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由几个透镜组合而成,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使其能被人的肉眼看到的一种光学仪器.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焦距较长;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相似文献   

2.
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1毫微米=10-9米。分析研究表明1纳米相当于45个原子串在一起的长度,更直观地讲,头发丝的直径就有七八万纳米。因此,纳米世界是一个肉眼看不到的相当微观的世界。在过去,纳米材料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因为人眼的最高视力只能分辨出1/5nm的微小物体。自从联邦德国恩斯特·鲁斯卡教授设计的第一架电子显微镜(1939年)问世以后,又由瑞士的海因里希·罗雷尔博士和联邦德国的格尔德·宾尼格博士的研制,最后,在1982年美国制造出了  相似文献   

3.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显微仪器。学生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由三大部分构成,即:①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和聚光器(遮光器、反光镜等);②光学放大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相似文献   

4.
1665年,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发现了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从此,显微镜让人们的视野可以拓展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3位科学家用超分辨率显微镜把这个微小世界更神奇地展现出来。光波的限制早在公元前1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1665年前后,英国生物学家胡克发明了类似现代的显微镜,并通过它看到了软木中网格状的结构,胡克称之为细胞。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  相似文献   

5.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于联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尔研究所的恩斯特·鲁斯卡教授,表彰他在电子物理领域所做的基础工作和他设计的第一架电子显微镜;奖金的另一半分别授予瑞士苏黎世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究实验室的格尔德·宾尼希博士和海因里希·罗雷尔博士,奖励他们在设计一架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的工作中作出的贡献。第一架电子显微镜是鲁斯卡教授在1933年设计制成的。扫描式隧道效应电子显微镜是在第一架电子显微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显微镜可观察金属和半导体表面的原子结构,分辨率第一次达到10~(-19)米。为  相似文献   

6.
血球计数板是显微镜上的外挂物件,可用来测量细胞、细菌等一些微小物体的长度,还有就是计数,如单位体积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弹性形变中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在这三个知识点的具体教与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许多物体的振动是非常微小的,我们肉眼几乎看不见,这对于理解声音的产生条件就造成了障碍;而有的物体的形变(包括弹性形变)也是非常微小的,微小到我们的肉眼也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2011,(10):2-3
人类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0.2毫米的微小物体,那么人类看不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当大家升到六年级,会在课本中认识放大镜和显微镜。通过它们,大家就会看到一个被放大了的精彩世界  相似文献   

9.
人用肉眼观察物体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人眼不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也不能看到微观领域的微生物等.望远镜的作用就是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以便看清,如用一架好的双筒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还可以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星星.显微镜则是将细微物体成放大若干倍的像,便于看清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等微小的物体.  相似文献   

10.
显微摄像在《生物学技术》中的应用李思维,咸彦平当我们开始拍摄卫星电视教学片《生物学技术》这门课程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显微摄像。众所周知,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极其微小的物体结构,而这些极小的物体结构是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的。显微摄像可以用来记录通过显...  相似文献   

11.
<正>增强教材文本解读能力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科学的解读教材文本有助于教师精准把握教材文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本文试以"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例,探究政治教师如何运用四面镜子科学解读教材文本。一、显微镜:探寻文本细微处显微镜是由一个或几个透镜组合而成的一种光学仪器,它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原子时代,人们利用它可以放大微小物体,用肉眼进行观察和研究。教师要善用显微镜探寻教材文本的细微处。进行政治教材文本解读时,我们经常发现文本中正文和  相似文献   

12.
生物显微镜是一类把光学原理应用于窥探微小物体的精密观察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在显微镜的各个部件中,以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最为重要,任何一个成像部件出现故障都将直接影响观察效果,而有些成像质量的下降肉眼不易直接观察到.对这类成像质量下降的检测方法我们可用观察物镜星点像进行判断.现将检测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要了解分子以及各种材料的性质,知道原子的排列状况是极为重要的.直接用显微镜来观察、鉴定和测量原子在其特有环境下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最后操纵原子,是许多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事.经过十几代科学家几百年的努力,这个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最初,人们想利用光学显微镜,以为只要适当地选择透镜的焦距,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放大率,把任何微小的物体放大到清晰可见的程度.但由于光衍射现象的限制,分辨率最多只能达到与光波波长差不多的尺度,即2000(?)~3000(?),放大倍数只能达到2000左右,而原子的尺寸为2(?)左右,所以,用光学显微镜是不可  相似文献   

14.
彩色显微摄像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陈建章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公司经销的彩色显微摄像仪(即彩色电视显微镜或叫彩色图像分析仪,型号:XTL—1/CTV)是最近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比较先进的电子光学仪器,它可以把微小的、不易观察的物体,经过显微摄像(该机带有显微放大功...  相似文献   

15.
前沿地带     
高科技头盔微型生物显微镜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的显微镜通常都是比较大的设备。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工程学家LukeLee发明的显微镜却不是这样。在他的显微镜中,样本细胞被滴入到一个刻在芯片中的充满液体的管道中,在这个管道中细胞被荧光染料作上标记,然后用激光照亮。这个激光光束促使染料以特定的波长发光,从而产生清晰的细胞图像。激光所使用的透镜是一滴液态聚合物,其直径仅为人头发丝的20分之一,在其中通入电流使其曲率改变,从而实现聚焦。这种显微镜使用廉价的元件,可以用与微芯片相同的工艺进行制造,每个的成本只有…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压弹簧、拉橡皮筋、弯尺子、捏海绵等活动,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施力时物体形状的改变,撤除外力时物体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但是有些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如玻璃瓶等,学生很难想象和接受这些物体在受力后也会发生形变。这里,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将微小形变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7.
"建立基本模块,选取参考对象,确定坐标体系",它是认识物质世界,研究物体运动的基础工程.为此,从"厘清概念,走出误区"做起.一、理清概念1.物体与质点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如太阳、地球、汽车、飞鸟、微小颗粒等均可统称为物体.质点是表示物体的一个有质量的点.如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飞船可用质点表示.质点突出了"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将物体进行科学抽象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压弹簧、拉橡皮筋、弯尺子、捏海绵等活动,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施力时物体形状的改变,撤除外力时物体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但是有些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如玻璃瓶等,学生很难想象和接受这些物体在受力后也会发生形变。这里,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将微小形变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最常用的仪器。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分辨率混淆,现将二者辨析如下。1放大倍数放大倍数又称作放大率,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它是指被观察物体经显微镜放大后,人眼所看到的最终图像的大小与原物体大小的比值。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如图1: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三册中,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光路图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常认为,要完成其整个光路的作图需借助副光轴和焦平面,这显然超出了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一般老师都回避不讲。而学生面对课本上的成像光路图,望而生畏。笔者采用了一种简易作图法,使这个教学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一、关于显微镜成像光路图如图1所示,L_1、L_2分别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F_1、F′_与F_2、F′_2分别为L_1和L_2的两个焦点。AB为被观察的、与主轴垂直的微小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