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约在去年秋冬时 ,书籍装帧设计家张慈中告诉我 ,他正在忙着编辑自己的书籍装帧作品集子 ,这本书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听了十分高兴 ,心里想 ,他早应该出版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集了。我的藏书中就有80年代以来陆续出版的几位装帧设计家的作品集。我以为一个人爱书 ,也会爱书的装帧设计 ,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而且欣赏书籍的装帧 ,是一种文化享受和艺术熏陶。书籍装帧的艺术性与书籍内容的完美结合 ,可以唤起一种感情和力量 ,引发出更为深层的联想。欣赏书装艺术 ,似乎并不同于欣赏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而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很难用恰…  相似文献   

2.
记者:第五届全国书装展可谓国内书装界一次盛会。请您借此谈谈近几年我国在书籍装帧方面取得的成绩。张守义:世纪末的这次书籍装帧艺术展是对全国书装艺术进行的一次大检阅,基本上体现了国内艺术家的整体实力,作为展览的筹备者和评委之一,我觉得通过展览可以看出:第一,如今我们对图书的分类科学化、规范化了,各类图书的装帧设计作品都有一等奖,可见不同种类图书装帧水平的差距减小了。第二,创新作品增多,具有超前意识的作品多了,这对于艺术探索来说是非常可贵的。第三,电脑参与制作的获奖作品增多,设计手段更加先进和多样。这…  相似文献   

3.
陈昊 《今传媒》2013,(6):101-102
鲁迅先生是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他对《域外小说集》、《呐喊》、《北平笺谱》等书的装帧设计,推动了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一批书籍装帧设计大家。但是,他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所留下的几十本书籍刊物的装帧设计。更重要的是,他在设计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民族性、拿来主义和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石莹 《出版科学》2015,23(2):111-112
书籍装帧,乃是一部书稿付梓之前,对书籍整体形态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中国古代的书籍虽也有装帧保护,但现代意义的“装帧”一词,是丰子恺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日本引入的概念.如今的书籍装帧,已不仅仅指封面设计,而是包括了整张书衣,以及书籍形态、用料和制作等各方面设计,但在民国时期,装帧主要是指封面设计. 南京藏书家金小明多年来致力收藏民国书刊,浸润日久,对民国书装那些事儿可谓信手拈来.近年来,有数篇关于民国书装的文章发表于《博览群书》《万象》《温故》《闲话》《老照片》等刊物.2014年夏,金先生将这些随笔文章汇集成《书装零墨》一册,从中依稀可见民国年间出版发行的书籍封面设计的小史.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装帧艺术,固然要靠艺术家们的聪明才智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构思,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装帧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条件。一个装帧设计家往往可以凭借各种具有独特性能的装帧材料,运用自己的艺术手段,去提高书籍装帧的设计效果。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装帧材料在提高书籍装帧艺术和出版物外观质量中越来越显示着重要的作用。 (一) 这些年来,国内一些书籍装帧材料加工厂,为出版单位提供  相似文献   

6.
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章桂征书籍装帧艺术》,这是装帧艺术界的一件喜事。没有高妙的装帧就没有精采的出版,没有出版界的支持,装帧事业也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书籍装帧是一门有特色、有广大艺术容量的艺术,同时又是与印刷出版紧密相连的艺术。因此,装帧艺术家必然产生于出版物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7.
出版简讯     
7月11日至15日,华北、东北的省市(区)书籍装帧艺术优秀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共有600余位作者的1500多幅优秀书籍装帧艺术作品参加展出,其中包括书籍整体设计、封面设计、版式设计、艺术插图等。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次较高水平的装帧艺术作品展,精巧的设计,奇妙的构思、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使书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回归     
出版家和艺术评论家都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书籍装帧作品在设计风格上正在向传统回归。当前,传统文化精神在装帧设计中的回归,不仅表现在装帧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而是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这种融入到书籍装帧中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方式、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注入。设计家为90年代中国现代的书籍装帧注入民族之魂,成为第五届书籍装帧艺术展引人注目的重要特色之一,而显现在当代中国装帧艺术中的民族精神,似乎成为了这次展览最打动参观者心灵的主…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徽州刻书在中国古代出版发行史上留下了浓重绚烂的一笔。徽州刻工的精湛技艺、营销手段,加上独具风格的徽派刻书装帧竞争,为推动图书出版发行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就明清徽州刻书装帧艺术以及装帧竞争带动的出版繁荣进行分析,并就徽州刻书装帧给现代书籍装帧与出版发行带来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6,(8S):39-39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中国统计出版社共同编辑的我国第一部书籍装帧艺术的年鉴《中国装帧艺术年鉴-2005(历史卷)》,经过数年的策划编辑已于2005年11月出版发行。《年鉴》图文并茂,全面记录了新中国装帧艺术的发展历程、装帧艺术工作大事和各地的装帧工作;汇集了著名的老装帧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和历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的获奖作品、全国美术作品获奖书籍装帧插图作品、历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获奖论文与研究成果获奖名单以及专家学术观点;选编了书籍装帧的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以1979年为转机,目前正处于长足发展的进程中。章桂征的探求和奉献,无疑是引人注目的。1986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从3000多种装帧设计及插图创作中评选出129件获奖作品,其中章桂征为《祭红》、《翼王伞》、《鄂华中短篇小说选》设计的封面,一举夺得一、二、三等奖。这次评奖是对1979年第二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以来成果的总结。章桂征正是从第二届展览崭露头角而开始他的探索的,他在装帧设计上的发展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装帧工作者为创造现代中国风格的书籍装帧艺术,做出了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12.
在装帧设计的园地里,老一辈焕发青春,新一代也人才辈出。这里,我想通过一本新书——《中国历代货币》(新华出版社出版),介绍一位新进的装帧设计工作者王小明同志。王小明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可说是在书堆里长大的。由于十年动乱,他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开始做木工,给机器画过图纸,后从爱好油画,慢慢走到设计书籍装帧的路上来。他不断地求师,每设计一本书都要多方征求意见。老一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家曹辛之同志对他装帧艺术上的格调极为重视,因为,王小明设  相似文献   

13.
文希的足迹     
翁文希先生与世长辞已经3年了。但是,他的精神及其精神载体——书籍装帧设计作品,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继续影响着人类生活,永久地留在这个世界上。“文希是我国当代杰出的装帧艺术家。”这是装帧艺术家郭振华先生对翁文希一生价值的肯评。我作为文希的老同事、老朋友,对这样的评价,深以为然。对于书籍装帧,因为“近墨者黑”的缘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为一本书籍装帧的美所感动时,往往追问荡漾在书籍形态之上的美感来自何方?那贮藏在装帧形态之内的神秘征服力,散发出的无限情趣与诱惑,源头来自哪里?冷静分析就不难发现,虽然构成书籍装帧艺术之美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但是,装帧材料作为设计的重要因素,必定起着一种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红楼梦设计:速泰熙昨日一位朋友从南京寄给我一本他新设计的《红楼梦》他在信中说“我怀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做的设计,《红楼梦》问世以来,不知道出了多少版本,同样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形貌……”。他设计的新版本“书出来以后出现了预料之外的…  相似文献   

15.
书籍装帧的实用美术性质书籍的实用功能——满足人类阅读的需要,是书籍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的缘由。所以书可供阅读的功能,不能不是第一位的。正是它规定了书的可能的基本样式,书的整体形态以及现代书籍的护封、书脊、封面、封底、环衬、扉页、内文、插图等各部分的次序和它们各自应有的面貌。所以,现代装帧设计家不认为书籍装帧只起到美的装点的作用,而是基于对书籍装帧这种本质特征的认识,自觉地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寻找恰当的形式。使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的、视觉的各种科学因素,渗透到装帧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6.
“装帧”一词源自日本,20世纪30年代由丰子恺从日本引入中国.在欧美国家,书籍装帧设计如同一项工程建筑,设计者如同导演,强调整体设计,全方位考虑.本文以“世界最美的书”获奖图书为例,阐述了西方国家书籍装帧设计的特点,进而提出其对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书籍的装帧设计水平,更好地发挥各种出版物的宣传教育作用,七月七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召集了书籍装帧设计座谈会,应邀出席的作家、画家、装帧设计家、出版工作者和宣传、文化、出版部门的负责人六十余人。会上十五位同志发言,对有关书籍装帧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而认真的讨论。王子野同志主持座谈会。一、首先是要重视座谈会最为热烈的议题之一就是关于装帧设计的社会意义,呼吁把装帧设计工作重视起来。许多同志形象地谈到,书和人一  相似文献   

18.
书籍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书籍的装帧,是书籍存在的形式,没有装帧也就不成其为书了。书籍装帧的内容包括:开本、护封、封面、书脊、勒口、环衬、扉页、版面、章节、版权的设计,材料选择,制印方法,装订形式等等。一句话,它是书籍的造型艺术。书籍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作为书籍的装帧艺术,就要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要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巧妙的抽象化的装饰处理,通过造型、色彩、构  相似文献   

19.
为书籍服务的装帧设计,强调意境美、装饰美、韵律美,它是一门包容了一切画种的绘画手段的独立艺术。戏剧常常是有序幕的,而新奇典雅的封面,往往蕴藉了书的气质,提示出书的内容,这正是书的序幕。最近,我集中学习了从事书籍装帧三十年的王荣宪同志的作品,得到不少的教益,引起好多联想。  相似文献   

20.
刘阳 《图书馆学刊》2011,(8):121-122
“装帧”在古代书籍使用中又称“装订”和“装潢”等。结合古代书籍装帧的材质、形式和方法,总结其在装帧方面的主要特色和风格,揭示并论证古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完整体系和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