影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等翻译形式,有其独有的特点。以电影《12怒汉》为例,研究字幕翻译的特点,总结主要的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石睿 《考试周刊》2011,(85):32-33
电影字幕翻译作为新兴的翻译领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目益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字幕翻译的特点.从交际翻译的角度论述电影字幕翻译应着眼于译入语观众的理解和欣赏,使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达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双循环进程推动着科技和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发展,同时也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许多外国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纷纷在中国上映。字幕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形式,是目的语观众深入解读电影的关键。本文遵循目的论三原则,灵活采用直译、意译、归化和增译等翻译方法,对《怦然心动》这部影片中的译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此类影片字幕翻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产动画电影不断发展,许多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国产动画电影逐渐打开了国外市场,具备了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如何将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进行高效翻译是推广国产动画电影以及传播中国文化的关键。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分析国产优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文,旨在为国产电影字幕翻译提供借鉴,提高翻译质量,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2.
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好的片名翻译相当于一张精美的名片,对华语电影在欧美的推广大有裨益。笔者从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华语电影的片名翻译方法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旨归。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陆续亮相西方荧屏。在此过程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特别是礼貌语的翻译,为外国观众接受华语电影减少文化障碍取得国际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试图通过对中西方礼貌理论研究的比较,发现其理论上的差距;通过对礼貌语之称谓、寒暄语以及赞美语回应的探析,从微观上探究礼貌语字幕翻译策略,解决文化背景迥异的西方观众对以古代文化为题材的华语电影的接受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电影市场也迅速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电影成功进军国际市场,因此,有必要对电影字幕翻译引起高度重视。文章首先对功能对等理论及电影字幕翻译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状况,最后对电影字幕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考察红色电影《建国大业》字幕翻译的语言特征,以期对其它红色电影的字幕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更好地向国外观众传播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相似文献   

16.
徐丽 《考试周刊》2013,(50):21-22
随着中文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字幕翻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准的电影字幕翻译能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中的文化背景和人物性格,更容易把握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本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角度出发对电影《白蛇传说》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并且对其翻译的策略进行探讨,更进一步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作用,从而让全世界的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电影,发挥其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影视作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传播媒介,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因此字幕翻译也成了保障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以卡氏翻译转换理论中的范畴转换为依据,从结构、类别、单位和内部体系四个方面分析电影《长津湖》字幕翻译中的难题,探索卡氏翻译转换理论在字幕翻译领域中的指导作用,以期为未来电影字幕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伟  卢国荣 《英语广场》2023,(13):33-36
随着影视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国电影不断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影片的字幕翻译有着不可逾越的特殊性。高质量的电影字幕翻译能够提升整体观影感,且能在相当程度上增强海外观众对电影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本文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视角出发,从三个规范出发剖析我国爱国影片《长津湖》字幕翻译中的翻译规范,探讨其字幕翻译策略,以期为国产电影字幕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国产电影在海外上映,中国的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国产电影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中的字幕为研究语料,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角度,以文化的准确传递为切入点,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片字幕翻译中的佳译和不妥之处,并提出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电影成为不可忽视的跨文化交际手段之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这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是影响外国观众接受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文化要素翻译是译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徐克执导的《狄仁杰》系列电影中法译字幕为对比语料,分析译者在翻译中国电影的文化要素时所采取的策略,以期为中国电影外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