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举重     
6884.014.5,G804.52 9804953优秀举重运动员医学监控研究=Study on medicalcontrol of elite weightlifters〔刊,中,A〕/严政,邵慧秋,朱晓梅,曹佩江,戴秀霞//体育与科学(江苏).-1998.-19(5).-57-62表7参1(TY)举重//医务监督//优秀运动员//大运动量本文根据举重项目的特点和优秀举重运动员身体特征进行了8年医学监控研究。结果表明:用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对优秀举重运动员科学训练进行监控是可行的。采取有效恢复措施改进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能力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备战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利用肌酸激酶指标对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训练监控。结果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赛前控降体重情况下,大强度训练对血清CK活性的变化产生显著影响。血清CK能比较灵敏地反映举重运动赛前训练的强度。大强度训练周血清CK总活性高于我国女运动员的参考范围,应注意监控及疲劳恢复,防止疲劳积累。  相似文献   

3.
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世界冠军关虹等15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心脏大小、形态、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超声心动图特征是在心脏大小改变不显著的基础上,心脏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射血时间的显著提高,并伴有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明显下降.通过对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超声心动图特征的认识为其选材及训练监控提供了心脏机能评定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BTL-L-YZ2.0运动员意志品质量表》和《赛前情绪量表》探讨优秀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与赛前情绪关系。对重庆市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展开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与赛前情绪显著相关,且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不能有效预测赛前情绪。  相似文献   

5.
蒋毅 《体育学刊》2008,15(5):105-109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和单项评分基础上,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给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模型可以分为训练因子和营养因子,各因子以及各因子中各指标有着不同的权重,其中,以BMI指数占有较大的权重.另外,我国重量级优秀举重运动员的身体成分有优化的空间,而按照百分法制定的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评价标准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要培养一名高水平的优秀举重运动员,后天的培养与科学的训练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举重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远远超出自身的身体负荷,将会给举重运动员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就此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生理的特点,围绕“打好基础”全面进行身体训练这个主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运动成绩增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我国100名优秀举重运动员成长过程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成绩增长的规律,为我国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体重及判别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4-2005年国家举重集训队(北京)的67名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跟队观察和测试的研究方法,对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多项指标进行监测,力求对举重运动员理想体重的概念、判别依据和判定程序等问题有更好的认识.主要研究结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超标体重百分比为女子2%~6%,男子3%~7%;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体脂百分比为女子12%~18%,男子5%~14%;判断一名举重运动员的体重是否理想,还应注意观察其训练与身体机能状况;举重运动员理想体重的判别依据包括理想的体重变化范围、理想的体脂百分比、良好的训练情况和身体机能状态的正常变化.  相似文献   

9.
华彬 《体育学刊》2007,14(6):103-106
以我国现役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分析达到各运动级别的最佳年龄段,并以此勾画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成材轨迹.结果表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年龄意义上的成材轨迹表现为:15~18岁是成为一级运动员的最佳年龄段;17~22岁是达到健将级运动员的最佳年龄段;2025岁时的竞技能力已经过渡到国际健将级运动员水平.另外,通过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训练阶段的年龄分布情况的分析,证明运动员各训练阶段与各等级运动员最佳年龄段的分布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竞赛动作强度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为调研重点,对山东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赛前竞赛动作强度训练进行调研.研究表明: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大、中、小级别在赛前抓举训练强度上具有相似性,除第四周外,最高强度不低于95%,强度组数距比赛日越近,试举的强度与组教下减越明显;赛前挺举强度在95%以内;中、小级别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耐强度优于大级别,耐强度组数也优于大级别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认知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身体认知观念,具身认知的思想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关于身体认知的研究开始朝向具身化方向转变。从人体运动场域的视角,探讨身体运动与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研究认为,身体运动在身体认知与被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中介和调适作用,身体运动的方式可以映射出身体认知过程的具身性变化。身体运动可分为客观身体运动与现象身体运动两种类型,它们对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起着不同的推动作用。身体运动特有的行为模式反映了身体认知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身体运动的限制作用体现在身体认知表征的特性与范围方面,身体运动的分派特征对身体认知转向中的构成性角色具有证实作用,身体运动的调适功能是身体认知与具身行动之间协调性存在的重要保障。在身体运动对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的解释方面,要求身体运动应在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中保持主动,重视身体经验的投射功能,关注身体运动的物理属性与运动方式的决定性作用。将身体运动的相关研究融入到具身认知的范畴,形成完整而有序的研究范式,将有助于解决身体认知研究领域中出现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大学生体质最优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身运动处方和常规体育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对比,探讨和研究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和促进大学生健身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依据。本研究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和常规体育课教学的对比,实验期为1年,以验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增强、改善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是实现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符合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及整合的理念与途径作出了初步探讨。结论:“制度课程”与“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根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和体育课程的创生;“体育课程教学”,即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教学事件,是促进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理念;理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促进体育课程论专家与体育教学论专家的平等对话、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是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Numerou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low physical fitness and low physical activity are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Most studies, however, have not examined both variables concurrently to determine which has the strongest association with CAD risk. The purpose of the investigation was to cross-sectionally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factors for CAD. Male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N = 412) from the City of Austin, Texas, were subjects for this study. 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factors for CAD were assessed through health screenings and from data collected as part of an annual physical fitness assessment.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revealed that physical fitness, but not physical activity, was related to several single CAD risk factors. Percent body fat, smoking habits, and Type A behavior score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physical fitness level,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cholesterol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physical fitness level. Un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found both physical fitness and physical activity to b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 composite CAD risk score. Low physical fitness and low physical activ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 CAD risk scor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physical activity must be sufficient to influence physical fitness befo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isk-reducing benefits on single CAD risk factors are obtained, although minimal engagement in weekly vigorous activity provides a significant benefit for the composite CAD risk score. It is plausible, however, that physical fitness is a stronger measure than physical activity and optimally characteri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D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测试法等研究方法,探索高校普通大学生田径选项课种类的开发以及各种类型体适能课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试图揭示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背景下,究竟那一种类型体适能选项课对普通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意义深远。研究结果表明:力量核素主导的体适能课、耐力核素主导的体适能课、速度核素主导的体适能课和柔韧核素主导的体适能课四种类型,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反馈指标提升的辐射面不同,其中力量核素主导的体适能课辐射面最广,其次是耐力核素主导体适能课,再次是速度核素主导体适能课,最后是柔韧核素主导体适能课。  相似文献   

16.
对快乐体育思想的理性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乐体育既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理论基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论与教材理论的体育教学实践体系。在快乐体育正为我国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与实施的今天,我们对快乐体育的起源发展,快乐体育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学习与引进快乐体育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地探索,对于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普及和实施快乐体育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体育美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体育美育界定的理论基础上,阐述了体育美育的功能,并认为体育美育功能具有多元性。进而指出:体育美不仅是一种体育的价值追求,更有实践的可能性;倡导体育美育既是体育科学与哲学的需要,更是我国体育现代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体育美的三种主要形态是讨论体育美育实践问题的依据。因此,加强体育美育的研究对于当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和不同社会环境对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识别了影响体育锻炼坚持的主要心理和行为因素,构建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结构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承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影响重要,学校制度因素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具有较大效果,大学生退出体育锻炼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体育锻炼意图不强。提出以下建议:大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应致力于使大学生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大学体育教育的核心在于改善大学生的体育偏好而不是过多的强调影响体育锻炼的外因。  相似文献   

19.
以东北石油大学大一、大三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课外体育锻炼意向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学生业余时间的体育锻炼参与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体育课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满意度及体育锻炼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评价较好,学习满意度较高,且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习满意度均会影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向。因此建议教师要通过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来进一步影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向,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体育锻炼中。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