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扎实推进,创业企业不断涌现,员工离职创业更是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基于知识溢出创业理论和制度理论,探讨了制度环境如何影响企业内部知识过滤与其员工离职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165家企业的调研数据,结果发现:企业内部知识过滤正向影响员工离职创业;政府财政支持、政府非财政支持和行业技术动荡性强化企业知识过滤对员工离职创业行为的正向作用,而行业市场竞争强度弱化这一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柳士顺  凌文辁 《软科学》2012,26(4):96-100
以37个企业部门中的501位员工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使用多层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对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组群特性进行了检验,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一步探讨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奉献、离职意向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对员工的工作奉献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员工的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群体组织公民行为能够调节主管支持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但不足以调节主管支持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徐珊珊 《科技与管理》2003,5(5):128-130
针对我国目前的人才买方市场,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离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状况,认为员工离职管理工作对个人、企业、社会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分析了员工离职产生的因素及由此造成的各种离职类型:最后,重点从行政、法律、文化等三个层次,提出了解决当前员工离职管理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离职原因,在国内外离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调研问卷并对S公司员工离职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薪酬福利、家庭因素、培训与发展、工作条件是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文章据此提出了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小型企业降低离职率、增强人员稳定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群体离职的视角研究了离职型知识流失及其层级划分,以及对群体离职产生的不同层级组织知识流失影响及其内因做了阐述。在分析了群体离职型知识流失风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不同类型知识流失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4,(10)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探索了心理契约违反在员工政治知觉对离职倾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群体凝聚力对心理契约违反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2个工作单位的691名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契约违反、离职倾向、群体凝聚力与人口统计变量的调查,采用层级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HLM)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员工的心理契约违反会部分中介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此外,心理契约违反的部分中介效应群体凝聚力的调节,即对于高凝聚力的工作群体,这种中介效应会被弱化。  相似文献   

7.
贾夕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3):123-126
高端科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动力,但离职率较高。其离职的原因较复杂,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问题。其离职对企业造成的危机是致命的,企业将逐渐丧失核心竞争力,走向衰亡。企业应对高端科技人才离职原因及危机作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和选择维系高端科技人才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离散型制造业技工群体缺失这一问题,基于该行业的生产模式和特殊的用工需求特征,从粗放式管理带来的团队建设弊端和特殊职业周期下员工的离职波动两个方面,剖析该群体稀缺的原因,并从新生代技工群体的再培养补给、内部知识管理与岗位帮扶机制、融职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几个方面,探讨该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企业只有拥有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员工的正常流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高的员工离职率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因而离职问题倍受关注。由于离职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心理过程,个体因素中个体的心理态度因素成为研究热点。以心理态度因素中的信任因素为基础,从员工离职行为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新的信任模式,构建了基于信任的员工离职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利用组织内部信任对员工离职行为做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离职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观博弈概念性分析框架,分析了决定国有企业员工离职行为的各种动态影响因素。其分别是当企业内部环境和员工个人偏好发生动态变化时、企业加大员工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保健措施、针对具有离职倾向的员工采取的激励约束措施、员工面临着的离职后外部劳动力市场预期收益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4.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要培养面向未来,能参与竞争的各级各类人才,学校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全体教师主人翁的作用,在学校创建有序而又自由、紧张而又宽松的工作氛围。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数据表示和交换的工业标准,XML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论述了XML及XML的相关标准,对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实现原理进行了重点分析,并采用Java编程技术提供了简单的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基于领域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重构性差、与企业资源计划软件集成的灵活性差等不足,在领域工程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过程,建立了基于领域工程的开发模式。结合统一建模语言与领域构件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领域构件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服务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CMMI技术上,构建了信息服务成熟度模型。通过引入证据理论方法评价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成熟度,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判断矩阵一致性难以满足、以及专家对指标属性值和隶属度值难以确定等问题。经算例研究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可靠的评价信息服务成熟度,亦可作为用户评价或选择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是21世纪教育所呈现的新特点。网络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这一媒体手段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为什么要建设课程资源管理平台,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研究内容、系统功能设计与分析,以及研究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评析历年来创新联盟记分牌(IUS)及其指标体系的演化,对IUS2015中欧盟与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的创新绩效及其差距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公共部门的研发投入亟须加强,而专利创造和运用、创新合作及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虽然严重薄弱,但其增长潜力很大。最后,探索IUS对"新常态"下我国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