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语虚词的规律性很强,其义项虽多,但都有规律可寻。前人之研究,其述备矣。探其规律,主要为:一、实词虚化,使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如“甚”,作形容词,义为“厉害”,虚化为副词,义为“非常”。二、因对象、环境之不同,而产生义项的变化,如“于”,此介词因引进对象的不同,可作“在、比、对”等解。此外,虚词的意义与语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一是:语音的变化,使词性、词义也发生了变化,如“为”,读去声时,作介词,读平声时,作动词、语气词。其二是:语音虽不变,但词义与语音有同源、通假等关系,从而使此虚词的多义性与语音形成了对应关系。本文仅涉及第二种语音关系。现举例如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中“舍”和“舒”大多数人认为是实词,它们虚词的用法却被忽视,强调“舍”、“舒”的虚词用法,以说明“舍”、“舒”是从“实词———衬音助词———其他虚词”一步步虚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词汇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演变使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在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虚词。“不成”是近代汉语中新兴的一个语言成分,其最初由偏正词组演变为表反诘的副词,又进一步演变为语气助词。①本文拟就其由词汇成分演变为语法成分这一语法化现象作一些考察和探讨。一、第一次语法化——由偏正词组到反诘副词  虚词一般是由实词转变来的,复音虚词的形成也多与实词的虚化有密切的关系。从汉语典籍记载的语言事实来看,“不成”在唐代以前尚是一个松散的偏正结构,表示各种否定的动作和状态。如:…  相似文献   

4.
Asher等在编著的《语言及语言学百科全书》中将“语法化”定义为:具体语境中实词虚化或松散的结构紧凑化的过程。就实词虚化而言,又可分为实词向虚词的完全虚化和由意义较具体向较抽象转化的实词内部虚化。本文在对《论语》“及”字进行穷尽性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及”字的一些虚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注意词与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文言虚词大多从实词中“借”来,往往和原来的实词在意义上毫无联系;而有些文言虚词(多见于副词)则是实词“虚化”来的,它们和原来的实词在意义上联系密切。文言中副词比较丰富,往往几个副词能同时和一个现代汉语副词对译,但若把这些副词原来的实词意义结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之”用为实词较容易掌握,而用为虚词在很多情况下就颇费斟酌。这里谈谈“之”的几种虚词用法。 一、“之”的前后是大名与小名的关系,要  相似文献   

7.
量词的“个化”,淡化了名词和量词之间的选择关系,也使量词“个”的本身更加虚化,更加语法化。文章运用语法化的有关理论与准则,坚持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个”的虚化程度和语法功能将“个”分为三类:实词“个1”,虚词“个3”和介于实、虚之间的“个2”。个1是指对数词的选择是自由的、不受限的,指量功能强的作为实词即量词的“个”;个3是指无法与任何数词相结合的,只起连接、强调等语法作用的作为虚词的“个”;个2则是指只能与“一”或“一百、一千”等少数数词结合的或仍具有一定的指量功能但也具有连接等语法作用的,介于实词个1和虚词个3之间的“个”。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因"的语法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是古汉语比较常用的一个词,最早用为动词,后逐渐演变为介词、副词和连词。和其它的虚词一样,“因”也经历了由实词逐渐演变为虚词的过程。本文以历时的语言分析为基点结合共时的语言描写,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出发兼及词汇的语义功能。粗浅地论述了“因”的这一语法化历程,并粗略地分析了它的一些语法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趋向动词“起来”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从一个实词逐渐虚化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动词或形容词时体的重要标记。“起来”的语法化既是实词虚化的过程,也是“起来”与其它语言单位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虚词是应语言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汉语中部分虚词是由实词转化而来的“,被”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运用中介理论详细地分析“被”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全过程,可以说明实词在虚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古汉语的虚词多从实词发展而来。但由于语言的变化往往不是一次完成而是渐进的,所以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是实是虚,后人言之,往往有纠缠不清的地方。古汉语中表示“率领”意义的“以√”字便是如此(为行文方便,下文将此义的“以”,简称为“以√”)。现在通用的古汉语教材、古汉语专著都认为“以”是介词,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本文将根据《左传》中以√的句式和语法功能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2.
文言虚词,从有古汉语语法的研究和教学以来,就一直被作为语法中的核心问题对待的。虚词的这种地位,源于它在文言文中的地位。清人刘淇就曾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而虚字其性情也……虚字一乖,判於燕赵……且夫一字之失,一句为之磋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讨论可阙如乎”!(《助字辩略.自序》)刘淇的这些话很有见地,他已认识到虚词的重要性。 与实词相比,虚词尽管意义较虚,却有自己独特的语法作用,它显示句子内部或句与句间的语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是指几个虚词(或虚词加实词)经常在句中前后呼应配合使用构成的句法格式。《史记》共有10个“何”字固定格式,使用共59例。分析描写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是研究上古汉语以及汉语语法史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二、四译文中几个语法虚词的翻译与句子翻译的影响。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内部结构却密切相关。所以,一个虚词译得不准会直接影响到句子翻译的准确性,藏文中语法虚词的数量与实词相比和汉文中的情况基本相似,也远不如实词的数量之多,但它在构词造句方面的作用往往大于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第一是用途相当广,使用频率高,第二是作用相当大,不可或缺,使用频率之所以那么高,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藏文句子中,不使用语法虚词就能够使实词成句成篇的。语法虚词的作用,之所以往往大于实词,这是由于实词的作用只是在它的本身,译错一两个实词,只是一两个词的错误,一般不会影响全句的表达。然而,语法虚词的作用则在它的本身之外,译错一两个语法虚词,则会影响到全句甚至全段的含义。从这一角度来说,语法虚词不仅不“虚”,而且它的重要性远在实词之上。正是由于藏语语法虚词的用途广泛,作用巨大,我们的先辈才专门建立有传统藏语语法学,并把语法虚词的运用,列为这一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千百年来予以研究、总结使用和发展。也正由于它在句子中用途广,作用大,写作时不能有任何差错,翻译时更不容有任何疏误。藏文句子中的语意关系,大都是由语法虚词来表示的。翻译时如果把语法虚词的  相似文献   

15.
人称代词“你”、“他”的虚化可按其虚化程度分为三类:“你”、“他”的活用;“你”、“他”的虚指和“他”成为指称标记。这实际上是一个由实词到虚词再到只有语用功能的附着形式的语法化过程。它遵循语法化的渐变性、单向性、并存性原则,体现了现代汉语口语中人称代词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设计既要突出教学宗旨,反映教学要点,又应显示出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和渐进性。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所以,板书应力求突出古汉语知识这个教学重点。为此,设计了一套“四分法”板书,条分缕析地将古汉语知识展示给学生,收到了知识讲得清、砸得实、便记取的效果。 “四分法”板书就是把文言文中需要掌握的古汉语知识,分成实词、虚词、特殊语法、通假字4部分进行板书,每部分内容如下: 实词:注解课文中新出现的实词或实词的新用法。板书中解实词应侧重3个要点:(一)侧重古今意义差别  相似文献   

17.
“把”字的语法化是从实词用法过渡到虚词用法的过程。运用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两名说汉语儿童“把”字的习得过程进行观察和研充,结果发现:儿童“把”字句的习得是一个由“把”字的实词用法过渡到虚词用法的过程;虽然儿童从“把”字句的实词开始习得,但是虚词用法的发展远远快于实词用法的发展。母语习得与语法化之间顺序上呈正相关,在应用频率上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词法和句法是语法方面的两大内容。如何学习和掌握古汉语这些内容呢?下面仅就实词的用法、虚词的用法、特殊的语序以及一些句式的表示法等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一、实词的用法 古汉语实词区别于现代汉语的一些特殊用法,归纳起来,主要是词类活用和数量词的表示法这两个方面。 (一)词类活用方面应该着重掌握的内容及其方法: 1、要明确什么是词类活用以及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常用虚词学释要(上)河北师院中文系郑振峰有些同志认为,学习古汉语所遇到的词语障碍在于实词,虚词无关紧要,它既不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有那么实在的词汇意义,有些也不充当句子成分。其实,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除遇到一些难懂的实词这一“拦路虎”外,还...  相似文献   

20.
一、实词和虚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实词和虚词在语汇意义上的区别是:实词有实在意义,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如实词“笔”的实在意义是“用来书写或绘画的工具”,有钢笔、毛笔、园珠笔等,而虚词“所以”就没有实在意义。实词和虚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区别是:1.实词可以用语序手段直接组合,虚词则不能。如“他”和“学习”这两个实词可以按语序组合成“他学习”或“学习他”两个短语,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2.实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而虚词除了副词之外,一般不能。3.实词带上语调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