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运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运会面临的主要问题:1、规模过大,给举办城市带来沉重的负担;2、市场营销收入不高,给赛事组织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3、奖牌分布相对集中,影响不能获得奖牌的参赛国家或地区的参赛积极性;4、比赛场馆赛后利用难度大,影响了城市申办亚运会的积极性。解决亚运会面临主要问题的对策:1、严格控制亚运会的规模,适当排除观赏性差,商业价值低的比赛项目。2、寻找电视转播权和赞助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3、限制某些国家或地区参加亚运会运动员的数量,意在减少这些国家或地区获得奖牌、金牌的数量,以扩大参赛国家或地区获得奖牌的可能性。4、加强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等等。研究亚运会发展中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的目的,在于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亚运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举办其他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佛山赛区赛事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届亚运会志愿者对亚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培训、配置、激励、评估等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亚运会佛山赛区赛事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志愿者的满意度尚未达到平均水平,但是大多数志愿者仍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互联网收集2002年亚运会、2005东亚运动会、2006亚运会、2009年亚洲游泳锦标赛的游泳项目中、日、韩三国比赛成绩,井着重就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以上三个国家在2010年亚运会游泳项目成绩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4.
吕振宇 《搏击·武术科学》2011,(12):105-106,112
文章采用社会学、体育竞赛学以及逻辑学的研究方法对以往的16届亚运会的规模、比赛项目的设置以及其民族体育比赛项目的变化等进行研究,旨在发现亚运会所取得的成就、在遇到困难、挫折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现代亚运会所存在的问题,为亚运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也以期对我国各类运动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第十届亚运会闭幕了。中国体育代表团以微弱的优势保持了亚洲金牌总数第一的荣誉。如何评价中国选手取得的成绩?本届亚运会有什么特点?我们还有哪些不足?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本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袁伟民。他说,中国奥委会根据亚奥理事会章程,  相似文献   

6.
日《体育简报》2月号报道,广岛亚运会组织委员召开了奥林匹克委员会理事会议,讨论了参加下届亚运会的人数、国家、比赛项目及比赛日程安排等问题。根据计划,广岛亚运会将设337个项目,预计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7300人参加,其中男选手3816人,女  相似文献   

7.
通过历史变迁的视角分析亚运会项目设置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讨由其引发的对亚运会可持续发展挑战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历史发展维度看,亚运会项目设置呈现出项目规模急遽增长、项目内容始终以奥运项目为主,表现出日益多元化趋势的特征。亚运会项目设置的这些特征与趋势对亚运会可持续增长提出了系列挑战,如规模的急遽增长引致亚运会超大规模,使主办国不堪重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受关注度不足等。针对这些挑战,在亚运会项目设置时可采取严格控制项目规模,适当排除观赏性差、商业价值低的比赛项目,保持体育强势板块与弱势板块的均衡发展,加大亚洲区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设置,注重观赏性强和商业运作基础好的项目等方式。  相似文献   

8.
田径项目准备1998年亚运会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钟兴为了更好地准备1998年亚运会,加强备战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共同研究有关重大问题,同时启动2000年奥运会备战工作,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于3月12日至13日在京召开了田径项目准备亚运会领导小组会议,田径...  相似文献   

9.
1984年9月,汉城。当亚奥理事会决定中国北京将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时,一个难题也随之摆在了中国人面前:根据亚奥理事会的规定,凡举办亚运会的国家和地区必须承担亚运会的兴奋剂检测任务。这是承办亚运会的重要条件之一。建立一个兴奋剂检测实验室问题并不简单,必须通过国际奥委会的严格考试并得到承认。不然,就只有重金聘请已取得资格的实验室来主持兴奋剂检测工作。汉城举办亚运会时,由于实验室未能通过国际奥委会考试,不得不花约40万美元清联邦德国多尼克实验室的10名  相似文献   

10.
第十三届亚运会将于今年12月6日在曼谷举行。目前亚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最近,泰国副总理、第十三届亚运会组委会主席披猜·叻达军表示,他对本国亚运会的整体准备工作的进展表示满意。他说,10月中旬将对各体育场馆进行测试运转,准备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他确信曼谷亚运会将会取得成功。规模宏大选手众多这次亚运会的主题是“友谊超越边界”。参加亚运会的有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43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职员近1000万人,裁判和技术人员约1200人,各种媒体记者约7000人,亚运会竞赛项目有36大项共379小项。比赛场地55个,训练场地86个。泰国将派出815名运动员参加亚运会,列各参赛国之首。中国将派697名运动员参赛,名列第二。日本参赛运动员人数为638名,韩国参  相似文献   

11.
刘国梁 《乒乓世界》2006,(12):42-43
这次亚运会参赛名单是我们教练组一起确定的。当然,确定这个名单的时候,我们既考虑到亚运会的比赛,又要考虑到为2008年奥运会练兵的问题。亚运会参赛名额限制得比较死,一个项目只能报两个人,但这次多哈亚运会恰恰又是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唯一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对年轻运动员的锻炼价值很大。在我们男队里,王励勤是一名老队员了,年龄大,比赛经验丰富,不管是奥运会、  相似文献   

12.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已落下帷幕,中国队以4胜3负的成绩,获得第四名,无缘领奖台,这是中国男子水球队自1974年参加亚运会以来的历史最差战绩。在本届亚运会比赛中,中国队在面对实力相近的日本队、哈萨克斯坦队和伊朗队时,无论是战术还是技术上都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统计研究本届亚运会中国男子水球队技战术的数据,试图发现薄弱所在,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在实践中,为中国男子水球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亚运会项目设置演变过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运会设立初期比赛项目都是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但伴随着亚运会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亚运会的项目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更多具有亚洲特色项目的出现、更多非奥运项目的增加,让全世界领略到亚洲体育文化的历史厚重与勃勃生机。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历史研究、专家访谈法,对历届亚运会项目设置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试图从历届亚运会项目设置入手,归纳总结亚运会项目设置的演变过程和基本特征,分析亚运会设置的影响因素,以期探讨亚运会项目设置的发展趋势,为亚运会项目设置更加合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据建模、最优组合预测等方法,对我国直道栏军团在2010年亚运会的竞技实力、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手进行分析与预测,从而探讨我国直道栏军团在2010年亚运会的夺冠实力.结论:2010年亚运会男子110m栏和女子100m栏冠军成绩分别为13.06秒和13.12秒,而我国选手刘翔和孙雅薇2010年亚运会成绩分别为13.08秒和12.99秒;孙雅薇有望夺得100m栏的冠军,而刘翔只要积极备战,防止伤病复发、逐步提高成绩的稳定性,很可能卫冕2010年亚运会110m栏项目的冠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阐述2010年亚运会与广州市体闲体育产业的相互影响及相关问题,为规范发展广州市休闲体育产业市场,探讨亚运会举办前、后期效应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方法把我国运动员在多哈亚运会获得的田径14枚金牌的成绩与雅典奥运成绩以及我国第十届全运会成绩进行了多项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田径运动员多哈亚运成绩真正具备奥运竞争实力的项目非常少;运动员亚运会成绩普遍差于十运会成绩;多哈亚运会多项金牌得主成绩低于我国十运会成绩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长远考虑如何把全运会、亚运会以及奥运会紧密的衔接,让我们的运动员能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最高的水平等建议,以期为我国田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问题     
十三 《围棋天地》2010,(24):M0001-M0002
广州亚运会上,围棋是颇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十月七日,第十一届亚运会以中国荣膺183枚金牌的显赫战绩,三蝉亚洲体坛盟主宝座,在北京降下帷幕。这届亚运会的特点有五: 盛会规模空前国际影响广泛这届亚运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神洲大地上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创办40年来,第一次由中国承办亚运会。参加这届亚运会的有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由于海湾危机,暂停伊拉克亚奥理事会会籍及参加本届亚运会的权利。否则,这届亚运会将是亚奥理事会全部  相似文献   

19.
汪文杰 《体育世界》2010,(11):38-39
亚运会是一个全球性的体育盛会,我国已经在90年代成功举办了一次北京亚运会,并且我国即将在广州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本届亚运会的举办必将对广州高校的体育文化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分析此届亚运会的举办给广州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带来的积极因素,从多个角度探析亚运会对广州高校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以往大型体育赛事成功经验的分析,对亚运会运作模式、空间发展模式、赞助商、门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