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知识分子声望下沉所造成的媒介形象危机引人关注。从知识分子理论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有别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放眼天下、勇于承担公共事务批判的公共知识分子在现阶段渐行渐远,甚至于消逝;而放弃或让渡学术自主性、乐于与媒介合作的媒介知识分子则在技术与信息时代大行其道;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与构成的改变是知识分子声望下沉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集体记忆中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是道义的化身,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失范行为引发了其媒介形象的道德危机。唯有通过整个社会的集体反思,重建道德体系、重申人文法则,才能推动社会道德与信仰的良性回归,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集体记忆中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是道义的化身,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失范行为引发了其媒介形象的道德危机。唯有通过整个社会的集体反思,重建道德体系、重申人文法则,才能推动社会道德与信仰的良性回归,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之下,媒介组织应该重视自身危机的发生和处理,特别要重视媒介从业人员造成的危机,它对媒介组织形象的影响更大.本文从危机公关的角度分析媒介从业人员对塑造媒介形象的重要意义,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对媒介组织形象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危机,构建危机管理机制及时进行危机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一、电视对精英文化的普及1.电视与精英文化结合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性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与精英文化结合,传播精英文化,是有着现实的基础和必要性的。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普遍,作用强大,其对于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而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创造主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精英文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尤为重要。电视正是通过对精英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文化、文明朝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其自身媒介社  相似文献   

6.
李佳敏 《今传媒》2020,28(1):48-53
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提升了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危机传播对政府媒介形象具有现实的影响。本文以陕西奥凯电缆事件为例,运用案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从形象修复的角度剖析西安市政府和奥凯公司在危机传播中的应对策略,探讨人为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应采取何种媒介策略化解危机并进行形象修复。依据研究结果,为政府面对危机传播、修复媒介形象提出了四点相关建议,以期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强化媒介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社会地位、群体形象和职业声望呈下滑趋势,证实了图书馆服务能力危机确已存在。能力危机阻碍了图书馆发展,化解刻不容缓。图书馆作为一个能力体,其基本要素是知识与资源,因而化解图书馆能力危机的基本武器就是图书馆资源与知识。服务创新能打破知识与资源间的平衡,维系知识与资源间非平衡态,产生知识势差,造成图书馆组织学习压力,加速图书馆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8.
刘玉清 《传媒》2002,(10):6-7
一般说来,精英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的知识分子所精心创造并在知识分子阶层中盛行的文化。一个民族文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精英文化水平的高下。精英文化来自于大众,但经过了升华与提炼。由于精英文化与普通大众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日胜一日的大众文化的强大攻势之下,精英文化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不少学术专著无人问津、大量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精英女性总是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她们的形象与社会赋予的身份预期不符,本文试图以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例,通过分析其在《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形象转变,探讨精英女性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在传媒商业主义导向下,部分媒体在报道知识分子新闻时追求报道内容的"可售性",知识分子新闻被当作"媒介事件"来炒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媒体对知识分子群体报道的偏差,从而遮蔽了知识分子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11.
伴随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与普及,幼师这一群体的社会声望遭遇挑战,这与媒体对幼师群体负面报道过多、报道层次不够丰富、报道维度存在不足有关,导致幼师形象扁平化和污名化。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从成立至今的所有幼师报道进行研究,探讨幼师媒介形象的现状,总结媒介对幼师形象建构的框架特征,以及媒介议程设置如何打造公众对幼师职业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环境建构、媒介形象、传播惯势及公众认知惯势等方面,对社会危机信息传播既存在正功能,也存在负效应,政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危机信息必须进行策略性选择,要尊重大众传播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控制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社会危机的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分子和大众传媒日益亲密的互动关系中,大众传媒彰显知识分子群体,型塑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的社会意义在于: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格调;实现社会监督;发起“知识成就未来”的全民想象与社会动员;公共领域的建构与社会关怀意识的彰显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5,(8):56-60
在媒介化和全球化双重背景的驱动下,当前国家形象的传播存在政治宣传泛化、折射传播异化、定势选择固化等瓶颈问题。社会公共事件则为国家形象的传播困境提供了广泛的对象群体和话语契机,而媒介报道的偏差进一步加剧了国家形象的认同危机。随着社会信息场域逐渐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换,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更需借力于微传播力系统。从整合力、推广力、执行力等核心要素进行多维建构,逐渐凝聚社会共识,弥合国家形象的认同危机则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5.
路鹃 《新闻世界》2004,(11):51-52
一、大众传媒是社会组织重要的外部关系。大众传播媒介在西方社会被称为“无冕之王”.“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有人说媒介是公众舆论的传声筒、反射器、发声器官、控制器或调整器.也有人说媒介是创造公众舆论的生成器。在现代信息丰十会中,媒介受众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传播速度快,颇受广大公众的信任,成为公众的代言人.是引导和影响民意及造成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因此,了解传媒既是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搞好危机预防、作好危机公关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小说<了犹未了>中主人公齐思逸在这个越来越走向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以其身上所体现的精英文化精神,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象.同时,正是精英文化的历史积淀及其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所显示的强固,铸就了当今时代齐思逸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的典型.毫无疑问,小说创造的齐思逸的精英文化形象,对我们认识今天精英文化传播中的许多问题,必然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媒介知识分子:关系、角色特征及身份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知识分子是传媒现代化的产物.在消费社会,媒介知识分子与媒介的关系改变了以往知识分子与媒介之间的主客关系,成为媒介利益链条上的一部分.当前,媒介知识分子的角色特征表现为:内部媒介知识分子的市场化和外部媒介知识分子的媒介化,这影响了媒介知识分子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介知识分子亟需通过身份重建,重塑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谢卓 《新闻前哨》2022,(12):14-15
2022年2月末,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冲突,国内部分网友拿此次冲突作梗的行为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并搬运到外网,造成对我国外交形象的损害和国外网民反弹等不良社会危机。与此同时,与该事件相关话题讨论阅读量破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共识。此类拿冲突作梗的行为暴露出互联网时代下网民媒介素养的缺失。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更加考验网民的公共道德、公共参与的表达素养。国际舆论场纷扰不断,如何填补网民缺失的媒介素养、建立媒介素养的规范体系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文化垄断下,中国的大众文化也日益呈现出庸俗化,不敢触碰社会现实的总体特征.从历史来看文化的构建轨迹是: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表明: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独立始终处于艰难与曲折的过程中,今天中国的精英文化在充满变革的中国社会更是陷入根本危机.在纪录片蓬勃发展的新浪潮下,本文的出发点在于探索纪录片对于中国当下的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府形象媒体危机的处置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融合的社会条件下,任何关于政府的负面信息都有可能成为引发政府形象危机的导火索.防范和处置政府形象的媒体危机,需要在区分不同危机类型的基础上,把握好处置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