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教研组生存危机及知识管理——以数学教研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今天,教研组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没能发挥应有作用.其功能弱化,生存存在危机,亟须变革和转型.解决教研组生存危机的途径是:以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教研组建设,逐步实现教研组管理模式、教研组长管理角色和教研价值观的转型.解决教研组生存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共同愿景,实现教研组知识的战略管理;着眼制度创新,实现教研组知识的制度管理;立足教师发展,实现教研组知识的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2.
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及教研组成员的活动及其成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或凝结的结果。它主要涉及精神、物质、制度、价值观、行为等层面。作为构成教研组文化建设内核的基本理念,它一方面对置身教研组文化中的教师个体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构成了教研组运行发展的内在机理,从深层次上决定着教研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及教研组成员的活动及其成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或凝结的结果。它主要涉及精神、物质、制度、价值观、行为等层面。作为构成教研组文化建设内核的基本理念,它一方面对置身教研组文化中的教师个体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构成了教研组运行发展的内在机理,从深层次上决定着教研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组织,它应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教研组既是基本的教学单位,也是基本的科研单位。因此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是各级各类学校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目前不少学校教研组建设的状况来看,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教研组长本身素质较差,不能很好地组织教研组的活动,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二是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组活动缺少计划性,缺乏整体设想,更缺乏针对性,教研质量不高,活动效益差;三是教研组研究气氛不浓,教研活动只是统一教学进度,对外地好经验,总认为学不好,对本教研组教师总结出来的行  相似文献   

5.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教研组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研组建设是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支点;教研组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窗口;教研组建设是一个学校教师成长的通道。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叫做教研活动,是指对教与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研究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教研组是以教师本人为主体的协作型文化团体,是学校教学活动中基本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参与教研最直接的场所.教研组又是教师提升实践智慧的主阵地.教研组的有效运作,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教研综合效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文化路小学更加重视教研组文化建设,大胆探索教研组建构与评价的科学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研组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是在中国学校文化变革的背景之下进行的。以“研究性变革实践”为基本指向的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变革,有三大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转型性;三是研究性。这些特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研组文化,这种影响的核心是“转型”。如何在文化转型的意义上,理解教研组的转型,以及,如何实现自身的文化转型,成为当代教研组文化的重心所在。如前所述,根本的转型是教研组成员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转型。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文化形态,师生浸润其中,得其滋养。同时,师生凭借自身智慧和惯习方式,创造并改变校园文化。教研组是教师进行专业生活的重要组织,其文化形态在学校教育文化场域居于核心地位。以教研组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反观当下的教研组文化,勾画现实图景并提出再造型塑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教研组文化发展路向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教研组是学校校本教研开展和教学质量管理的基层组织,教研组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是教研组发展的双翼。春田中学语文教研组通过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积极的教研氛围,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教研组工作方向,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教学活动开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研组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小学教研组建设存在看教研工作范围传统保守、教研组长示范作用单一以及教研民主作风程度不高等问题。促进小学教研组的科学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营造教研文化,实现教研组长角色转型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开展的好差,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养质量的高低。近年来,我们县教研室幼教组坚持把幼儿园教研组建设作为主要工作来抓。我们着重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教研组的建设,主要作法是: 1.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把全县各教研组划分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分类指导。对于示范园及城镇园教研组的要求是:课题研究有起色,教养工作有特色,要求不断在研究上下功夫;对于乡中心幼儿园教研组的要求是:立足全乡,公办、村办幼儿园同步提高。这类教研组不但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工作质量,而且要肩负起提高村办园教师业务水平的责任;对于条件困难的附设幼儿园,村办幼儿园教研组的要求是:健全教养常规,  相似文献   

12.
教研组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阵地,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我们认为: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在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所以,教研组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1.选择好教研组长,为教研组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有一位好的组长,就有一个优秀的教研组。我们选择一批骨干教师担任校的教研组长。我们挑选组长的条件是:一要乐业敬业;二要个人教育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具有科研的意识及能力;除此以外是要有一  相似文献   

13.
<正>教研组是教师学校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单位,它的性质是"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然而,近年来教研组的作用与功能正日益淡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教研组的主要任务为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精神,教研组"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尚未成为群众性的、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离新课改要求还有相当距离[1]。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更应该是教学研究者、合作者.教研组作为一所学校最基层、最基本的教学研究机构,是教师研究交流的平台,因而,教研组建设对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从几年来的听课调研中,感觉到城市学校及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重视教研组的建设,教研组建设有活力、有成效,让教研组真正成为学科教师成长的"家".但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学校教研组建设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校对教研组建设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教研组可有可无;教研组形同虚设,有其名而无其实;教研活动充满随意性,停留在形式上,满足于听课、评课单一活动;教师认识不到位,单线作战、各自为政,一盘散沙,使教研成不了气候,只是应付上级检查.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师、教育者,一定对"教研组"这个称呼并不陌生。可以说,有了学校,有了学科教学便有了教研组。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之一,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然而,近年来教研组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其作用与功能正日益淡化,与其应有的身份极不相符。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的今天,其现状以及应该发挥的功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的四个观点都是"颠覆"目前常见的高职教学体系和体制的,作者希望可以由此引发业内人士对高等职业学校教学体系、体制的讨论,从中找出一条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一条新路.这四个观点是:建设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建设以课程教研组为核心的实训机制;建设以实践教学为重心的学制体制;建设以自有企业为主的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7.
教研组是幼儿园开展保教研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实施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组织形式。但是,很多教研组的上述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实现,不少教研组工作无计划,教研活动质量不高,教研活动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如何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改善教研组活动的质量呢?我们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健全教研组的管理网络目前,我市对教研组的管理已基本形成了由市教研室→区教研室→中心教研组(即区里建立的若干骨干教研组)的三级管理网络,以此带动各基层幼儿园教研组。  相似文献   

18.
对学校教研组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然而,通过对南昌市几所学校的调研考察,以及与南昌市高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20余人的访谈交流,深感目前教研组生存现状尴尬,存在功能钝化、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等一系列问题:中小学校很多工作的开展都直接通过年级组来完成,教研组的地位正日益下降,教研组似乎可有可无;教研组的运作囿于事务性工作,如制订计划、填写表格、学期总结等,至于研究、讨论、交流等活动没有正常有效开展,更谈不上与课改同步深入;一些教研组也开展了一些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始和结束也有教研计划和总结,但是很多活动流于形式,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教研活动内容过于单一,一般都是安排年轻教师轮流上公开课,然后听课、评课,碍于情面,评课基本都是优点多,缺点少,更多的老师无话可说.凡此种种,已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研组的工作成了教学管理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教研组作为学校基层管理实体,承载着学科规划、教学研究、新课改实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任,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以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教研组建设为例,探讨初中教研组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如何以制定教研组发展规划为抓手,促进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我们一直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本文以语文教研组为例,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注重对教研组文化的自我诊断要创建理想的教研组文化,首要的问题是摸清家底。为此,我们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对教研组的文化生态进行了自我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