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运动训练研究领域,教练员相关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中、法两国优秀击剑教练员选材、训练工作中的执教理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在多年执教过程中选材、不同时期与阶段训练工作的思路和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比较两国击剑教练员在选材,在技能、体能、心理智能三方面训练工作中执教理念的异同,试图通过该研究,促使人们对目前我国击剑教练员执教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揭示执教成功背后的秘密,拓展教练员的执教思路,加深人们对击剑运动的理解,为我国培养高水平击剑竞技人才提供帮助.同时也期望该研究,能够给予竞技领域其他项目的教练员们更多思考与启发,并为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和教练员相关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击剑运动项目技战术特征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详细地探讨了击剑运动项目技、战术的基础理论问题,以便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把握该项项目的技、战术特征,进一步认识项目的客观规律,提高训练的效果与科学性。同时,也为我国击剑项目技、战术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问卷法对击剑运动融入我国大众休闲活动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击剑虽然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但目前该项目在我国开展从参与人数、参与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处于尚不普及阶段,群众基础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西方的"尚武"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宣传力度不大,使大众对该运动项目普遍存在各种疑虑。而击剑作为世界传统休闲项目之一,该运动在我国还没有脱离竞技体育模式,开展形式单一,适应大众参与击剑的内容选择性小,而受限于教练员的严重缺乏,场地器材的昂贵,市场化参与消费水平较高等因素,严重制约大众对击剑的认知和取向;因此,击剑运动融入我国大众休闲活动还有相当长的路程。  相似文献   

4.
击剑运动员损伤发生的训练学原因、特征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调查法对击剑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有目的、有重点的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可见之资,从而更好的促进击剑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校体育课的改革,采用搜集文献资料、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击剑运动在南京地区高校的开展前景作出分析和预测,指出了击剑运动在高校开展所必须的主客观条件,并对高校击剑运动的运作与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湘西地区的地域民族特色,体育群众基础的雄厚,以及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政策的扶持,科研的支持,这些都构成湘西地区高脚项目发展的有利环境.但湘西地区高脚项目赛事较少;赛事资金多为政府出资;政府对比赛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湘西地区高脚运动能代表湘西民族体育的精髓且非常支持通过增加技巧类项目、不同年龄组别的项目以及家庭对抗赛等多种竞赛形式来深化湘西民俗体育精髓.本研究就湘西地区高脚项目的发展现状,主要从高脚运动竞技化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地区高脚项目的高脚运动发展环境现状、教练员现状、运动员现状以及竞赛体制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探索湘西地区高脚项目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因素寻找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轻剑运动是击剑运动的基础。花式剑除了劈的动作和几个防守姿势不同、重剑除有效部位不同外,其运动形式大体相同,同时运用了轻剑的动作。轻剑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容易掌握,在轻剑的基础上学花式剑和重剑就容易得多了。我国自1957年至现在的几次全国性的比赛中,轻剑技术的提高尤为显著,可见技术的潜力很大,还得要参加击剑运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大力钻研。  相似文献   

8.
击剑世界杯系列积分赛事的最大特点是赛期长,赛事多,且赛事间隔不均等。如何在系列赛事前形成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并能在较长竞赛期保持这一状态,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面临的重要课题。试图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世界杯系列积分赛竞赛期的时间安排、阶段划分、训练内容、负荷调控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训练安排特征,以期为我国击剑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提供参考,也进一步丰富运动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9.
击剑运动在普通高校的开展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击剑运动在全国普通高校的开展情况,按阶段进行论述,简介其发展历程。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将增设击剑项目,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击剑运动员,将从全国高校学生中选拔,对高校击剑专业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高校击剑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搜集文献资料、访谈、问卷等方法对我国高等院校击剑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击剑运动在我国高校正在快速发展.表现出"三快速"与"三不足";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重视程度与师资力量;并对促进高校击剑运动继续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分析击剑训练中两大重要技术环节 -应变能力与比赛节奏控制的基础上 ,就击剑训练中这两大训练难点及其重要性 ,训练思路与方法等作了总体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击剑运动训练与营养补充关系的基础上 ,就目前击剑运动特点与营养补充重要性作了深入探讨 ,并就三类营养补充中的能量物质与维持内环境平衡类营养的应用机理、使用方法、具体营养补充的时间、内容等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决赛中赢得金牌并平了该项目的世界记录,他的成功使国内田径界为之振奋,各级教练员希望从他的成功经验中有所获益。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认为精湛的技术、全面的身体素质、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没有伤病是他成功的关键,也是体育运动学校少年跨栏训练可以借鉴的经验所在。  相似文献   

14.
陈芸是清人沈复的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中的主人公,在她身上具有双性同体的潜意识,这主要表现为陈芸个性因素中的男性要件、对男性领域的涉足和对同性姐妹的友爱与激赏三个方面。在这一潜意识的驱动下,她试图越过两性对立的藩篱,努力摆脱女性的从属地位,尽管不是自发行为,却超越了历史上的许多女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遥测降雨系统自身的原因,遥测降雨资料中常有异常值的出现.充分利用降雨分布特征以及抗差统计理论,提出一种三步抗差统计方法探测遥测降雨资料中的异常值.本方法采用Tukey fence统计方法抵御异常值的干扰,用三步的形式以适应降雨资料的分布特征.对面平均降雨量进行的分组,进一步提高方法的探测效率.数据证明,新方法的探测效果较好,且符合水文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跨栏技术的特征,寻求改进跨栏技术的方法,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对2010年多哈室内田径世锦赛60 m栏决赛罗伯斯和特拉梅尔的比赛时间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与特拉梅尔比较,罗伯斯起跑反应时间长、起动时间慢、过第一栏时间长,步长大,步频低,栏间技术好、速度快,冲刺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宋夏战争中的乡兵与堡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夏战争史上,北宋政府为了对付西夏军队的寇掠,除了在西北沿边地区部署大量正规军外,还积极招募弓箭手、蕃兵等乡兵部队配合禁军戍防和作战。自仁宗朝始,北宋政府在西北地区大量修筑堡寨,以构建防御西夏的军事屏障。在此过程中,乡兵和堡寨的紧密结合,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北宋防御西夏的能力,并逐步扭转了长期对西夏战争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8.
对击剑运动员比赛心率、赛后血乳酸和血清CK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击剑冠军赛期间,测定了27名国家队运动员比赛心率、赛后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以了解击剑运动供能特点、运动员参加比赛后机能变化,为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1)在半决赛和决赛时运动员赛后血乳酸显著高于之前场次(p<0.05),1/16比赛男女运动员赛后血乳酸为接近半决赛(p>0.05),1/4赛后血乳酸在所有场次中最低,显著低于半决赛和决赛(p<0.05);2)同性别不同剑种心率分布比较,男运动员在90%~100%HRmax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男重、男花和男佩;女运动员从高到低依次为女花、女重和女佩(p<0.05);3)赛后CK、BU均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1),男运动员显著高于女运动员(p<0.05),经过12 h的恢复后,次日晨运动员CK、BU均未恢复到安静状态(p<0.01)。说明击剑运动的主要供能途径是ATP-CP和糖酵解系统;佩剑为典型的ATP-CP供能,花剑和重剑对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有更高要求;个人赛后运动员经过12 h后机能并不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跨栏跑的技术演变和发展出发,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研究跨栏跑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初步探索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开发跨栏跑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利用教学软件的可行性与提高跨栏跑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组实验法、软件工程思想等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跨栏跑的技评成绩,速度的利用率,前五栏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我们本次教学实验发现,运用笔记本电脑,在体育院系的运动技术教学和训练中,一般学生人数在15~25人以内,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摘要:里约奥运周期高低杠成套动作的编排与伦敦奥运周期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要保持我国的高低杠优势,编出符合国际潮流和有竞争力的高低杠成套动作,就必须了解当代国际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技术统计、录像观察、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选取伦敦和里约两个奥运周期中(2010年—2014年)的4届世锦赛和1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40套高低杠决赛动作为观察统计对象,对两个奥运周期成套动作的上法、下法、换杠动作、杠中动作、连接加分以及成套动作的数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得出当代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态势是:上法以A组低难度为主;换杠动作加难、加长,连续飞行换杠将成为潮流;杠中动作数量有所减少,成套动作的编排趋向于高难动作直接相连,成套动作数量将趋于减少;下法将朝着“旋空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