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先介绍和运用西方近代科学方法的思想家并最早树立西方逻辑学所代表的科学实证精神,确立了方法论科学观。他引进西方实验、逻辑、数学方法,从理性主义和实证精神两方面闯入西方科学的殿堂,大大肯定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科学理性引发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的突飞猛进,但中国科学理性没能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本文从缺失的源头、后果和应对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科学理性引发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的突飞猛进,但中国科学理性没能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本文从缺失的源头、后果和应对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上千年闭关锁国的大门时,中国国民才开始认识到西方传来的“科学”的威力。从而不知是否情愿地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但更多地是追随和盲从,不知建立科学体系和全民普及宣传。只是空乏一身热情。在赞同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无科学的同时,坚持中国自远古时期就不乏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任鸿隽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积极组织者和倡导者。他的科学方法论思想代表了五四时期自然科学家对科学最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任鸿隽认为,科学的本质不在物质而在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的种子;归纳法是科学方法的圭臬,没有归纳法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深层原因。文章依据详实的文献较深入系统地展示和评论了任鸿隽对科学方法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6.
张连辉 《科教文汇》2012,(19):36-38
科学精神是经济学的灵魂。为了更好地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精神,本文主张:在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增设科学方法论、经济史和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揭示经济学理论所具有的科学特征,应多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历史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止痛、退烧药。它的产生与发展是西方近代合成有机化学高速发展的结果,是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产物在制药业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晚明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起点。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一批晚明学人倡言实学,注重实政,在总结古典科学、会通中西方科学、实现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以徐光启为例,探讨晚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科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内涵,并揭示科学思想的转变对于中国近代科学转型取向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上千年闭关锁国的大门时,中国国民才开始认识到西方传来的"科学"的威力.从而不知是否情愿地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但更多地是追随和盲从,不知建立科学体系和全民普及宣传,只是空乏一身热情.在赞同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无科学的同时,坚持中国自远古时期就不乏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科学方法在科学革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且有助于科学发现和加速科学革命的完成;与此同时,科学革命也促使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奠定了科学方法的重要地位,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科学方法与历史上的科学革命相互关系和作用,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代西方科学产生以来,最大的一次科学革命,也是最深刻的一次范式转换,就是系统科学的诞生。系统科学与经典科学向来被认为是两种不同范式形态下的科学,但是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科学的进程与范式的转换并不是绝然断裂、没有任何联系的,而是在科学理论内部产生了一个承接与继起。笔者认为,量子理论就是这个承接与继起点,从方法论角度讲,量子理论体系内部孕育了二者沟通与衔接的信息,或者说,量子理论提供了经典科学与系统科学沟通的可能性。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李约瑟问题与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库恩的科学范式论来看 ,以元气阴阳五行说为基础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构成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基本思想内核 ,它形成了中国传统科学中共同的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然而 ,由这种基本思想内核演进而成的中国传统科学范式 ,既有其合理性 ,也有其局限性 :合理性在于有利于中国传统科学的积累性和渐进性的发展 ;局限性在于从范式的原型遗传和原型控制方面否定了中国传统科学变革为近代科学的内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徐光启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向近代化方向的转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在择要描述徐光启科学方法和阐释其科学精神的基础上,着力于通过比较中西两个世界,两种科学体系的对话,来深入研究徐光启科学实践及思想在我国科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西方学者的关注热点之一。在中世纪即将结束之时,在神权之中诞生了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此后,科学逐渐摆脱了其从属地位,科学理论和科学共同体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科学兴起阶段,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正是处于剧变时刻,从这个时期能够更好地认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蒋道平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13,31(9):1281-1286,1295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距今已470年,这部著作的问世及其所引发的科学革命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当前我国科学精神亟待弘扬,科学创新亟待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重温哥白尼革命促进思想解放的历史意义,对全面塑造科学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包含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一种人文精神力量,注重科学理性是西方科学的突出特点,注重价值理性是中国科学的传统优势。我们既要学习西方科学理性精神,也要发扬中国科学传统中的价值理性优势,增强理论自信,培养科学精神,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王爱君 《科教文汇》2013,(28):1-4,23
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包含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一种人文精神力量,注重科学理性是西方科学的突出特点,注重价值理性是中国科学的传统优势。我们既要学习西方科学理性精神,也要发扬中国科学传统中的价值理性优势,增强理论自信,培养科学精神,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肖尚军 《科教文汇》2007,(10S):170-172
科学文化产生于近代西方并逐渐传入中国,但中国的思维中一直保留着原始思维的印记,科学的理性的思维缺乏,功利性、实用性思想十分强烈。中国未曾经受科学革命,缺少科学文化的洗礼。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缺乏科学文化的因子,因而在移植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便存在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9.
自钱学森老先生倡导复杂性科学与哲学起,中国学者也开始了相关方面的探讨。但若想摆脱西方的思路诱导,走出自己的创新理路,就要在掌握复杂性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充分抓住自身的辩证唯物主义特色。"中国梦"是新兴的概念,集中体现了当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在复杂性科学方法论的维度下发掘"中国梦"的价值内涵,以期在为"中国梦"概念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对复杂性科学的中国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经验——谈“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着重阐述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及它们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论述了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的“李约瑟难题”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近代科学和在古代社会一直领先于西方的中国技术为什么近代会突然落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