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易筋经”改善老年人体能衰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宇帆  吴敏 《体育与科学》1998,19(3):33-35,48
老年人的体能衰退伴随着机体的老年性退化,研究一套有利于改善老年性机体衰退的锻炼方法,更好地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能,可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易筋经”不仅具有充分调动和增强“元神”、“元气”的生理作用,提高大脑支配机体的能力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内状),同时还能发展肌力、提高筋、骨、皮的生理机能(外强),从而使“内状”和“外强”高度平衡地发展,达到机体本质性改善的效果。作者根据“易筋经”的功理功法,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相结合,对18位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了测试,通过5个多月的练功在改善和提高体能标准和6项身体素质方面,都取得了满意效果。另外,易筋功还有好学易练,不受场地器械限制,不易出偏,便于推广等等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     
G806 9901123青少年休闲教育倡导之探讨〔刊,中,I〕/陈欣宏,罗龙飞//台湾体育.-1998.-8-12参22(YYW)青少年//教育//功能//闲暇体育G806 9901124“易筋经”改善老年人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use of“Classics of TendonChanging”in improving the age's micro-circulationand osteoporosis〔刊,中,A〕/褚宇帆,吴敏,童家乐//体育与科学(江苏).-1998.-19(6).-12-13,43表2(TY)老年体育//易筋经//微循环//骨质疏松//气功疗法//测试//老年//体育锻炼本文主要是对练功者微循环和骨质疏松情况进行观察研究,通过—年练功前后的数据对比,从“表一”可以看出,在甲皱微循环的4项综合积分值中,有3  相似文献   

3.
易筋经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易筋经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易筋经锻炼组(n=30)和传统运动疗法组(n=30),每日锻炼1次,6个月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骨密度及骨痛的变化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易筋经锻炼组和传统运动疗法组的腰椎骨密度值分别为0.98±0.12、0.87±0.16;股骨颈骨密度值分别为0.89±0.14,0.81±0.16;骨痛积分分别为1.54±0.42,2.34±0.71;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值及骨痛积分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易筋经锻炼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且优于传统运动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的健康和机体的衰退,随年龄的增高与长年过着静态生活方式更呈显著。老年人的肌力、有氧能力和抵抗力比年青人衰退得快。相形之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品质亦随着下降。慢性疾病与退化性疾病也很频繁。老人在参与运动或作身体活动前,必须经医师作整体健康检查后,才能为他们规划运动处方。他们所需的体能测试项目,应与成年人或青少年不同。主要在评估他们的上肢肌力与肌耐力,再者是他们的整体腹肌力与平衡力。老年人的体能测试项目包括:(1)20秒腿的屈伸测试(耐力);(2)坐姿瞬间起立2(3)坐姿直肘挺身(上肢耐力);(4)开眼及闭…  相似文献   

5.
观察太极拳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太极拳组,实验前后对两组患者骨密度值、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以及骨痛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实验后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的腰椎骨、股骨、颈骨密度差异呈显著性;BGP、ALP的比较差异分别呈显著性;骨痛积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说明,太极拳锻炼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易筋经与传统太极拳对大学生情志调节的作用,将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的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随机分为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每组各36人。于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采用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练习前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的HAMD得分分别是21.67±5.32和21.55±6.01,练习后分别为16.51±5.5和16.43±5.19,两组自身前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练习前,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的SDS得分分别是59.13±12.21和58.21±13.02,练习后分别为48.37±11.99和47.49±11.54,两组自身前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和SDS,组间比较,无论治疗前或治疗后,都无明显差异(P〉0.05)。坚持太极拳与易筋经练习,均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潘玮敏  于珊珊  杨建昌 《精武》2012,(28):7-8,1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全身振动刺激(whole body vibration;WBV)对体育专业女大学生骨矿密度(BMD)及骨代谢的影响,探索出适宜青年女性运动员防治骨质丢失的新手段。方法:体育专业女大学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CT),低频WBV组(LF)及高频WBV组(HF)。CT不接受振动刺激,LF和HF分别接受30Hz及50Hz的振动刺激,持续12周。振动前后对各组进行骨密度及最大肌力的测试。同时测试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CAP-5b)活性。结果:12周后,LF及HF组腰椎L2-4及双侧股骨头BMD值均有升高,其中HF组股骨头BMD值明显高于CT组(P〈0.05)。且HF组最大肌力也显著提高,尤其伸肌最大肌力增幅可达8.45%,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血清酶学显示,训练后HF组TRCAP-5b酶活性降低的幅度大于LF组(10.45%&2.98%)。结论:高频WBV刺激可明显改善体育专业女大学生BMD,抑制骨质的吸收。说明此手段在提高从事运动训练青年女性肌力的同时对于BMD及骨代谢的影响更为积极,有待今后实践中验证推广。  相似文献   

8.
布秉全 《精武》2005,(12):8-10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十二经脉运行气血,十二经脉通畅则气血调和,身体健康。反之,十二经脉不通则气血瘀阻,百病始生。人体周身肌肉,按十二经筋循行路线划分为十二经筋。十二经脉循行于十二经筋之中,对十二经筋起着营养和主导作用,而十二经脉对十二经筋也起着保护和调节作用。所谓的《易筋经》之筋,指的就是十二经筋。“易”是改变、改善,“易筋”就是改善十二经脉。《易筋经》就是改善十二经筋的方法(经典),而根本目的是修炼十二经脉。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顺利地掌握技术或更完善地完成动作,所实施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的健康体能或运动体能,称为“补偿性体能”。与“课课练”是不尽相同的(见表一)。补偿性体能与健康和动作技术密切相关,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其作用是积极和明显的,应当予以加强练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高校中老年教师人群骨密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及骨折提供借鉴,以促进骨质健康发展。【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及实验研究方法,选取太原工业学院中老年教师111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校教师骨密度现状调查问卷”收集年龄、营养摄入、身体锻炼、遗传史、心理状态、疾病史、性激素、身高和体重等数据;使用美国通用公司双能X线超声骨密度仪器对教师非优势脚跟骨进行骨密度测试;采用Pearson分析教师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结果】教师整体平均骨密度T值为-0.97、骨强度指数值为85.57、骨折风险系数为3.13,共检出18例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6.22%,女教师整体骨密度状况优于男教师。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教师高龄、遗传基因、饮酒、吸烟、心理状态、40岁后身高降低3cm以上、身体质量指数(BMI)过低、消化系统及代谢疾病史、身体锻炼和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的个数与骨质疏松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并不是老年人群的专利。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指数下降是必然趋势。但加强体育运动,普及强化科学健身理论知识、摄入充足膳食营养素可减少体内骨矿物质流失,有效预防或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戏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社区居民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临安市区60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规律的练习6个月的健身气功,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中老年人(60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6个月锻炼后中老年人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身气功能够改善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高校更好的开展身心健康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大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16周锻炼后大学生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身气功·易筋经能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索中老年女性在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变化特点以及健身气功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探索科学定量锻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356名健康中老年女性分为气功组和对照组,通过在体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定量的体育运动前、后检测HRV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受试者在心脏定量负荷试验各个阶段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点。结果:对照组在规范负荷运动后HF先下降后上升(P>0.05);SD1、SD2值迅速升高(P<0.01);在规范负荷运动的前、中、后阶段LF和RMSSD值缓慢回落(P>0.05);气功组在规范负荷运动后LF值较快地回落(P<0.05);RMSSD在规范负荷运动后下降非常显著(P<0.01);HF值在运动后快速下降(P<0.05),但仍旧高于对照组,说明气功组受试者在规范负荷运动停止后的迷走神经系统张力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均可能降低。结论:1)南昌市中老年女性心率变异性实验结果总体指标符合一般健康中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特点;2)健身气功组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在运动前与运动中调节功能水平比普通人群组高;3)气功组SD1、SD2、RMSSD值与先前的研究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辟谷是包含热量限制、导引运动等元素的中国传统养生方法,本研究借鉴辟谷将热量限制与导引运动结合应用于中心性肥胖患者,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招募23名中心性肥胖受试者进行为期7天的综合干预,观测受试者干预前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身体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综合干预后受试者的体重、BMI、腰围、体脂量均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但是骨骼肌、无脂体重显著减少(P<0.05)。血糖显著降低(P<0.01),心率、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异常,主观反馈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量限制结合导引运动有效帮助中心性肥胖患者缓解肥胖、控制体重,但同时存在无脂体重流失的风险。这为进一步完善干预方案和深入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八段锦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八段锦锻炼,身体价值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PMOS指数等指标在实验前后差异显著,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健身气功的特征及推广策略两个视角对健身气功进行了剖析,从健身气功的价值、生理、生化及心理指标、健身效果以及运动形式特征等方面对健身气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健身气功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符合我国大众的心理习惯及健身观念,随着健身气功的推广,文明科学的健身气功将在我国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健身气功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文章以健身气功运动作为运动处方,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指导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研究。文章通过实践与理论进行探讨,并取得实验效果。文章运用健身气功运动的方法指导颈椎病患者康复锻炼,以期我国的传统导引术能被更多的人认识,并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健身气功·八段锦(竞赛功法)对大学生机体自由基代谢和身体形态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随机抽取2014级康保系男生和女生各20人,持续进行4个月的功法习练,观察血脂和生理机能的变化。结果:大学生经过4个月的功法习练后,3个时间点测试SOD、CAT和大腿围指标呈上升趋势,MDA、XOD和腰臀比指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测试体重、体重指数和大臂围3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竞赛功法)对大学生机体脏腑、固肾壮腰、提振精神、防治疲劳、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腰腹柔韧和腿部力量等方面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体育活动已超出单纯锻炼身体、增强健康的狭义理解,被看成是现代人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个人、群体、物种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重要反映.健身气功是我国传统体育健身项目,社会大众对健身气功的审美认知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健身气功推广的重要原因.文章着重研究挖掘健身气功的审美元素及美学价值,研究健身气功中的美如何能够被感受、被欣赏、被表现、被创造,从而进一步更好更快地推广健身气功.  相似文献   

20.
刘珊杉 《体育科技》2014,35(4):38-39
健身气功主要有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和五禽戏等,近年来逐步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健身气功的作用谈起,全面论述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功效和形式,希望能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