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效应.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在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和法制观念的欠缺.要防止及减少青少年犯罪,从根本上必须要加强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环境污染、吸毒贩毒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其中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日本政府正式发表的2001年版<青少年白皮书>称,盗窃等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恶性犯罪明显增加,占到了少年犯罪总量的一半以上.美国校园暴力猖獗,4年来已有数十人死于非命.而我国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趋势也一直居高不下,这种现象已经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如何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探索青少年犯罪特点及成因,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经是摆在各级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寻觅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本文对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关系作了初浅的探讨,得出家庭功能不良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彭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110-112,F0003
现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令人堪忧的重大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能否通过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不但关系着每个家庭的稳定与和睦,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这里从"生态幅"的视角来透视青少年犯罪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犯罪特征,即从青少年犯罪是否受这一特殊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的生态因素制约来透析青少年犯罪,提出预防和解决青少年犯罪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青少年犯罪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是令人痛心的社会现象。其犯罪特点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十分必要;治理青少年犯罪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殊性,要运用社会对策和法律对策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增长过猛且出现低龄化的现象,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被成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拜金主义、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文化程度等等.因此,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减少甚至避免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如果关注一下各地的报刊,就会发现几乎每天都有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有新闻媒体在报道青少年犯罪时提出了"十五六岁现象",报道中引用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另外,还有媒体称,据公安部门的抽样调查:在全国犯罪总量里有一个"17岁现象",就是说17岁左右的犯罪案件特别多.从犯罪性质来看,现在青少年犯罪比过去严重得多,这不在于犯罪的数量、比重的增加,而在于犯罪的严重性、危害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屡屡发生,这引起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和忧虑。本想就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分析G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件,可以看出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增多,犯罪主体主要是逃学或辍学青少年且呈低龄化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体制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原因是农村教育与管理的缺失,主观原因是留守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不高。我们应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与监护体系,遏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0.
分析G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件,可以看出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增多,犯罪主体主要是逃学或辍学青少年且呈低龄化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体制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原因是农村教育与管理的缺失,主观原因是留守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不高。我们应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与监护体系,遏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的构筑——从实证研究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犯罪主体文化程度低下,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团伙犯罪居多等特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矛盾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不良社会现象及环境是重要客观原因;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实施"家庭细胞"工程、"校园育苗"工程、"社会防护林工程"为主。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牵动社会政治稳定、众多家庭幸福和整个民族兴衰的社会问题。文章探讨了青少年如何在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犯罪心理,并从社会、学校及家庭方面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略论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严重,成为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本文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结构缺损三方面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是父母、学校、社会的共同愿望和责任.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状况却令人心忧.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70%以上.①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法学界、司法界、教育部门等的共同关注.尤其令人不安的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与以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所不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在犯罪学中占有极为重要之地位,其抓住了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具有合理性与独有优势,而解析此概念是研究青少年犯罪现象的重要前提,具体而言,"青少年犯罪"中青少年的范围应在十四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犯罪一概念应当做广义理解,同时包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反道德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刑法中明确规定的罪行只是其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16.
<正> 关于我国青少年犯罪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前几年不少人认为林彪“四人帮”的毒害是唯一原因;近几年有人认为青少年犯罪的发展是各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某些政治现象、道德现象、反动人物等对青少年犯罪都直接发生作用;还有人认为,大变动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控制失调必然导致大量青少年犯罪,因此,青少年犯罪的发展是社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应从社会历史、生活环境和青少年身心特点等方面分析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特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特点及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作用,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编青少年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对71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并与81名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犯罪青少年消极心理状态明显,犯罪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显著低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内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其他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未来期望和自我评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培养教育青少年,预防与减少青少年犯罪,意义非常重大。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许多新事物和新观念,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青少年明辨是非能力和自制能力尚不健全,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的犯罪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及早防范,并对症下药,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后天外界影响起了决定作用,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道德、伦理及家庭等各个方面、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可以是一种因素起作用,也可以是几种因素共同起作用。本文将就青少年犯罪原因作一下具体分析。 一、学校教育的失误 青少年犯罪一般是从外界不良影响开始的,逐渐内化为犯罪意识或动机,再外化为犯罪行为。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学校教育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