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未来研究会,经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科协正式批准,并经较长时间的准备,于1993年4月23日至24日在石家庄河北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召开了成立大会。同时成立的还有其分会河北省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会和河北省教育未来研究会筹委会。到会团体会员代表28个,个人会员代表56人,省外来宾7人。河北省政协王祖武副主席、省科协王克修部长到会并讲了话;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麟征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主任  相似文献   

2.
《未来与发展》2010,(11):117-117
本刊讯:为了回顾15年中国科教兴国之路,展望中国科教未来与发展、记录15年中国学者学术之路,展示中国学术专著与成果,2010年10月31日,中国未来研究会联合福建省图书馆在福州市举办了"学术之路-走进福州"系列活动。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张文范、副理事长高恒、首席顾问秦麟征、常务理事邓寿鹏、罗肇鸿,秘书长夏震以及福建图书馆馆长郑智明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5月30日上午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召开成立大会。著名科学家王淦昌、军事科学院政委王诚汉、国防大学副校长袁俊、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糜振玉、中国未来研究会秘书长秦麟征、御秘书长王绍臣、《来来与发展》杂志副主编王建新等到会祝贺。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宦乡和兄弟学会的贺信、贺电。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是由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部分热心军事未来研究的同  相似文献   

4.
《未来与发展》2006,27(2):54-54
中国未来研究会1979年1月16日在北京成立,同时加入中国科协。是经民政部登记的社团法人(社证字第4067号)。拥有6700余名个人会员、5个专业工作委员会、13个分会、22个团体会员单位。中国未来研究会于1979年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光明日报社等单位发起成立的。著名  相似文献   

5.
中国未来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安徽九华山召开。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李宝恒、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麟征及未来研究会理事、学术论文作者近90人出席了会议。理事会总结了未来研究会1991年的工作,讨论了1992年的工作计划。学术讨论会议以“马克思主义未米学理论与方法”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如何发挥未来学学科特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管理和决策科学化服务”等儿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未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6月23日至25日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副省长刘亦夫、中国未来研究会总干事杜大公、省计委副主任储伟修和省卫生厅副厅长徐爱光等出席了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刘副省长对浙江省未来研究会寄于殷切的希望,他在列举了浙江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后,要求研究会为浙江解决几个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性的问题,为党和政府制订技术政策提供最佳  相似文献   

7.
我军军事未来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即将成立。三月三日,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筹备组在军事科学院召开了筹备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章程草案、组织机构。首批会员发展方案以及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等问题。军事未来学又叫军事未来研究,或称军事预测学。它是一门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军事未来学又是军事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用定性或定量分析来探索军事发展前景,为预测本国和外国的武装力量、军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未来研究会上海研究组的基础上,上海市未来研究会正式成立。1982年6月26日在上海市科学会堂召开了上海市未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年1982年年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总干事杜大公应邀出席大会并讲了话。新疆、浙江、天津、广东和苏州大学未来研究团体的代表也应邀参加了大会。会议选出了第一届理事会,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江征帆任理事长、洪荣华、杨锡山、胡润松任副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于5月30日下午和31日在北京召开了“军事预测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军内外80多名热心子军事未来研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未来研究会秘书长秦麟征,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华钟亮、王寿云等7名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25名同志在分组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长蒋顺学作了总结发言。会议就军事预测学概论、军事预测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军事预测学的研究内容、原  相似文献   

10.
《未来与发展》2005,26(6):2-2
2005年12月3日-4日,中国未来研究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的13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未来研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16日至19日在青岛召开。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是由中国未来研究会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共同倡议,委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战略研究室负责筹备的。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有关部门的6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受到中国未来研究会、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教委、青岛市政府的重视。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一次常务执委会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未来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1984年1月11日举行。上海市科协领导刘吉同志到会作了关于“新的技术革命”的报告。上海未来研究会理事长江征帆同志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上海市未来研究会在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汪道函同志的直接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一年来学术活动情况。会议收到有关“2000年的上海”和“新的技术革命及我们的对策”的论文40多篇。“上海经济区的发展战略”、“2000年上海计算机的发展及影响”、“大城市发展综合预测的方法论”等论文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经民政部核准,原中国未来研究会农业未来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国未来研究会农业未来研究分会”,并于1991年7月10日在武汉召开了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16个单位、30多位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大会。分会的宗旨是按照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团结全国各地有识、有志的知名专家、学者,针对当今世界各国在科技经济领域里激烈竞争态势,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着眼当前、面向未来,高瞻远瞩地研讨农业发展良策;开展科技攻关,塑建远景模式,培训未来人才,为不同地区提供比较经验,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21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纪念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同志到会祝贺并致辞。30年来,中国未来研究会的全体同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真理的热爱.艰苦探索、开拓进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今后.中国未来研究会将继续发扬学科优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未来学研究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同心同德,振奋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张文范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科学发展,引领未来”的4艮告,我们将报告全文刊出,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5.
由一批关心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企业家和学者发起,中国企业未来研究会于1987年2月在上海宝山钢铁厂宝山宾馆成立。成立会上选举了理事会,讨论并通过了研究会章程,交流了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探索及研究成果,讨论了拟于1987年召开的“中国企业未来与体制改革”研讨会的征文内容和准备工作。经中国未来研究会研究同意,中国企业未来研究会成为中国未来研究会的团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科协和中国未来研究会等单位,于1983年10月11日下午,在北京联合举办未来研究和技术预测座谈会,邀请美国波特兰大学系统科学系任主、未来研究所所长、美国兰德公司高级专家、《技术预测和社会变迁》国际杂志主编林斯顿教授,介绍国外未来研究的各种学派,并进行座谈。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杜大公、秘书长秦麟征、副秘书长徐炽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并向林斯顿教授赠送了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的《未来与发展》杂志和英文通讯《Newsletter》。  相似文献   

17.
《未来与发展》,是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报,学术性和综合性刊物。它专门介绍国内外的现代未来学研究成果,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国防、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分析、展望和预测;集中反映我国各行各业在政策,规划、计划、经济管理、科学管理、人才培育、生活质量、现代化发展途径等方面出现的新设想、新思想、新观点、新问题和新趋势;刊登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于1990年12月29日在军事科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常务理事22人。会议认为,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成立两年多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未来观,开展了有成效的军事未来学术活动,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坚强、组织严密,在军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为了更好地开展未来及发展战略研究,六月二十日,大连市未来研究会在大连市科协召开了成立大会。市委书记于学祥、副市长洪源栋以及来自大连各条战线的五十多名会员参加了大会。中国未来研究会给大会发了贺电。市委书记于学祥在会上讲了话。他说:未来研究是项很重要的工作。他希望大连市未来研究会能结合实际开展研究,为大连的发展献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于1979年1月,总部设在北京。它是全国性的未来研究学术团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成员。中国未来研究会拥有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会员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南、甘肃、广东、福建等省市,其中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有技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政策研究者、图书情报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各行各业的管理、规划、计划人员。中国未来研究会聘请我国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于光远、钱学森、童大林、茅以昇、钱俊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