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 19世纪20年代.一个双眼失明的老妇人,衣着褴褛、佝偻着腰,木然地站在伦敦街头乞讨,她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拜伦见了,当他了解到这位老太婆一天下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后,把身上带的为数不多的钱全部给了她,又悄悄地在木牌上的那行字前写了一句话:"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2.
"大家在家憋了好几天了,我知道那很无聊,但是专家提醒,近期仍不可出门.只要家里有面包,坚决不出门!" 2020年的春节,在义乌稠州医院工作的外籍医生阿马尔,穿着白大褂、戴着蓝色医用口罩,出现在抖音短视频上.他挥着手,一遍又一遍告诉所有在中国的外国人,面对疫情,最好的个人防护方式就是"宅在家里,不要出门".15秒,不能再...  相似文献   

3.
那是一天深夜,电话铃响.拿起听筒,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老师,我是您班学生郑亮的妈妈--这么晚了打搅,真不好意思--有件事想问问您:郑亮这两天没出什么事吧?"我吓了一跳,忙问:"郑亮没有回家?"郑亮妈妈说:"回了,只是着了魔似的反反复复地说:‘这是不公平的'.现在,他睡下了,我放心不下,就给你拔了这个电话."  相似文献   

4.
当我夹着课本来到教室,一眼看见我平日最宠爱的学生强竟伏在桌上呼呼大睡时,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气愤地大声喊了一句:"上课!"然后,我用威严的目光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最后把目光落在强的身上。我一脸严肃地说:"再过几天就要会考了,可到如今,有的同学还没有紧张起来,竟然上午第一节课就睡觉……"强抬起了头。他的脸刹那间  相似文献   

5.
江红 《职业圈》2004,(6):44-45
缘起:我被"宏状元"撞了一下腰 来北京第三天,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请我吃饭.我深知该学友跟我一样真诚但是不富裕(月收入2000多元),所以再三推辞.她却安慰我说:"花不了多少钱,但是绝对有特色,称得上北京一道风景呢,不来你可别后悔!"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 我这次到国外考察,是有很大的收获的.特别是对我们彻底粉碎"崇洋媚外"的思想有教育意义!在这方面,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洋鬼子都很傻,都没有我们中国人聪明!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7.
欧云东  吴奎 《职业圈》2005,(8):24-25
乡下偶遇,农户家中"嗅"商机 我叫欧云东,是重庆市巫山县两坪乡农村人,高中毕业后赴贵阳参军.1997年,我退伍后分配在一家磷肥厂当工人.由于企业效益不好,我上班第一天就提出辞职.告别濒临倒闭的工厂,要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非易事.我只好跟着一位亲戚在城里摆小摊.但我坚信:自己出来干,总比赖在单位强.  相似文献   

8.
我还要回来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 他问:"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相似文献   

9.
有位非常普通的日本老妇人,在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期问,坚持在185天会期里每天入场,参观了所有场馆,获“最佳出勤奖”。2009年4月,在东京六本目举行先行上海世博宣传活动的主办方可谓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化》2021,(3):36-38
章治萍 上榜词:无独有偶,或许是我对自己的诗最理想化的希望.我永远成为不了"惟一",但我一直不计后果地努力跟随在"惟一"的后面.不论是自然诗歌,地理诗,还是生态诗.其生态诗代表作有早期的长篇系列组诗《青海地理诗典》与近期的长篇系列组诗《鸟影,或者其它》等.  相似文献   

11.
大山无语     
2005年6月8日,我在《A市日报》上见到一则新闻,新闻的标题为——《半羊坡原始森林年创利润百万元》。这篇新闻报道如一支黑色的羽箭,射中我盛装往事的背囊,使我的内心感到一阵撕裂的痛苦。我给报社的一个熟悉的编辑打电话:那儿不是原始森林,那儿的一草一木都是一位老妇人亲手种植的。编辑咿咿呀呀地解释了半天,最后说:考虑到当地将来旅游业的前途和群众舆论的可畏,你不要和这则简短  相似文献   

12.
猫趣     
正嫡森公司大院里有一只体型硕大的野猫,我们几个好事者时常逗弄它,给野猫起了个名字叫嫡森,嫡森属于那种乖巧惹人爱怜的猫。印象中两年前的夏天,黄姐一进办公室就大呼小叫:姐们,楼下花坛边出现了一只野猫,好可爱唉!我看见它时,忽发奇想:猫咪饿了吧?会不会吃我的面包呢?正好我手里还剩有没吃完的面包。我慢慢靠过去,边走近它边小  相似文献   

13.
柔弱的人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您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30卢布……"  相似文献   

14.
张虎林 《职业圈》2004,(10):20-21
我开了家"人体克隆屋" 2002年6月的一天,我陪女友玉洁到香港进货,在繁华的中环大道,我被一家名为"人体艺术克隆秀"的小店深深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与时代     
莫言 《文化博览》2005,(3):28-29
1977年初,我在黄县当兵,有一天跟着教导员去团部听"揭批四人帮"的辅导报告.会议结束时,天已黄昏.我们推着自行车走出团部大院.遍地都是残雪泥泞,寂寥的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影.无声无息,只有我们的自行车轮胎辗压积雪的声音.突然,团部的大喇叭里放起了电影<洪湖赤卫队>的著名唱段: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我的教导员,一个"文革"前的高中生,身体在车子上晃晃,便猛地刹住车子,跳下来,回过头,朝着团部的方向,仰着脸,听.我看到他的眼睛在昏黄路灯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我感到周身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包围了.我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寒冬将尽,一个充满爱情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相似文献   

17.
绍兴自古多石,其中尤以柯岩为最.自小对石头怀有特殊感情的我,早就对柯岩心向往之了.今春的一天,带着一腔浓厚的兴趣,一早乘车赶到柯岩,为的就是去看一看、读一读她那特有的"石文化".  相似文献   

18.
写序不难,但对一个"盲人"来讲,真的很难,而我在管理学上就是一个"盲人".我花了一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回味无穷,此书深深地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19.
儿子想做官     
儿子学习很好,我问他:"大学准备念什么?"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政治。""你不觉得搞政治很没意思很枯燥吗?"我说。儿子笑笑,望着我说:"那是你没当领导。"儿子的话让我脸红,我在机关混了一辈子,还是个小科员。儿子说:"我是有理由的。我不喜欢做饭。"我纳闷:"当领导跟不喜欢做饭有什么关系?"儿子说:"据我调查,你们领导一周之内在饭店吃了十八顿。十八顿说明了什么?说明除了中午和晚饭不用在家吃以外,还有四天早晨也不用做早饭。"  相似文献   

20.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说的是一个学生--姑且叫她王小丫吧--王小丫不是拉小提琴的那块料,她的父母亲也不支持,但她还是练,且是苦练.后来,在树林(这类练琴者一般是到树林)里,王小丫遇到一个老妇人,她说她也不懂音乐,但她感觉王小丫拉得很好……总之,在她的暗示下,这个王小丫终于成功了,拉了一手好琴.后来,看到王小丫同学把自己的理想实现了,那个老妇人也就亮明了身份,她是音乐学院的教师,一开始看王小丫也不是拉小提琴的料,但,不忍心伤害她,就鼓励她,没想到,她却成功了……看完这个高考作文题的素材,我笑了,且是大笑,如果不是一个突然而来的电话,我会把自己给笑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