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是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把课内素材应用到作文中去,应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找到课内内容适合应用的角度,然后在授课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必要时进行练笔,丰富内涵,多加训练,巧妙应用。课内素材在学生散文写作中的应用,如引用原句、渲染加强、感悟共鸣等。课内素材在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无论作为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都是极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田蓓 《辅导员》2012,(18):65-66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传统文化可称得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到"唐诗宋词",这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积累这些知识,不仅能让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丰富他们的语言素材,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呢?我的初步认识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紧密结合,多种方式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之所以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知识面比较窄,平时不注重材料的存储。鉴于此,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农村高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和方法。一、利用课内教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素材是作文的物质基础,如水之源,木之本。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雄厚的素材。依据多年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就是回归教材,引导学生深刻发掘并积聚教材中的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4.
学生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它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写作素材并对写作素材进行合理加工。学生阅读量的大小,课内外知识积累的多寡直接影响孩子语言的灵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的头脑中空空如也,怎能下笔千言?有不少孩子畏惧作文,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真情实感,矫揉造作,很多都是因为“囊中无米”啊。笔者认为,要想使学生写出真正意义上属于他们自己的作文,应从阅读开始并让阅读陪伴孩子作文。  相似文献   

5.
综观小学生的习作,能表达真情实感的较少,其内容也总是写看见的多,听到的和想到的少,而所写看见的,却都是生活现象(第一原始现象素材)的堆砌,并不是加工过的(围绕题目和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材料组成。由此看来,要使学生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在引导学生写所听、所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加工”生活现象素材,只有将素材“加工”成材料,写出的才是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习作。  相似文献   

6.
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是缺乏自信心。如何才能使学生充满自信?首先要加强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指导,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其次是要善于挖掘素材,让学生多练笔;再次就是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少加限制,让学生真诚地与教师交流;最后还要把学生的佳作展示出来,以增强其成功感。  相似文献   

7.
新高考背景下,作文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使学生自主搜集、整合素材,根据不同的立意和文体,合理地选择不同的素材,由此创作出素材丰富、立意深刻的作文。从读写相融、观察生活两个视角,探索高中作文素材积累的策略,引领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历史典故等材料,并深入观察和积累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写作储备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作文训练时,把课内素材应用到作文中去,应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找到课内内容适合应用的角度,然后在授课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必要时进行练笔,丰富内涵,多加训练,巧妙应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杜春霞 《甘肃教育》2021,(3):152-153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既是整个社会对未来人才提出的相关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能从相关的语文材料中了解到更多的文学知识,能够体悟到作者的感情,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素材,学习能力能得到长足发展。本文针对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如今,高中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对作文素材的获取.于是积累作文材料,只能靠阅读,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各学科学业负担的繁重,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很少,根本无暇进行阅读.这样,积累课内作文素材,"文为我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积累课内素材呢?在高中课文中,可以提炼将作文素材的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是叙事性作品,从这类作品中积累的素材,可做人物"事迹概述",在作文时充当事实论据;一类是有名言警句的作品,从这类作品中积累的素材,可做名人"名言感悟",在作文时作为理论论据.可以事实与理论相互补充,需要时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教材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写作能力。具体做法:以教材为立足点,积累课内相关的素材;以现实生活和人生体验为依托,将课内素材与实际相联系;以现实生活和人生体验为依托,将课内素材与实际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学》2007,23(8):64-64
素材处理策略源自兰本达教授的“材料引起经历”。这一策略的特点是:它呈现的内容是一些素材而不是结论,学生须加工处理这些素材才能获得结论。这些素材都是精心挑选和组织起来的有结构的材料。这种教材呈现方式的着眼点并不在于要记取某种“结论”,而是要给学生从材料中去寻绎意义提供一种机会,让他们在对材料的思维加工过程中学会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进发出对习作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为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一只巨大的马蜂飞进教室,马蜂在教室里飞来飞去,  相似文献   

14.
一、开放教学内容1 走向大自然 ,向大自然索取习作素材。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景物、动植物、自然现象等等。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 ,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 ,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会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2 走向社会 ,到社会上搜集习作材料。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和其它场所 ,访问各界人士。让学生做小记者 ,对有关人士进行采访。教师要注意尽可能让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 ,并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如去年我校承办了全国中小…  相似文献   

15.
刘柏敏 《成才之路》2013,(12):92-92
许多同学的考场作文缺少新颖、典型的素材,其实只要注意积累和挖掘,一定能让作文素材丰富起来。教师要从积累和挖掘两个角度,通过挖掘课内、联系自然、链接历史、关注热点、归类人物等思路,教给学生怎么去积累和挖掘素材,让他们的作文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一、对照课标,探究原因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阅读材料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表达出来。这对农村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难度。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读书的家庭氛围相对淡薄,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感受不到课内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另外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父母不在身边,经济不太宽裕,所以买书少,学生阅读面窄,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阅读指的是: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教师在组织课内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的、有见地的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作文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作文能力呢?一、主动参与法学生写作文离不开资料,而社会实践是写作资料的来源之一,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收集、积累写作素材。只有解决了写作的材料来源,文章的内容才会更贴近生活,更富有情趣。如让学生介绍菜谱,学生便会在写作前和父母一起上街买回自己爱吃的菜和佐料,并自己下厨一试。这样,学生对做菜前准备的材料,做菜的程…  相似文献   

19.
散文还是议论文写作,课内素材以其广大的容量、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在作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需要用心关注,多加训练,应用得法。课内素材在学生散文写作中的应用,如引用原句、渲染加强、感悟共鸣等。课内素材在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无论作为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都是极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仅局限于课堂是不够的,只有课内和课外紧密联系,才能形成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才会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课外写作有联系课外活动,联系社会实践的特点,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写作联系,解决素材来源问题,课外写作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写一些专题评论、影视评论,这些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十,写作差的学生可以编写写作提纲,或作简单的记录,差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程度高的一些学生又可以施展他们的才能激发写作信心,可见课外作文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