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尔·桑德堡与林肯传孟宪忠编译卡尔·桑德堡是美国著名诗人和传记作家,是多才多艺的高产作家。他为林肯作传,前后花了大约30年的时间,收集有关资料。他于1926年和1939年先后出版了两卷本《林肯传:草原年代》(就任总统之前)和四卷本《林肯传: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2.
林肯轶事     
一次,林肯正走在作战部大楼的走廊上,一位急匆匆走来的军官迎面撞在林肯身上。当这位军官看清了撞着的是总统先生时,他慌忙赔不是,“一万个抱歉。”“一个就足够了,”林肯回答说,接着又补上一句,“我希望全军上下都这样平等。”南北战争期间,当南方同盟军正准备发动进攻的前夕,林肯亲临前线视察联合防御工事,陆军上将的随从参谋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陪同总统在前沿阵地环绕了一周,走到一处,霍姆斯指着前面告诉林肯那边就是敌军的防线,林肯戴着高耸的礼帽,站起  相似文献   

3.
目睹林肯总统遇刺的人苏音,王洁编译当罪恶的子弹射来时,亨利·拉思伯恩与总统同坐在一个戏院包厢里面,子弹夺去了总统的生命,也毁掉了亨利的一生。1865年4月14日下午,哈里斯小姐和未婚夫亨利·拉思伯恩少校被通知于三日后陪同林肯总统夫妇到福特剧院观看《我...  相似文献   

4.
第一任华裔总督加拿大隶属英联邦,英国女王是所有英联邦国家的女王,但她一般会任命一位总督代替自己行使国家元首的权力。1997年,著名的电视主持人伍冰枝女士,经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提名,英国女王任命,成为了加拿大历史上的第26任总督。伍冰枝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华裔总督,也是该国担任总督的第二位女性。加拿大的首位女总督名叫珍妮·索瓦,十分巧合的是,她在就任总督之前也是一位媒体记者。曾到中国寻根伍冰枝1939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台山。其父伍英才生于澳洲,30年代回到香港,替加拿大政府驻港贸易机构工作,并与祖籍一位客…  相似文献   

5.
赫克托·柏辽兹是第一位令人激动的近代指挥家。他生于一八○三年,正是法国最动荡的时期之一;虽然法国革命的极端恐怖时期已告结束,但拿破仑仍在征伐欧洲。这也是艺术领域里的浪漫主义运动萌芽的时代。浪漫主义是一个由各种不同思想组成的古怪混合物。浪漫主义者们相信幻想胜过相信理智。他们喜欢自由地表达情感,并且认为,每个人都有权随心所欲地生活和处  相似文献   

6.
汽车是交通工具,也是美国人的“代理人”。因为汽车表明了他们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别人把他们看成什么样的人。驾驶汽车更是一门“表演艺术”,既能体现个性,又能重塑自我。约翰逊:雨夜渡河如果你想谈论总统与汽车,最好还是从林登·约翰逊讲起。与有关他所有的传说一样,林登·约翰逊的汽车故事也超出了常人所能想象的极限。这也体现了他超出常规的个性:无所畏惧、爱炫耀、爱打趣、偶尔还有些施虐倾向。有一次,他曾领着一群造访他在得克萨斯州牧场的客人在狂风暴雨中渡河。那是在1960年,当时约翰逊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是位对地理知识感兴趣的人,你一定会发现世界上许多城市、港口、湖泊、河流都取名为维多利亚;如果你是位漂泊四海的旅行家,那你也一定会注意到在今天的伦敦,除了维多利亚纪念碑之外,有的街道、公园、车站、栈桥、塔,也以维多利亚命名。维多利亚这名字之于英国,就如同明治天皇之于日本,华盛顿和林肯之于美国,秦始皇、成吉思汗之于中国。偶然的登基,果敢的执政 1817年11月6日,夏洛特公主因分娩后医治不及时而死去了。她是摄政王(太子)的独生女,英国王位的继承人。这一噩耗给英国王室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动乱,重新确定王位继承人成了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肯尼迪和他的情人齐易编译托马斯·科尔克兰担任过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助理,还做过肯尼迪的律师,他这样评价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他总是寻找能带来权势和提高身价的东西,他两者都想要。他研究权力从何而来,权力来自金钱,于是便想方设法搞钱...  相似文献   

9.
诺尔曼·白求恩生于1890年3月3日(或3月4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出生登记簿上记载的日期是3月3日,而白求恩自己则在3月4日这一天过生日。他所选择的日子是日历中唯一发出一道命令的日期(英文“3月4日”与“前进”的拼写和读音基本相同),这是多么巧合啊!“前进”正是诺尔曼·白求恩所要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如果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一位总统被暗杀,或是一场足球赛结束了,你马上就能从收音机中听到有关的消息,甚至可以从电视机上看到现场的情景。不管怎样,你一定能从第二天的报纸上读到它。新闻事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新闻消息,人们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新闻对于我们就象食物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想象,1815年等待着滑铁卢战役的消息的人们是多么心切啊!战胜拿破仑这一伟大胜利的消息是用最快的马利最快的帆船传送的。当消息到达伦敦时,伦敦人对二百五十英里路程只用了四天时间而感到惊异。而拿破仑于1821年死在遥远的圣赫勒拿岛上的消息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传到伦敦。然而这并不使人感到奇怪。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比发生在广大外界社会的事件更感兴趣,甚至没有什么人去费事买报纸。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时,发明了电报。当电报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概念在亚洲日益受到重视,各国都希望藉由发扬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并提高国际地位。韩国是以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范例之一。金大中1998年就任总统后,认定“文化”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在亚洲金融风暴后仍增加文化部门的预算,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使韩国异军突起,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概念在亚洲日益受到重视,各国都希望藉由发扬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并提高国际地位。韩国是以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范例之一。金大中1998年就任总统后,认定“文化”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在亚洲金融风暴后仍增加文化部门的预算,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使韩国异军突起,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出口大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3-93
美国拍卖巨头苏富比拍卖行宣布,将干4月313拍卖南北战争(1861~1865)期间林肯总统于1864年4月致孩子们的亲笔信。该信函强调解放奴隶的必要性。称“还奴隶自由是上帝的意愿”。林肯于1863年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苏富比拍卖行称,该信函是体现其实现奴隶解放坚定信念的“一级历史资料”。据说,预计中标金额最高达500万美元,将刷新林肯信函拍卖价格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4.
列夫·托尔斯泰在儒勒·凡尔纳赵秋长在世界文坛上,大概再也找不到一对像托尔斯泰和凡尔纳这样大相径庭、互为相左的作家了,一个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一个却是最大胆的幻想家。托尔斯泰和凡尔纳同生于1828年,两位历史老人都在各自篇幅浩瀚的巨著中不同程度地反映...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南非女作家纳丁·戈迪默捧走世界文学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当时这在文学界引起不小反响。12年后,南非又一位作家J.M.库切也获得这一为所有作家艳羡的文学桂冠。南非人无不为之自豪与骄傲,其总统姆贝基说:“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都因其获奖而感到荣耀。”各种媒体的赞誉更是铺天盖地。然而,侨居海外的库切对此却十分冷静,甚至几近淡漠。这引起我对两位南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浓厚兴趣和深层思考。作为一个仅有350多年历史、只4600万人口的国家——南非来说,为何12年内竟两度摘取世界级文学桂冠。为此,我们须从两位南非作家获…  相似文献   

16.
林肯为什么留胡子小段编译在人们的印象中林肯一直是留着络腮胡子的。其实不然,他的胡子只留了四年。林肯常常谈起那个让他留胡子的小姑娘——格雷斯。1860年10月15日小姑娘从韦斯特菲尔德给林肯写了一封信,下面就是这封信的部分内容:先生你好,我是个11岁的...  相似文献   

17.
影坛和政坛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相通之处。政治家实际上就是一名现实舞台上的演员。在好莱坞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曾经走出了一个里根,现在又有了一个施瓦辛格。像这样的政治家是把舞台和现实合二为一的巨星。在美国,总统是政治界的老大,而电影则是娱乐界的老大。纵观美国总统的业余嗜好,可以发现许多总统都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些研究甚至结合美国总统的电影嗜好来分析总统的心理和个性。  相似文献   

18.
克里谈她的父亲罗伯特·肯尼迪周年编译罗伯特·肯尼迪被害25年后,他的女儿克里·肯尼迪·科莫谈起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往事,以及他流传至今的优良传统。罗伯特·肯尼迪是位政治家,但是美国人民却视他为明星。那年春季竞选期间,作为美国参议员的他,无论什么时候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三百零五英尺高、举世无双的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利坚合众国自由的象征,耸立在纽约港。然而,你知道是谁雕塑了这尊自由女神像的吗? 他就是十九世纪末的一位富于创造力的著名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蒂。巴托尔蒂于1834年8月2日生于法国,是早年移居法国的一个意大利人的后裔。巴托尔蒂在青年时代就专注于雕刻艺术。在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于12月发动政变推翻第二共和国的那天,他走上巴黎街头,目睹了使他终生难忘的景象:一群共和党人在街上设置了路障,当夜幕降临时,一个少女手擎火把,高  相似文献   

20.
林肯驰名世界的葛底斯堡讲话是英语演说史上的珍品,它开创了英语新一代的演讲之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篇讲话越加放出眩目的光彩。关于这篇讲话一直有着种种神奇的传说。一种流传至今的说法是:这篇讲话是林肯在一个信封背面随意草草写成;另一种说法是:这一讲话是林肯在华盛顿去一家照相馆的路上构思出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讲话”是他乘火车去葛底斯堡的途中在一张卡片纸上草拟成的;又有说法是:“讲话”是他在集会的前一天晚上突击而成的;更有甚者,有人说“讲话”是林肯在听集会主要演讲人埃弗雷特演说的同时临时写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