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每个初中生来说,中考无疑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但是,由于某些同学在考场上的心理素质不好,应试方法不当,解题技巧不灵活,而导致中考成绩不理想.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除了需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外,还需要调整好心理状态,讲究应试策略,注意答题方法和技巧.即将走进考场的同学们,如何在考前搞好冲刺复习、在考试中轻松答卷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就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考试技巧:  相似文献   

2.
最近高三进行了一次文综模拟考试,刚出考场许多学生就说,面对试卷他们感觉有点紧张,有的试题来不及思考,有的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分析原因,学生基础不扎实、考场无法适应综合考试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阅读能力比较差,审题不清,抓不住要点也是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每次考试过后都有这样一种现象 :考生或刚走出考场 ,或刚看到标准答案 ,或经过老师讲评后 ,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惊呼“唉呀 !我怎么忘了……”这种在考场上苦苦思索不得要领 ,而走出考场或稍加点拨又恍然大悟的现象 ,我们不妨称它为“试后诸葛亮” .上述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发挥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考生心理不稳定、压力过大、时间紧迫等因素 ,但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基础不牢固、知识掌握不足、思维方法有缺陷等 .如不加以分析解决 ,势必影响学生的成绩 ,给学生造成新的心理压力 ,笔者仅就“试后诸葛亮”在知识、…  相似文献   

4.
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好多学生又开始紧张起来。一位学生来电话说,因为家长对考试有名次要求,所以一到这种大型考试时,他就觉得思想压力大,考场上经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影响成绩。他问,如何以平常心走进考场,对待考试呢?一位教育心理学教师说,要想在考试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同学们应具备"四心":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及矫正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发生了变化,考试舞弊的发生比例有升高的趋势。考场舞弊屡禁不止,且有上升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心理原因占重要地位,高校学生考场舞弊不是一个简单的违纪现象,而很多是心理疾病或潜在心理疾病所致。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应注意心理卫生,加强对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从心理卫生角度采取适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每一个读书的人都要经过几次考试,可以说,考试至今仍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常用方式。多数考生在考试中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当走进考场这个特殊环境之中时,便产生头晕、胸闷、恐惧、甚至答题时双手颤抖等现象,平时很熟的知识一下子都想不起来了。这些都属于考试焦虑过度的表现,它直接影响考试效果,导致考试失败。  相似文献   

7.
董现明 《成才之路》2012,(14):61-61
常带学生参加音乐院校招生考试的老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学生平时视唱成绩不错,但由于没有考场经验,临场紧张,以致发挥失常,成绩非常不理想。学生临场考试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呢?一是注意考前必要准备;二是考场上要先调匀呼吸,要着装得体,彬彬有礼;三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视唱,不能因为考的是视唱而非声乐就放松对发声方法的要求;四要全面把握试卷;五要保持视唱曲连贯与完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英国的不少中学试图改变考试制度,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专长方面多下功夫,争取早日出成绩。他们的做法主要有两条:一是给学生建立成绩档案,不仅记录考试、测验成绩,而且记录学生平时的品德和才能的表现。二是一些中学不强求学生都学同样的课程,可以让他们适当地偏科,鼓励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多下功夫。例如学物理或化学的学生,考经济学的分数低一点不要紧;而学艺术的学生,数学或计算机成绩差一点也无妨。因为这些知识不是他们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没有必要为考试而考试英国中学允许学生偏科  相似文献   

9.
高考不是单纯的知识考试、能力考试,是全方位的素质考验.知识能力仅是考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考试的成效还取决于第三因素——心理素质.有专家调查、分析、总结认为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有20个,列其中前四位的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考前的心理状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考前和考试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好坏可引发考分正负60分的误差. 考前,考生最大的问题是紧张、焦虑.紧张和焦虑是人和动物在紧张情景下的一种自然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的.而保持适度的紧张心态上考场,有利于超常发挥.面对焦虑我们要认真正视,不回避,坦然面对,做好准备,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10.
逢到考试时节,不少毕业生问作文考试的诀窍。说到底,写作无秘诀,作文无权威。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战场”上,没有“稳操胜券”的“常胜将军”!但面对考场作文,决不能无所作为,也决不是无所施其技的。我给大家开个“四言真经”,或有助于解决临场的问题,“遇难呈样”耳! 心态应松。考试,一定程度上是心理战。凡有平常心,对考试不视为畏途,不以为折磨的学生,发挥一般就比较好。有不少学生(尤其是有的女学生)心理失衡,临场紧张焦虑,结果往往“大跌眼镜”,“落荒”而北。松者,放松也。其实,这如同武松之与  相似文献   

11.
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应激事件。随着考试改革与研究的深入,随着心理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考试心理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考试心理卫生问题的讨论中,考试焦虑受到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大多仅探究考生个体的主观因素、内在因素,对于群体和外界刺激给予个体的影响研究不多,从考场心理气氛与考场焦虑间关系的角度去思考考场设置与管理的则更为缺乏。为此笔者就考场心理气氛作一探讨。一、考场心理气氛的心理卫生意义1.考试焦虑与考场焦虑。考场焦虑是考试焦虑发生的核心环节。从发生的时间维度看,考试焦虑是从进…  相似文献   

12.
吴雁 《广西教育》2012,(6):41-42
纵观每年的高考,往往会出现如此的情况: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且被我们老师看好的学生,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而一些学生,平时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高考成绩出乎意料的好。究其原因,前者是由于心理素质不稳定,考试紧张和焦虑造成的;后者因为心态平和,在考场上就比较容易克服紧张心理,从而超常发挥。所以有人说:高考考到最后就是考心态,谁的心态好,再加上平时扎实的复习,谁就能取得好成绩。可见,良好的心态在高考中会影响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发挥,影响一个人的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典子的话】典子在做编辑前,在学校做语文老师,监考过无数次,其中有中考,也有高考,也遇到过考生因违反考试纪律被要求退出考试的事情。作为考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考场工作纪律。陈晓原这样的情况,普通的考场工作人员除了同情,只能还是同情,根本帮不了她。我们在同情陈晓原的同时,也应该理解考场工作人员,不是他们心太硬,是他们没有权力放违规的考生入场。  相似文献   

14.
姚新平 《高中数理化》2014,(7):47-48,61
有人说:成也理综,败也理综.虽然调侃,但也不无道理.因为在此之前,考生进行的是单科考试.刚接触综合考试,题量大,题目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与技巧交叉,需要很快的转换.考生难以适应,往往所考成绩不是他们真实学科水平的反应,败在了答题策略及心理上.笔者就此对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5.
李万林 《学周刊C版》2011,(10):131-131
很多学生都觉得地理不是主要科目.只要在考试前加把劲考个好成绩就行了.而没有树立起真正好好学习.掌握这门知识的观念。高中地理在理论上和知识上都较初中有所提升.要让学生能够有信心学好地理.教学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杨春利 《学周刊C版》2011,(6):188-189
高考不仅是我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也是人生选择的一次分水岭。高考的成绩很有可能决定考生一生的命运走向。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们平时的学习情况,但考场答题技巧也很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巧妙的解题技巧可以为考试“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下面我将就考场上数学的答题技巧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考试中。有的考生考前准备非常充分,对考试曲目的声乐技巧与艺术表现都很有把握,演唱也比较完整.但一到考场,由于各方面条件都不适应,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功能失调,演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导致考试的失败。对于参加声乐高考的考生来说,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试的成败.进而影响考生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中考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些平时学习出色的学生没有考出满意的成绩,而一些平时学习一般的同学却发挥出色。考场上爆出这样的冷门的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它与考生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否息息相关。心理稳定的考生总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考前复习阶段,他们紧张而有序地投入到备考中,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并不感到过分担忧和恐惧。进入考场后,他们头脑冷静,思维活跃,能真实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而心理不稳定的考生则不同,他们经常处在紧张、恐惧、烦躁不安之中。有的表现为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考试失败的后果想得过多;有的考前几…  相似文献   

19.
周丹 《教学与管理》2003,(11):78-79
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应激事件.随着考试改革与研究的深入,随着心理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考试心理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考试心理卫生问题的讨论中,考试焦虑受到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大多仅探究考生个体的主观因素、内在因素,对于群体和外界刺激给予个体的影响研究不多,从考场心理气氛与考场焦虑间关系的角度去思考考场设置与管理的则更为缺乏.为此笔者就考场心理气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眼下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高三学子除了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外,调整心态,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高考,无疑成为冲击高考的重中之重。考试是一个过程.千姿百态的考前不良心理往往容易引起广大考生的忽视,只有及时解开“心结”,才能轻松走进考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