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内隐性社会认知研究的基础上,Wilson等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态度。该理论对态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阐述双重态度模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双重态度的基本类型,介绍双重态度的基本测量方法,对双重态度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进行简要说明,探讨该理论对相关研究的启示与其在国内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语言态度相关问题开展探讨,并总结国内近年文献中的有关语言态度研究。立足语言态度本体领域和语言态度界面研究两个维度,有条理地对国内语言态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国内当前语言态度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对语言态度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始于魏晋时期的曹丕,其著作《典论*论文》首先提出了批评态度问题,其核心是提出对"文人相轻"的批评,从而引起人们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批评态度观.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研究法,从体育态度、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性、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因素五个方面,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研究中存在的缺失,并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双重态度模型,教师对师生冲突的态度可以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研究以北京、河北、山东等地405名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和投射测验分别测量了中学教师的师生冲突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分析了中学教师师生冲突外显态度的特点以及不同冲突情境下内隐态度的特点,并比较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学教师的师生冲突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外显态度较积极,内隐态度总体表现较消极.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教师培训和学校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研究着手,总结了目前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研究的研究概况、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研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研究的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语言态度影响人们对语言的文化认同和学习的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视角,结合关于海外华裔对英语、当地语言及汉语语言态度的研究,以及华人对不同语言态度的调查,通过分析华文语言态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语言态度的展望,提出如何从加强语言态度的措施上,提出促进华文语言乃至中华文化学习切实有效的方法,为华文教育提供新的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块基石,但一直以来研究者所涉及的只是人们有意识状态下的外显态度。内隐态度的提出(Greenwald,1995)开创了态度研究的新领域,对丰富和发展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内隐态度理论的起源、基本观点及研究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探讨内隐态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2007年起,证监会要求企业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解释存货异常变化的原因,大部分企业能够按要求披露,但披露的公允性有待探讨。如果管理层对存货异常增加的讨论持乐观态度,这些解释与企业未来的销售增长正相关;如果管理层对存货异常增加的讨论持悲观态度,这些解释与企业未来的投资回报率负相关。这说明管理层对存货异常增加的讨论与未来财务业绩变化具有一致性,能够预测盈利。  相似文献   

10.
一、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是一种异常沮丧的、长时间持续的症状。情绪方面,表现为沮丧的状态,对从前曾感到愉快的事物或活动不再感兴趣,不能对幽默做出反应。认知方面,表现为否定的自我评价、犯罪感和绝望。据调查,97%的抑郁者表现出否定性的自我评价。此外,抑郁的学生还对未来怀有一种悲观绝望的态度,这种悲观绝望情绪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自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川高校“90后”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大学生以婚恋为目的婚前性行为态度、贞操观态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该专业大学生婚恋目的理想和现实并存;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较多;对贞操观持开放态度.并提出体育运动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考查了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母语、汉语和英语的语言态度,旨在为高校语言规划及语言教学提供可参考信息。研究表明:塔里木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母语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对汉语持积极认可的态度,对英语的态度是多元的。针对学生的语言态度现状提出了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了影响体育教师职业态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态度的提高和教师职业培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的环境设施、资源对幼儿应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磁场,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快乐天堂。但是,很多新入园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异常的排斥反应,如哭闹、攻击性强、易生病、不愿意与人交往,等等。幼儿的这些不良反应并没有引起所有教师及家长的高度注意,他们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家长和教师这种对待幼儿异常反应的态度,对幼儿的心理和成长都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15.
王玉成  居小林 《考试周刊》2013,(72):108-109
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徐州市高中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体育态度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大多数高中生每周都会参与体育活动,每次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都在半小时左右;高中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不一致,体育态度不能决定体育行为,并对高中生体育态度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考试心理异常主要表现为情绪、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的异常,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受其对考试的主观态度和认知评价以及气质性格、消极暗示等不良情绪体验的影响,过度焦虑,心理压力太大.  相似文献   

17.
考试心理异常主要表现为情绪、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的异常,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受其对考试的主观态度和认知评价以及气质性格、消极暗示等不良情绪体验的影响,过度焦虑,心理压力太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详细了解90后第一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入学后的适应状态,研究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并结合开放式问卷和访谈,在某高校新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异常的发生率为27.81%,其中中度的占11.20%,重度的占1.13%,症状突出表现在强迫和人际敏感两个方面。针对这种状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国内外关于教师对儿童数学态度发展影响研究的文献为基础,系统总结了教师在儿童数学态度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并指出当前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以及对教育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教学与评价建议,从理论上讲,目前尚没有形成关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的体系,从方法上讲,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上难以达到科学操作的程度。思想是行动的指导,要让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获得更积极的评价效果,必须对评价的原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