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中国品牌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的发展史,详细分析了中国品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实例加以佐证。这些问题既是个人的、企业的、也是国家大环境造成的,本文末尾提出解决现存品牌问题的建议,以期对中国品牌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顾环字 《华夏星火》2009,(11):58-58
品牌,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2007年年底,云南大益茶业集团以5500万元人民币中标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段位,引起业界震动,并入选了当年茶界十大新闻,有人也因此将2008年定位为中国茶界的“品牌元年”。抛开个案评说,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样的标杆效应将影响着大批中国茶企业开始步入品牌营销实践的漫漫征程,并推动行业整体营销及竞争手段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品牌理念和管理误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品牌资产的效益和中国知名品牌数量过少两个方面指出中国创立国际知名品牌的重要性,并通过近年来国内市场出现的广告战和价格战等现象,分析了中国品牌理念和品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创立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从品牌形象、品牌营销手段、品牌营销环境、品牌定位和全球化的品牌目标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园 《科协论坛》2007,(4):144-145
本文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着手,从品牌体制、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品牌管理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品牌创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形势下品牌创新的策略,以期推动中国旅游品牌建设的快速发展,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宋晶  李琪  徐晓瑜 《软科学》2023,(7):118-125
基于品牌理论与顾客价值理论的多重理论解释框架,试图探索多种因素对中国品牌在亚马逊平台获得竞争优势的组合路径。通过调研亚马逊平台上的36个中国跨境电商品牌,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品牌在跨境电商平台获得竞争优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科技创新力、产品感知质量、来源国形象、价值让渡、品牌社区参与是对应不同路径下的核心因素;(3)从不同条件的组合效应来看,推动中国品牌获得竞争优势存在三种较为典型的路径:顾客价值型、质量领先型和国家品牌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论坛》2006,(1):F0004-F0004
2005年.作为中国宏观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重要机构,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科技论坛”会议品牌。“中国科技论坛”会议旨在解读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和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介绍国内外国家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前沿与动态,促进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研究的成果交流与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书讯:《CEO品牌之道》通过对奥林匹克这一全球领导品牌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品牌创建活动正从品牌形象塑造向品牌化组织建设转变.从品牌营销向品牌资产经营转变。书中首次提出的中国品牌全球化战略定位设计对意欲品牌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国际奥委会一位官员对本书的评价是:本书对奥林匹克品牌管理的研究将会对中国品牌全球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品牌全局     
第六届中国品牌节举办转型发展更需品牌驱动8月7日-10日,由中国国际商会与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联合主办、中国商业联合会大力支持的第六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举行。本届品牌节以“转型与驱动”为主题,在全球经济下行,市场信心不振的形势下,推动自主品牌积极转型,  相似文献   

9.
论品牌延伸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延伸是指采用现有成功产品的品牌 ,将它用在新产品上的整个过程。在西方国家 ,品牌延伸就像当年成吉思汗横扫亚欧大陆一样 ,席卷了整个广告和营销界。一项针对美国市场流通商品的调查研究显示 ,过去 1 0年来成功商品的品牌有 2 /3属于延伸品牌 ,而不是新上市品牌。因此 ,品牌延伸已成为西方国家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 品牌延伸的作用概括起来 ,品牌延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 节省广告费品牌经营者可用某一强劲的品牌来使新产品很快获得识别 ,品牌经营者因此而节省了包括使消费者熟悉新品牌在内的所有…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是顺德品牌经济的丰收年,从四面八方传来喜讯:新增中国名牌产品6个、省名牌产品15个,省著名商标9个,顺德获授“中国燃气具之都”称号、伦教被授予“中国玻璃机械重镇”、勒流被授予“中国滑轨产业基地“和“中国铰链产业基地”、容桂获授“中国家电模具城“称号等区域品牌。并完成了“龙江家具”、“顺德涂料”、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品牌发展最蓬勃的时期。以家电行业为例,1995年国内家电品牌有200多个,2000年只剩下20多个。短短五年,90%的品牌夭折。至于其他行业像日化、保健品、白酒业也都有如此现象。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名的世界品牌有青岛啤酒、海尔等,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知名的品牌。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结构研究:一个量变开发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凯 《资源科学》2011,33(7):1366-1373
近年来,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在我国迅猛发展,国家地质公园泛化现象逐步显现,该缺陷直接导致了国家地质公园形象模糊,缺乏品牌个性等问题。就该缺陷,本文在个性心理学与品牌个性理论基础上,通过自主量表开发,构建并检验了国家地质公园的品牌个性,结果显示: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存在三个基本维度(科学性、景观性和吸引力);三个品牌个性维度中"吸引力"居于第一位(路径系数为0.94),其次是"科学性"(路径系数为0.77),第三是"景观性"(路径系数为0.72)。该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研究的空缺,对国家地质公园后续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大环境,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而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都将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本文分析了海尔在其国际化中从品牌选择、品牌实施及品牌支持三个方面所构建的品牌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14.
奢侈品品牌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侈是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缩影,而奢侈品的诞生和发展也具有极强的时代感、社会感和历史感,这都为奢侈品品牌文化的共有基因和个性基因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文章从产品特征和营销两个方面阐述了奢侈品品牌文化的共性,同时开创性的以时间和创新两个维度将奢侈品品牌文化的个性分为四个维度.此外,针对奢侈品品牌文化下的营销策略特征,文章提出了奢侈品营销策略的"三角理论"分析方法,为研究和制定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4,(1):14-14
<正>本刊讯内江市为加强本土品牌建设,采取三大措施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打造内江制造品牌。建立百家名牌培育企业数据库,发挥政府引导和部门联动作用,调动企业争创名牌积极性,构建"政府推动、政策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诚信拉动"的名牌培育工作长效机制。现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个(全省第三)、四川名牌35个、内江市质量奖企业6户、质量信誉等级企业81户;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全省第六)、国家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1个、省级农业标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形成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自然也是我国现代农业遵循的发展方针。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农业部今年年初工作要点也提出要发展优势安全农产品,推进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基于ESI的中日俄韩科技期刊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数理统计原理及产业组织理论,对非英语母语国家入选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期刊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提升中国大陆期刊竞争力的战略战术。通过收集中日俄韩四国入选ESI期刊数据,统计计算出四国入选ESI期刊种数及其所属学科数差异。结果表明,四国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期刊入选ESI中所在学科全球居前50%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中国入选ESI期刊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水平显著地低于日本。韩国入选ESI的科技期刊的竞争力水平并非在中国之下,而且有可能赶超中国。中国入选ESI期刊的竞争力显著的高于俄罗斯。中国入选ESI期刊在科技创新、沟通宣传和期刊国际化三个方面进一步的努力,以提高篇均被引,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通过科技期刊与学术会议互动来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更好地建设期刊的会议品牌,也是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责。打造会议品牌需要有良好的学科环境和会议策划和管理运营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以《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所开展的专题技术研讨班的实践为例,围绕"策划可持续的项目"、"规范可操作的流程"、"打造期刊会议品牌"三个方面,讨论了科技期刊会议品牌建设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夏青 《华夏星火》2014,(11):14-18
10月26日,在“中国品牌农业发展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品牌农业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为此,要做好品牌农业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相关政策安排;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各地要找准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品牌宣传;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的关系. 据了解,截至2013年,我国农产品注册商标已达125万件,但具有明显竞争力的产品品牌还不多,不少品牌还停留在局部地区,跨省区的品牌不多,国际知名品牌更少.尤其是品牌农业的思想体系尚未建立,农业品牌制度体系尚未健全,缺少统一、系统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农产品公用品牌资源还不能得到很好地整合,代表国家形象的农产品品牌不多.  相似文献   

20.
浅谈品牌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雅 《大众科技》2005,(12):192-193
文章从中国的品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了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品牌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品牌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