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正> 中试环节目前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瓶颈”之一。在此我们分析成因及其解决对策。 一、“中试”的概念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我们可以将之简单划分为科研、中试、生产三个环节。中试是科研成果由实验室走向市场,进入产业的关键环节。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具备三个可行性,即科学上的可行性、生产上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生产的可行性是探讨工  相似文献   

2.
中试环节的缺失是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识别,同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中试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使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条理化和层次化,并据此提出中试环节的运行机理,为中试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试环节的缺失是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识别,同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中试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使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条理化和层次化,并据此提出中试环节的运行机理,为中试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按时间顺序系统梳理我国中试环节的发展历程,总结不同阶段我国中试政策与中试环节建设的相辅相成关系,提出新时期我国中试环节建设对政策的迫切需求性;利用国家、多个省市地方政府的科技、发改、经信等主管部门官方网站,搜集分析从“六五”期间至今的中试相关政策,探寻中试政策缺口,并结合我国中试环节建设现存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较低,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产品开发、试制、中试等技术性环节以及营销、策划、推广等市场性环节两方面有些脱节.文章以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初步成效的驾驶室悬置系统项目为例,探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中试问题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间试验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一、关于中间试验环节中试问题是企业、研究单位、高校和政府部门乃至科技界和全社会的热门话题。那么中试工作存在的问题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在我国这一问题特别严重?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要了解中试问题的形成,先从中试环节分析开始。1.中间试验的功能。中试在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的过程中,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一,科技…  相似文献   

7.
关注西北地区制造业中试环节风险来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识别关键中试风险源,分析其对中试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技术风险源、生产风险源和环境风险源是中试风险的关键来源;三类风险源中技术成熟度、配套技术、资金实力、人员素质、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均对中试风险具有负向显著性影响;其中,配套技术和资金实力具有中介作用;资金实力、政策支持和人员素质等非技术性因素成为影响西北地区制造业中试风险的最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谷坤耀 《今日科苑》2009,(24):97-97
水泥浆搅拌桩法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加固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法施工中试桩、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要求、施工控制、质量检验等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9.
加速中试基地建设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多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紧密地结合,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技术产品的中试环节薄弱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增强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经济活动和科技活动中的紧迫任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速中试基地建设,解决科技成果的中试问题,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建设中试基地是力。强中间试验环节的重要途径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寻找切实…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深层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介绍了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中试桩、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要求、施工控制、质量检验等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变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民 《软科学》2004,18(2):20-23,34
新世纪开始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上的重大变化是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代替了改革开放以来奉行的以跟踪模仿为主的渐进式发展。这一变化是从国内经济发展现状和国际战略格局特点出发作出的主动选择,适应了世界经济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总体趋势。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在观念上彻底接受这一转变,并将其具体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阻滞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几个课题组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调研,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主要有四类阻滞因素:高校系统内部有效供给不足,企业的有效需求不足,机制不健全,体制不适应。提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条对策:校企充分合作,政府大力支持,市场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对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进行了文献调研,提出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成果转化投资机制、建立科学的成果评估机制和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已成为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机制,并针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实际,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砚秋  胡军  齐永欣 《科研管理》2022,43(3):192-200
    针对创新从投入到产出的多阶段性及各阶段价值转化时滞效应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了利用时间序列网络相似度与价值转化系统时滞效应关系来计算滞后期的方法。将创新价值链转化分为知识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三个阶段,在证明了价值转化系统的滞后效应与时间序列向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各子系统的时间序列网络,进而采用余弦相似定理计算网络相似度,并求解最优映射关系以确定滞后效应及滞后期,利用中国1998—2016年省域创新价值转化数据,对创新价值链时滞效应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价值转化系统的滞后效应与投入产出向量的时间序列网络结构有关,时间序列网络相似度能够反映价值转化参数向量的映射关系,其最大相似度反映了滞后效应,且对应的时间反映了滞后期;知识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阶段的平均滞后期分别为3~4年、2~3年和3~4年,专利驱动、论文驱动的价值转化期分别约为8.66年、9.66年;其中 11个省份为双路径驱动、9个省份论文驱动创新速度较快、2个省份专利驱动速度较快;同时知识开发阶段与产业化阶段的滞后期存在互补,知识开发较长的地区产业化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科技型企业自筹基金项目在成果转化方面的短板,从科研管理人员的角度提出制度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人员培养与奖励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负责任创新和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在实践中已逐步显现,但从理论上对负责任创新嵌入的动因、负责任创新与动态能力相互的影响机制以及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路径的探讨仍然较少。本文以我国四家能源企业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程序与方法对上述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负责任创新嵌入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动因,是基于企业所受到的内部资源与发展压力和外部环境与竞争压力所致,但以制度响应嵌入外部压力为主要驱动力;负责任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动态提升过程,二者动态提升推动了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是通过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所引领的两条主要路径实现的。同时,本文提出了负责任创新与动态能力协同驱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压力-行为/能力-绩效”理论模型。研究结论和理论模型有助于我国大型能源企业通过提高负责任创新和动态能力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政治关联是否促进以及如何影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本文构建了直接和间接政治关联在政策感知能力和市场感知能力中介作用下影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模型。315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1)直接政治关联正向影响政策感知能力、负向影响市场感知能力,政策感知能力和市场感知能力在直接政治关联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2)间接政治关联正向影响政策感知能力和市场感知能力,政策感知能力和市场感知能力在间接政治关联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均有利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本研究为理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治关联的新视角,深化了政治关联的双刃剑效应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揭示了政治关联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作用机制,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通过政治关联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从过程性技术创新看高校R&D活动的限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过程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剖析了过程性技术创新的过程,研究了从市场到企业再到高校的限定性转移和传递问题以及反向的技术创新风险的逐渐积累过程.提出了高校R&D活动限定性的概念,分析了这一问题所表现出的显著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功能体系的日益复合,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纷纷转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以“多元、交互、融合”为发展理念,推进科技园向科技城的转型。本文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认为科技园向科技城的转变,需要重点在“要素与联动、空间与功能、规划与管理”三大领域,率先探索发展战略转向。最后,以某科技城战略规划为实证,提供了对三大战略转向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深入开展黄土高原沟道农地转型过程特征与模式研究,可为黄土高原沟道人地关系演化规律探究和农业多功能转型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延安市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选取2012—2018年研究区12 幅Landsat数据,利用CART 决策树提取沟道农地分布信息,结合高清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区沟道耕作转型过程,进而揭示该区域沟道耕作转型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①研究区沟道耕作重心由1100~1300 m范围向800~1100 m的低海拔地区转移,且坡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16°。②研究区沟道耕作向集聚转型,尤其在小空间尺度上沟道耕作集聚特征更加明显,沟道耕作转型可总结为6种地域模式,其转型过程主要受经济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驱动。③黄土高原沟道耕作由耕作区域内广种薄收的纯农粗放生计方式向生态经济下的集约化转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沟道农业转换,功能趋于多元化,人地系统发展趋于协调高效。研究结果不仅对探讨黄土高原沟道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及乡村产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对深入理解黄土高原沟道人地系统绿色可持续转型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