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平阴县人武部偏爱退伍的战士报道员,每年在部队当过报造员的退伍战士都被他们优先安排。近年来,先后有十二名农村籍的退伍战士报道员被安置到重要岗位上。这一做法极大地鼓舞了在部队当报道员的平阴籍战士。战士报道员在平阴县吃香@牛文祥@孙爱国  相似文献   

2.
初当报道员时,我只顾埋头写稿,半年渐过,却没有一篇见报。焦急之余,去报社请教。一位编辑看了我写的几篇稿件后,对我说:“报道员不光要会写稿,而且还要学会看宣传战线的哺场”’。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将当月报纸全部置于案头,认真阅着,发现报纸上刊登的徐洪刚事迹和与徐洪刚事迹有关的事比较多。我领悟到新闻报道的主旋律是弘扬时代精神。恰巧当晚连队有个战士因救助一位遭欺侮的少女而被歹徒砍伤,住进了医院,我当即赶到医院对他进行采访,并连夜写出《南大桥下战士无畏》,第三天就在《海口晚报》“一曲赞歌”栏目…  相似文献   

3.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4.
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体会到,每写一篇新闻稿件,都要细心地听取被采写者的意见。我曾采访过一位助理工程师,用微机控制百吨锅炉节约原煤的事。写稿时我为他加上了一段“闪光”的话,文章发表后,他感慨地对我说:“本来这是篇好文章,可你加上这样一段我没说过的话,就显得多余了”。我十分尴尬。至今想来,都是一件憾事。打那以后,我坚持每写完一篇新闻稿,都要让被采写者亲自看一看。再有就是不能强人所难。去年夏天,我采访了我厂一位优秀青年工程师。他谈到,我迷上了革新,竟  相似文献   

5.
九分作人,一分作文“写新闻要九分作人,一分作文”,这是某坦克师政治部刘同福主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D某团报道组战士小王,每年都在报刊上见稿几十篇,被官兵们称做“小才子”。面对成绩,小王开始有些骄傲自满了。有时跟战友们相处,他说大家没知识,没文化,档次低,谈不来。股长给他布置工作,只要不对他的胃口,便置之不理。还说:“自己能写稿,调到哪里都可以”。刘主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利用下部队的机会找到小王,跟他谈心。刘主任给他讲述立身处事的道理,作人与作文的关系,使小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很快摆正了自己的位…  相似文献   

6.
我从干业余报道员到任大队报道干事有六七年的光景了,回顾以前被报刊、电台采用的300多篇稿件中,大部分都是依据事实产生灵感而写出来的。由此,定下这个题目:“抓住灵感快写稿”。我的第一篇就是靠灵感“创造”出来的。那是1990年的一天,警卫连小社对我说,他们连队两个战士拾金不昧,让我赶紧去采访。我到警卫连一问,原来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新生在我们部队军训,结束返校时,女大学生谢丛奖将挎包遗失在军营。里面除装有化妆品和一本通信录外,还有200多元现金。两名战士发现后急忙追到火车站,将钱物交给了谢丛笑。采访完这件事后,感…  相似文献   

7.
我在写稿过程中,养成了遇事多问为什么的习惯,几年来,写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稿子。去年8月的一天,我去某连队采访,一位连队干部对我说:过去,连队战士都抢着跟干部出差,可现在叫谁去谁不愿意去。战士为什么不愿跟连队干部出差?我带着这个问号,通过调查得知,战士不愿跟干部出差的原因是,个别连队干部带战士出  相似文献   

8.
济南军区55301部队的干部战士发现,上任不久的大校政委甄再远手中有一个小本本,经常在上面写写划划,那上面都是记了些啥?只有报道组的同志最清楚。甄政委曾当过战士报道员。走上领导工作岗位后,因写稿的机会少了,就特意设立了一个新闻线索本。他下部队蹲点时,一已发现有好的线索,他就详细记下来,返回提供给报道组。一次,他去某医院检查工作,得知当地一位优秀教师原是退伍伤残军人,身患急性肾炎,生命危在旦夕。该院获悉后将这位教师接到医院,为他进行了换肾手术,使这位教师获得了新生。甄政委把这一线索记在本上。报道员将他…  相似文献   

9.
小的不做,大的又做不来,这是一些人的一种通病。我想起了我自己写稿的一些经历。记得我工作后,也是我有生以来发表的第一篇稿子是在山东省教委《中学生报》“青春短笛”栏目里发表的一首自由诗,一共16行,150多字。那时我的学生都争相传阅那期报纸,读那篇稿子。一位老哥说:“这样的稿子也能发表,好,咱也写!”我还半带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其实有些稿子很容易发表,就看你写不写。你只要写,就能发表。”而我,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解放军报》,我就想起那张通讯员聘书。在学习写作的道路上,它曾给我以亲切的鼓励,使我在灰心动摇之际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勇气。这,也是我至今坚持给军报写稿的一个重要原因:做人为文,都不能忘本啊!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33个春秋,但我却至今记忆犹新。1961年高中毕业,我被保送到军事院校后下放锻炼,成了连队里的“小秀才”。刚到部队,什么都很新鲜,我把第一次风雨夜站岗的感受写成小诗,寄往广州军区的《战士报》,很快就发表了。初次尝试便获成功,使我大受鼓舞,从此一有空我就写起来。谁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寄了四五…  相似文献   

11.
我初学写稿时,稿件被采用很少,原因之一是稿子写得太长,“水分”太多。有一次,连队首长叫我把新战士小张苦练杀敌本领的事迹报道一下。小张同志勤学苦练的精神确实可喜,事迹也较生动。采访后,我就摊纸动笔,不到半天,写了10几张稿纸。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请教一位老新闻工作者,他看后说,稿中空话废话了一大半,实实在在的事情不多,层次也乱,读后不知所云。他建议我挤挤“水分”再发,还鼓励我勤学习,多实践,是会写出好  相似文献   

12.
谢顾问:我初学写作,什么题材都想写。可一位老报道员对我说,初学搞报道,应多写身边的兵的故事,不要写部队中心工作的稿子。对此,我迷惑不解,果真如此吗?清指点。81252$队荣吉民范奋民同志:我翻看了不少文件和有关规定,屯问过一些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从未见到或听到初学写稿者“必须写什么,不能写什么”的规定。因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也是讲新闻自由的。只要你写的稿子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利,内容又真实可靠,且不违反各种规定、法纪,写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完全由作者自己来决定。如果你对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题材…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董彦昌报道:山东省菏泽地区十分偏爱在部队的战士报道员,每年都优先安置到较好的企。事业单位。近两年来,先后有12个战士报道员退伍后被安置到交警、银行、邮电、电台、报社、发电厂等单位。菏泽军分区专业军士黄洪游从事报道工作十多年,先后发表作品1000多篇,见报900多篇。前年退伍后,被安置到菏泽地区发电厂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这一做法,极大地鼓舞了菏泽籍战士在部队当报道员的积极性。菏泽地区偏爱战士报道员@董彦昌  相似文献   

14.
洪仁文 《军事记者》2001,(10):41-41
本刊讯洪仁文报道:“转业只两年,板凳还没坐热,就当上了管几十号甚至几百人的‘头头’,真有两把刷子。”这是二○九医院工作人员对本院两位转业干部的赞叹。这两位干部就是1998年从该院转业的景长军和彭景林,他们转业分别被分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电视台和牡丹江日报社工作。他们刚到新单位上班时,曾被戏称又来了一个“站大岗的”,意为部队来的人都是为他们打杂当保卫的,不是干新闻的料。两人听后,没有和他们计较,而是主动要求到新闻一线当记者,抓“活鱼”,写“大块头”。当他们工作了一年后,就以写稿质量高,新闻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向报社投了几篇稿件,都被退了回来。编辑说主要是材料太琐碎,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不好采用。我也知道自己写稿不得要领,但怎样才能有效的克服这个毛病呢? 于敏之 于敏之同志: 你明白自己写稿不得要领,我看主要是犯了堆砌材料的毛病,对事例不加选择,事无巨细,一味堆砌,当然写成的稿子会给人不知所云的印象。有的通讯员写稿子总觉得没啥说,提笔两三行就写不下去了,你则是提笔写不完,这两种毛病虽表现形式不同,但原因基本相同,即写文章的基本功不到家,不会立意,不会确定主题,也不会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 克服堆砌材料的毛病,办法有  相似文献   

16.
1985年冬,我在当新兵时,被《新闻知识》上登的一篇篇刻苦写稿的动人事迹所感动,于是,我就选择了新闻写作这一成才之路。起初,我凭着自己的兴趣和对部队生活的熟悉,见什么写什么,每天都熬到深夜。但报刊、电台毕竟不是部队的黑板报,寄出去的稿件都泥牛入海。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决心从头学起。每天训练紧张,没有多少时间学习,我就抓住那些不起眼的零  相似文献   

17.
有些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写了几篇稿子,或未被报刊采用,或见报时间晚,就误认为写稿也得走后门。实则不然,绝大多数报刊编辑,对作者来稿处理都是极认真的,就以我的几篇稿子为例吧。去年2月14日,当我打开西安晚报时,见四版有我一篇题为《闲话‘压岁钱’》的小言论,可是近期我没有向西安晚报投这篇稿子呀。后经查发稿登记,原来是  相似文献   

18.
记得刚当报道员那阵子,写稿热情很高,不管什么线索抓到就写。60多篇稿件未变成一个铅字。一次,我采访到一对同在一个营的孪生兄弟双双立功受奖的线索后,一口气写了一篇千字小通讯。新闻干事看稿后对我说:“写稿得先界定好体裁,这样的素材适宜写成消息。”我按他所说的对线索材料重新进行了分析,写成…篇一300多字的短消息。稿件发出没几天就被《前卫报》刊登出来。这使我认识到:写稿光凭热情,不分体裁,见什么写什么是不行的(应该根据不同材料,酝酿好稿件体裁再动笔。换个体裁天地宽@唐跃辉  相似文献   

19.
要有勇气     
以前,写稿总感没啥写。县广播站编辑给我出主意说:“多往乡政府跑跑”。“乡政府!”对于一个庄稼人来说是多么陌生。去年初秋,为写一篇赞颂乡棉办为棉农办实事的报道,我怯生生地闯进了乡政府大门。棉花办公室两位同志正在忙。我说  相似文献   

20.
我1969年在部队当兵时就和通讯报道交上了朋友。初学写稿时,热情很高,看见好人好事就写,一坐下来就写到深夜。稿件投寄出去后,就盼着被采用。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发出去的稿件都如泥牛入海,有去无回。这时,一些人的风凉话也来了:“他想当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