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萍  杨晶 《传媒》2011,(7):39-41
近年来有统计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新闻报道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硬新闻的比例下降,软新闻大幅上升;国际新闻比例下降,地方新闻大幅上升;重大新闻比例下降,贴近平民生活的亲近新闻上升。其实国内媒体刊发的新闻也日渐显示了这一趋势,西方发达国家所指的"亲近新闻"与我国新闻界倡导的民生新闻相似。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更是一种新闻立场。民生新闻的内涵是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其报道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情怀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存在问题民生新闻借助本地化地缘优势,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民众话语"的报道原则,开创了民生新闻发展的新时代.但民生新闻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问题一:公信力下降.题材选择过于琐碎,过于强调个体特殊性,忽略了公众普遍性,易使观众产生厌倦、厌烦心理;过于强调记者与个体同一平台、同呼吸共命运,导致决策者缺失,权威性不够;有些报道滥用贴近和平民,忽略了服务性、人文关怀和百姓参与;过多强调民众为自己的利益说话,忽略了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闻形态,“关注民情”可谓民生新闻的灵魂。“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明确地代表着普通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其独特品格集中体现在“三民”上:即以民本为取向,以民生为题材,以平民为视角。而在“三民”中,“以民生为题材”的报道题材取向是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类型之一,为了更加贴近百姓们的生活,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策划角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主要是将普通老百姓当做新闻事件的主体,将话语权交给人民群众,以平民视角看待某个新闻事件,极大体现了"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因而民生新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共鸣,提高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本文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探讨如何以"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为前提进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实际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以人为本”语境下的一种演绎,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是民生新闻的基本精神内涵。本文从品牌价值中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几方面总结,阐述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化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6.
《赣西晚报》自2003年创刊以来,民生新闻就是新闻栏目的拳头产品,她以其亲切、活泼的新面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该报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时态。由于民生新闻的品牌影响力,带动该报发行量年年递增,广告也随之翻番,跨入赣西地区纸质媒体榜首。  相似文献   

7.
李玫 《今传媒》2011,(6):91-92
近十年来,民生新闻在各地方电视台迅猛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庸俗化、破碎化等问题。民生新闻如何才能找到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本文以厦门和广州的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为例,探索如何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注入人文情怀以及其对电视民生新闻未来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邱广宏 《新闻界》2012,(3):33-35
民生新闻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但在二级城市民生新闻中,偏重街谈巷议、邻里纠纷、家长里短等琐细选题,如何让民生新闻的选题更有意义,本文以眉山电视台《每日快报》栏目为例,探讨了二级城市电视民生新闻如何从选题方面做到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的价值“迷离”了吗?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究其根本在于它的“平民化”本色,以平民的视角观察社会,以平民的语言表达新闻,更多的关注投给了普通百姓、更多的话语权交给了基层群众。从本质上说,民生新闻所涵盖的价值取向的根本点在于“民生”和“民主”。  相似文献   

10.
在广播电视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市一级地方台办新闻的难度显然比以前增加了。为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对信息获得的渴望和诉求,许多地方台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三贴近”原则的前提下,创新观念,呈现出了新闻节目大扩容新闻题材大贴近和新闻形态不断创新的新状态、新格局、新走向。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把"民生"摆在重要位置之后,具有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民生新闻”受到了广大听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人为本“成为媒体在新时期改进新闻报道的一个突出的时代标志。民生新闻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从平民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与百姓生存状态的新闻,即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视野、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两者在本质上相通。本文试图借鉴公共新闻的公共领域建设特征,结合国内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探索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突破的途径,由"小民生"演变为"大民生"。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电视民生新闻以其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切中了普通百姓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以纵向差异获得了胜利。但是,曾红遍全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却暴露出了定位同质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样式.一方面形成了一种以人民生计为内容,以普通民众为对象,以民本精神为取向,以平民立场为视角的新闻报道样式;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反思、深刻剖析、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6.
新闻节目平民化、娱乐化和故事化是当前电视新闻的主要发展趋势,各大电视媒体对平民化手法的应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应该是取材于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社会,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失火、被盗、被骗、投诉、求助等.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地实现媒体下情上达的功能,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秋君 《青年记者》2012,(23):82-83
如今,民生新闻已经撑起了不少地面频道的半壁江山,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好几档民生新闻争奇斗艳.它从传统的社会新闻中脱胎而出,对社会迫切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情感等问题,用一种平民的视角给予特殊的关注.民生新闻以下沉的镜头、平民的视角、活泼的表现手法,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张海燕 《新闻传播》2007,(12):54-55
近年来,以民本思想为价值取向、以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已经成为媒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途径、落实“三贴近”的新举措、提升竞争力的新亮点和体现人文关怀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随着各地党委、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报道民生新闻成了各地新闻媒介的重要任务,民生报道也呈现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趋势,报道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比以往更多更好的的趋向。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行使其为民立言的神圣职责,就必须进一步深化"三贴近",拓展民生新闻报道领域,增加民生新闻报道的分量,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从而使党报在高度关注、重视民生和全面、深入地报道民生新闻中,赢得老百姓的青睐。从2008年开始,笔者与伊犁日报汉文编辑部另一位同事共同负责社会部的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