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河南师范大学续润华博士经过数年潜心研究撰写的《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发行。《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系统论述美国社区学院的创建和发展过程,总结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经验教训,揭示现代短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能够对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以多方面启迪的佳作,它填补了我国教育理论界研究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史的多项空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纵观全书,可以发现它有以下特点:一、方法科学、分析深入。该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社区学院的合作教育立足于社区,积极寻求与社区内企业的合作,既保证了学生的就业又促进了社区当地的经济发展。美国社区学院合作教育的发展是学院、企业、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的结果。研究美国社区学院合作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改进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社区学院 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社区学院上。美国社区学院以其体现平民性、采用多重目的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及低成本、高质量等独特优势而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美国社区学院处于高等教育系统的边缘化地位。奥巴马政府执政伊始,对内面临国内经济危机,对外面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排名严重下降,奥巴马政府把改革社区学院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对社区学院进行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改革。整个执政期间社区学院改革呈现的特点,产生的效用以及得出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奥巴马政府社区学院改革为研究对象,发现美国社区学院改革关注重点"从入到出",资助模式"从减到免",责任承担"从少到多",党派之争"从始到终"的主要特点。美国社区学院的这一系列改革,对于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现状,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改革取得的成效,建议改革我国高职院校助学金管理机制,创新"校企一体"新模式、实现"零接轨",以及创建平台,各界与高职院校共规划、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起源于19世纪末的初级学院运动,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在这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学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两年制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的创建,使美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完善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实践着教育民主的思想,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深入考察美国高等教育这一特别的办学形式,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将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美国社区学院对于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在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分析比较了美国社区学院和我国高职院校在所发挥的职能,学制体系,课程设置三方面的不同,同时,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这三方面的研究,提出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美国社区学院为数众多,规模各异。美国高等教育界对其研究也非常重视,但社区学院的分层分类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其中,在美国高等院校分类中影响最大的卡耐基教育标准分类中,把为数众多的社区学院统一归入大专学院,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社区学院内一些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因此,近些年相继有一些研究机构和个人开始关注社区学院的分类问题。本文概括了其中几个影响较大的分类研究,以期加深我国对美国社区学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素珍 《辽宁高职学报》2005,7(2):156-157,160
美国社区学院的兴起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伟大变革,它对美国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有着不少的可以借鉴之处,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总结和分析,研究和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社区学院办学经费来源较广,特点鲜明,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其融资策略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较大借鉴意义。本文以美国中西部地区10州的社区学院筹资模式为例,分析美国社区学院筹资模式的特点及优势,以期对我国高职教育经费问题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至今昌盛不衰。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发展概况、美国各级政府和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外因分析,结合对社区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因的分析,揭示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内涵,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裔美国人自传在当代美国的文学 /文化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在国内它却倍受冷遇。该文从宏观的角度对 1900年以降的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指出目前研究的问题所在及其出路,以期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国内广大学者对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的高度关注,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中国评论界,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异军突起,成为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一朵奇葩。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学者美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中的一个主流声音,还是中美多元文化相互影响和结合的产物。美国亚裔文学的学术性研究始于1982年,直至今天,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已成功的走出边缘地位,迎来了美好的春天。三十年以来,国内学者应用了多元和多维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进行了研究和解读,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由此以汤亭亭和谭恩美为例,对国内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学研究、叙事学研究和文体学研究作一个总体回顾,并提出建议和展望。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的形式研究具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前景比较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3.
In 2009 Rupke and Blank noted that the Chinese students in their study sang American songs that the researchers had never heard. This perceived dissonance could have a multitude of causes, but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curriculum used for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opularity and persistence of some American songs in China. Drawing on literature from teaching the discipline and language of English through the use of popular music, the literature on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and Stuart Hall's seminal “Encoding and Decoding,” the authors examined both popular American music and American music utilized in the Chinese curriculum through the lens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ir unique experiences teaching English. Data were varied, but all songs examined fell into Hall's “negotiated code,” offering potential and limits for “communicative exchanges” between cultures. Recommendations offered include paying more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process for curricular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4.
特殊教育师资缺乏是美国特殊教育近二十年来面临的一大问题。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注重介绍美国特殊教育的成功经验,相对忽视其特殊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以来自美国官方机构和组织所公布的资料和数据为基础,对其特教师资缺乏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美国政府和各州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中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也代表了中国比较教育的最高水平和前沿。30年来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并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中国对美国教育的关注有中国知识分子对美国的偏爱,更有中国教育问题和改革的驱动。而随着中国博士教育的扩展和纯粹学术兴趣的增长,中国对美国教育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6.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是美国两大主流报纸,他们有关中国军事的报道尤其是涉及近几年中国海军发展的报道能切实准确地反映出美国政府对华军事政策的变化。美国涉华军事新闻报道会受到美国一贯的文化霸权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话语的背后总是暗含美国政府的政治利益、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美国涉华军事新闻报道进行更深层次的语篇分析会揭示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师生互动的维度解析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中的学业压力因素.四种因素构成了中国学生和美国教授互动的主要压力因素:语言功力不足、缺少对学业的自治和自主引领、言语表达的被动性、交流模式的非直接性.中国学生的压力是中关两种文化模式和教育模式碰撞合力作用的结果.这为反思中国教育的问题提供了有效切入点.本文从英语语言教育和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两个方面为中国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指出中国学生应进行"深层结构性社会文化转化",充分适应美国大学的学术文化,与美国教授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减缓跨文化所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美国制造业就业比重的下降与贸易赤字的扩大并存。由于美国与中国贸易逆差的不断加大,进口中国商品被美国人看作是造成美国贸易赤字和制造业出现严重失业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作为美国政府向人民币汇率发难,甚至对中国商品抬高关税的依据。进口中国商品不是美国制造业出现严重失业的主要原因,美国限制从中国进口商品并不能改变美国制造业现状。  相似文献   

19.
从联邦政府的三次干预透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20世纪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迅速崛起并非单纯的自然演变过程,而是在联邦政府财政干预和危机干预之下的突变过程,它是与联邦政府的有效干预密不可分的.本文以联邦政府的三次重大干预为脉络,系统研究联邦政府干预大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我们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因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香港和台湾手语不同于中国大陆手语,香港手语受上海手语和广州手语影响较大,而台湾手语则主要受到日本手语的影响.港台手语的语言学研究虽然相对落后于欧美国家,但早于中国大陆手语的语言学研究.本文试图从手语语音、形态、句法等方面对港台手语的语言学研究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以促进中国两岸三地手语的语言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