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是打破关系型话题一统天下的局面,命题更具个性化特征2004年高考,以全国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首,同时出现了9道关系型的话题作文;2005年,又以全国卷为首,出现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等近10道直接或间接以关系型话题为主的命题样式。今年,除了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江苏卷的“人与路”、重庆卷的大作文“走与停”仍在继续走老路之外,其他省市卷的作文题均回避了这一褒贬不一的命题思路。这种远离“北京化”的命题思路体现了各省市命题经验的日趋成熟与自信。今年的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着力引导学生去关注作文原材料,体…  相似文献   

2.
2006年高考涌现出18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7道,命题作文6道,材料作文4道,题意作文1道。从整体上看,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别重体验(比如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重庆卷的“走与停”),特别重思辩(比如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江苏卷的“人与路”,等等)。但是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落笔后出现  相似文献   

3.
一、咬定话题不放松其一,要把立意出新的基础建立在正确理解题意上。话题作文虽然不设置审题障碍,降低了审题难度,但准确无误地把握题意还是立意的前提。偏离话题一直是学生作文的一大误区。以高考作文为例,2006年重庆卷“走与停”、江苏卷“人与路”和浙江卷“生有所息’生无所息”,都属于关系型话题,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肢”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找突破口。而有些考生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而对另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因此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  相似文献   

4.
2006年高考涌现出17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7道,命题作文6道,材料作文3道,题意作文1道。从整体上看,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别重体验(比如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重庆卷的“走与停”),特别重恩辨(比如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江苏卷的“人与路”,等等)。但是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落笔后出现了种种问题。概括起来,各卷考场作文的主要弊病有:  相似文献   

5.
“一花一世界”,佛语不余欺也。眼前这个话题(200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便传神地折射出当今教育“丑媳妇”在应试“公婆”的摧残下所处的尴尬境地。《列子》是一部哲学论著,除了第一篇  相似文献   

6.
一、高考作文命题分类综观全国各地17套高考作文题,命题大致分为两类:1.命题作文类安徽:《读》读父母,读人生等;浙江:《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  相似文献   

7.
徐桦君 《教学月刊》2006,(10):55-56
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根据“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从题目形式看,今年的作文话题仍沿袭了去年的模式,是一个典型的话题作文题。从总体上看,今年的作文命题与去年相比既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又稳中求变、适度创新。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是指今年的作文题仍然延续了浙江这几年来话题作文的考查方式:立意自定,思想自由。如果说,前几年作文的命题思路是注重传统美德(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注重道德修养(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注重人的思想认识(2003年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为话题)、注重人文和人的认识(2004年以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为话题)、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2005年以“-枝-叶-世界”为话题),即围绕人的道德修养、人的思想认识、人文素养的提高等等,那么,今年的题目则是引导考生关注人生、关注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适度创新是指这个命题话题厚重,思辨色彩较浓,审题难度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看完今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明袁宏道两句古诗涌上心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对所有作文题作一粗略统计,6个话题作文,2个材料作文,9个命题作文,只有关于国民阅读(全国卷Ⅱ)和保留北京文化特色(北京卷)的两个题目,算是事关国计民生,其余15个题目堪称“无一忧民字”。这不能不叫人忧从中来。虽然玄之又玄的话题作文,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地盘,透露出它的气数将尽。但是“戈多来了”(福建卷)、“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浙江卷)、“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湖北卷)之类的话题,仍然是让人脚不落地的玄题;“乌鸦抓羊”(全国…  相似文献   

9.
醉乡     
浙江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旅游专家)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10.
选取蜗牛“一步一个脚印”的属性喻邓亚萍“成功的经历”,十分契合。此文是变格为2006年高考浙江卷话题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极好习作。此文还需要升格:将第一个议论句“好一只奋斗的‘蜗牛’”改为“好一只成功的‘蜗牛’”,在此句之前增写“取得三项学位”——作为全文的“果”;后面两个议论句,引出两个“因”。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诊断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看看主要存在什么问题。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6年浙江高考题)陆九的一生◇浙江一考生他,一个年过70的老人,头上的白发就像窗外的飞雪。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原本寡言的他此刻话出奇地多:"不要伤心,人总归要死的……这辈子没让你过过什么好日子,真对不住你呀。"身边的老伴噙满泪水,握着他的手——那手布满老茧,早已  相似文献   

12.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板书)“话题作文” ,大家一起读一遍。生 :(齐读)师 :你们读了这个题目之后有什么疑问?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我们过去的作文有什么区别?话题作文怎样写……评析】话题作文是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作文形式 ,教者首先激疑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大家一起学习几篇文章。生朗读第一篇文章 :《会说话的眼睛》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会说话的眼睛》 ;谢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生朗读第二篇文章 :《她真像妈妈》)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  相似文献   

13.
一、话题作文要占绝对优势近几年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频频出现在各类考试(尤其是中、高考)中,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根据《2001年全国中考作文详批与精点》一书统计,在4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中,以话题作文命题的就有28个,占了70个百分点。这么高的百分比说明了什么呢?一是“话题作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自由联想、想象,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二是因为它体现了高、中考作文所强调的人人有话可说的基准点,符合教育部“不给考生审题设置障碍”的要求,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的智…  相似文献   

14.
一、高考话题作文复习案例【考测重点】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的形式、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与体验。从1999年起,连续7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2005年全国16道作文题中,话题作文多达9道。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2006乃至今后几年,话题作文仍是我们备考的重中之重。【冲刺宝典】(一)认真研读《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级评分标准》和近几年的…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的命题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本文将按照话题作文命题的语言形式分类,把它分为:独词式话题作文、偏正短语式话题作文、联合短语式话题作文、语句式话题作文。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审题分析,并对其写作方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独词式话题作文的审题及其写作指导所谓独词式话题作文是指命题以某一个词语作为一个话题。例如:2001年全国卷以“诚信”为话题的命题,2004年北京卷以“包容”为话题的命题,2004年上海卷以“忙”为话题的命题……等等,皆为此类命题。这类作文的审题首先要弄清楚命题提供的可写作的题材外延,即写…  相似文献   

16.
和2004年高考作文题相比,2005年高考作文题的命题糅进了更多的新思路,从而使作文题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稍微注意,不难窥见以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些新动向。文体。2004年高考时全国还是清一色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2005年情况有所变化,这就是虽然大多数作文题还是话题作文,但北京卷明确要求以《说“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重庆则是要求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湖南卷稍宽泛一些,是要求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看来,文体不限已经受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这三大文体,都应该进行训练,而不能把希望一味寄托在写文体不…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或谈话的范围。按照规定的话题行文,就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较之过去的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作文等大大放宽了限制,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写作范围,而且范围较宽,所写内容只要在话题范围之内,或者与话题相关即可。那么话题作文有些什么特点呢?  相似文献   

18.
一、话题作文要占绝对优势近几年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频频出现在各类考试(尤其是中、高考)中,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全国中考作文详批与精点》一书统计,在4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中,以话题作文命题的就有28个,占了70个百分点。预计2002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话题作文出现的可能性仍会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对话题作文进行全方位的理论指导,千万不要让话题作文走入误区,给考生留下永远的遗憾和叹惜。下面的一些话题供老师同学参考:以开发大西北为话题,以环保为话题,以理想为…  相似文献   

19.
回首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我们发现创 新已经走入了误区。 误区一:联想、想象成了"故事新编" 话题作文给了考生很大的再创造空 间,确有不少考生利用话题作文命题条件 宽泛、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将思维的触角 延伸到名著、历史及传说中,以全新的视 角,用故事新编的手法对人物、故事予以生 发改造,对话题的内涵作出了独特而新颖 的解释。1999年出现的《唐·吉诃德新传》及 《爱因斯坦复活之后》是此类写作手法的滥  相似文献   

20.
语言犹如鲜花,只有让它在文章这个肥沃的土地里悄然绽放,才能把文章衬托得更加艳丽。那么,如何让语言之花悄然绽放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形象化语言的形象化是说当一个事物既可以用抽象的叙述表达,也可以用形象的描写表明时,我们应该采用后一种方式,这样词语自然就生动起来了。如2006年高考浙江一考生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的优秀之作《让心情打一个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