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是电视专题片家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客观、真实,信息量大,采访深入、说理透彻等特点。如何适应新时期电视媒体发展的需要,让纪实性电视主题片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更加接地气是每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追寻的目标。综合运用多种元素,从解说词、现场同期声到后期制作,都有文章可做,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网络、手机等“热媒介”的普及,曾一度让我们淡化了电视的力量,央视内部晚会上“砸烂电视”的口号成为新媒体颠覆传统电视的号角。但我们发现,在中国新媒体兴盛十余年后,电视依然是电视,依然是我们闲暇生活的主角,什么是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再次成为我们反思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电视的节目形态不同于报纸、广播等媒介,而电视新闻的写作与其它媒体的新闻写作更具有差异性,也正是这种差异才使得电视新闻更直观、更容易让人接受、理解。本文通过电视新闻写作中的一些要领,帮助我们的记者,特别是刚涉入电视传媒的记者对电视新闻写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让我们的电视新闻更具可观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手机等"热媒介"的普及,曾一度让我们淡化了电视的力量,央视内部晚会上"砸烂电视"的口号成为新媒体颠覆传统电视的号角.但我们发现,在中国新媒体兴盛十余年后,电视依然是电视,依然是我们闲暇生活的主角,什么是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再次成为我们反思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真情十年,情牵燕赵十年行走,我们在燕赵大地上印上深深的足迹十年探索,我们用三原色编织五彩缤纷的梦想十年奉献,我们用拳拳真情诠释媒体的责任与爱心2008年12月28日,河北电台文艺频道走过了十年风雨,洒下了一路真情。声音树立了形象,爱心表达了真实、色彩反映了思想!十年,一种理念的坚定执行,让我们做一样的媒体,却有不一样的表达!十年,一个目标的执着追求,让我们做一样的媒体,却有不一样的回报!主持人,十年的激情不改;听众,十年的真情相伴,青春依旧,我们感受的是成长和进步,岁月过后,我们收获的是喜悦和自豪!十年,我们想到了,做到了,也一定让你看到了,听到了!  相似文献   

6.
在孙玉胜撰写的<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一书中,作者把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周期划分为三个"十年",并提出了"'人在家庭',应当是媒体从业者对电视观众的最基本的理解和认知"这一观点.毫无疑问,过去十年是中国电视发展最快的十年.在这十年中,电视从过去企图让人们仰视的"神坛"上走下来,回归到"家用媒体"是社会的进步,但改变的不仅是电视语态,吸引主流观众、占据黄金时段的主流节目样式也发生了多次改变.作为一名十年前加入电视这一行的从业人员,我亲身经历了省级电视传媒的整合和发展,并试图从中找出下一个十年应该着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又到一年如火如荼的推介季,看到包括央视、省级电视台、省级卫视等在内的中国电视媒体的中坚力量在市场上的活跃表现,我们很庆幸对于众多的广告客户来说,电视媒体仍然被视为企业营销传播的重要平台,甚至说是首选平台。这说明在经过近些年互联网带来的营销革命浪潮之中,电视媒体人找准了自身的定位,积极地与新媒体和新技术融合,不断创新着经营理念和手法,让广告主对媒体的价值更加认可,对其未来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电视事业是从1958年开始建立的,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笔者自从1995年进入电视传媒行业,至今也有十七年,这十七年也正是我国电视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笔者在这十七年中,亲自经历了我国电视媒体行业媒体资产的积累过程,大量珍贵的音像及影视作品,是电视媒体行业的最重要的财富。随着现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规模越来越大,影视资料的增加,更加提醒了我们由于岁月的变迁,以前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影视作品有可能由于岁月的关系而不再存在,这些珍贵的资料急需专业人士来进行修复保护或者复制保存,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电视事业是从1958年开始建立的,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笔者自从1995年进入电视传媒行业,至今也有十七年,这十七年也正是我国电视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笔者在这十七年中,亲自经历了我国电视媒体行业媒体资产的积累过程,大量珍贵的音像及影视作品,是电视媒体行业的最重要的财富。随着现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规模越来越大,影视资料的增加,更加提醒了我们由于岁月的变迁,以前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影视作品有可能由于岁月的关系而不再存在,这些珍贵的资料急需专业人士来进行修复保护或者复制保存,  相似文献   

10.
杨罡 《新闻实践》2006,(6):44-44
如何充分运用电视媒体的各种采编手法,不断改进报道方式和方法,使电视典型报道更加生动、出彩、感人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新课题。我曾在中央电视台实习半年  相似文献   

11.
口述档案,让历史生动具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军 《中国档案》2006,(1):20-22
200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登录互联网,大量纪念抗战的内容占据了媒体特意安排的空间,抗战将士的回忆,大屠杀幸存者和中国劳工的控诉,让时空倒流。和那些报道、研究这场战争的文章不同,媒体寻访记录下的这些亲历者的“口述”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口述”使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认识更加生动具体,让我们对从文章和教科书上学到的抗战史的理解更加丰富而又铭心刻骨。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体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的速度和影响力,都是其他媒体所望尘莫及的。我国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制作技术和管理机制,因此,我国电视媒体与国外电视媒体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本文将以美国电视媒体为例,对中美电视媒体进行宏观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受众对电视经济新闻的收视要求也不断提升,如何让电视经济新闻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是电视经济新闻工作者要探索的课题。电视经济新闻通过开展“走转改”活动,对新闻记者发现经济新闻事实、报道经济新闻以及创新经济新闻报道方式等都有了更好的指导,媒体记者的实践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电视媒体的稀缺性首先表现为相对于广告主不断上升的需求,电视媒体固有时间的稀缺,电视的广告时间是有限制的,是相对不足的;其次便是在有限的电视媒体广告时间中,可以更加有效地传递广告信息,使广告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广告时间就更加少了,即对广告主来说,有  相似文献   

15.
电视有没有未来?互联网将绕过所有一切,击碎现实,电视的未来就是没有未来!真是这样吗?相信这是所有电视从业者始终萦绕心头的一个问题,而在有人称之为新媒体冲击电视元年的2011年,这个问题更让电视人压力骤增。出路在哪里?去年9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踏上赴美培训之路,新媒体动态、媒体融合成为我们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16.
我们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首先是色彩和画面的调子,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但被长时间吸引住的,是人物、是故事。人物形象的亲切、高尚,故事的新颖、曲折动人,常常让我们的眼球更温暖。当我们打开电视,被李咏的招牌动作弄得很快乐,被王小丫的风度和气质所倾倒,被鞠萍姐姐甜甜的笑容和甜甜的声音所融化;我们还被王志迷人的酒窝和睿智的目光撞得好爽;崔永元那“哭跟笑似的”幽默;汪涵那分寸得当地恶搞;张越、杨澜与人谈话犹如剥笋子般地娓娓而侃;赵忠祥磁石般地叙说:宋世雄的金戈铁马;敬一丹的温馨犀利,都曾让我们的眼球温暖了又温暖。25年电视主持人的盛典,让25颗明星无比璀灿荧屏。我们恭贺电视主持人走过了25年的历程。电视媒体是朝阳媒体,我们没有理由不期待,我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就成为了第一大众媒体,发展的速度和影响力都令同时代的其他媒体难以望其项背,但是,电视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其他媒体,广播、报纸、杂志和电视共生共荣.但是,最近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其爆炸性的成长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使得电视媒体和其他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骤然减小,大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本文将从广受热议的制播分离、向新媒体转型和内容为王三个方面来探讨电视媒体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董斌 《新闻窗》2012,(3):36-36
传统的电视时政新闻主要是通过电视媒体的这个渠道来向人们传递党的一些方针和政策,通过各种渠道来让人民知道党的一些理念和一些政务活动,在这类新闻中,存在着大量的新闻信息,而且电视时政新闻也是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电视时政新闻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如果能让电视时政新闻趋向民生化,一定会更加贴近生活,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19.
2016年是传统媒体异常艰难的一年,移动互联的冲击已经让很多传统媒体面临生死攸关的抉择。我们是不是要坚持做电视?选择停滞不前,还是选择改变?是否应该重新认识和挖掘电视媒体的价值?2016年,河南卫视打破藩篱桎梏,推出"有活力更青春"的频道新概念,而到2016年年中,  相似文献   

20.
试论电视新闻媒体基础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媒体基础建设这一问题。是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而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电视新闻媒体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有没有一代代传承下去?几十年来有没有形成一代代人共同遵守的理念规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比较,笔者感到.和一些世界著名的新闻机构相比.我们的电视新闻媒体缺失和滞后的正是一些基础方面的建设。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电视新闻媒体的基础建设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厚积薄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