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记叙文是中学生写作中常见的体裁。一篇好的记叙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能否灵活处理虚写与实写的关系,做到虚实相生。所谓虚写是指使用间接手法,通过描绘环境,渲染气氛,或刻画其他人物的言行,以便更加鲜明地描摹中心人物的精神风貌及性格特点;而实写则是直接通过人物自身的外貌、言语、行为等来揭示其心理特征。巧妙处理虚实关系,使其虚实相生,水乳交融,可使记叙文写作如同插上翅膀飞向成功。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草木""烟霞"为实写,是正面描写事物的形象;"春之精神""山之精神"为虚写,是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描绘出那些难以表现的对象特征。在这里,虚写与实写的关系是以实为体,以虚为用。古人写诗十分重视虚实相生的技巧,那么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时,有时也要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草木烟霞为实写,是正面描写事物的形象;春之精神山之精神为虚写,是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描绘出那些难以表现的对象特征。在这里,虚写与实写的关系是以实为体,以虚为用。古人写诗十分重视虚实相生的技巧,那么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时,有时也要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4.
“武打小说”有质朴写法、虚幻写法、虚实结合三派写法。质朴写法与书场说书有紧密联系;虚幻写法主要是文人自由创作的产物,过分虚幻本质上违反中国武侠文学的文类规定性。虚实结合的写法在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适应了中国武侠小说的发展,其中虚实关系、虚实尺度的把握至今仍是难点。  相似文献   

5.
虚实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本诗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2)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答题步骤:先总写,写出虚实结合的手法;再分析,指出实写、虚写的诗句和描写的内容;最后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记叙文     
写法指导记叙文一般是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或经历,它着重写事,也可以写人。记叙文以写实为主,但有时也可以虚构,如寓言、幽默故事等也属于记叙文。记叙文大都按时间顺序写,有时也可彩用倒叙或穿插手法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7.
虚实结合,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用于写作中可以更灵活地表现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本文首先以课文为例,介绍了"实写"与"虚写"的运用,然后从虚实结合、虚实互换两个方面,借助具体实例介绍了写作中虚实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发现,中考作文大多要求学生写六七百字的文章。这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标准,也切合考试时间安排的实际,同时也能保证一篇文章以较为充实的内容表情达意。由此看来,掌握六七百字记叙文的写法实在是广大初中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了。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写好六七百字的记叙文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一、线索:单一一些。所谓“线索”,是串结文章全部材料、推进内容发展的纽带。一篇文章里可以有一条或几条线索,但在一篇六七百字的记叙文里,有限的篇幅和有限的容量决定了它宜于选取单一的线索。例如,湖北…  相似文献   

9.
文章会因为巧妙运用一些手法而增色,比如"虚实"手法就是文章中经常运用的。本文借助具体文章解释了何谓"虚实",重点分析了"虚写"的几种类型;然后从虚实结合、化虚为实、化实为虚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虚实"在写作中的应用,为写作教学指明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古人论画,好画渲染处泼墨如水,“留白”处惜墨如金,空灵虚幽,虚实相映,画意深远。古人论诗,好诗尚虚实结合,虚实相映,才能各尽其妙。这在叙事写人的作品中也甚为常见。  相似文献   

11.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在叙述事件或描写人物中,既有写实内容,又有虚的配合。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写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虚实相间,相辅相成,能避免写人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虚以实为基础,没有实写,便无法虚现;实又往往需要虚来补充,来衬托。它们的共  相似文献   

12.
记叙文     
写法指导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也是英语作文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文体。它一般包括两种:事实记叙文和想象记叙文。事实记叙文是写真实的事情,常用一般过去时;想象记叙文是写虚拟的故事,常用一般现在时。它们的特点都是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描写,表现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记叙文     
写法指导记叙文一般是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或经历,它着重写事,也可写人。记叙文以写实为主,但有时也可以虚构,如寓言、幽默故事等也属于记叙文。记叙文大都按时间顺序写,有时也可采用倒叙或穿插手法进行叙述。记叙文着重以写事为主。因此可以围绕一件事或一个过程写,也可以围绕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活动写。例如:"Adventure on Highway 66"一文既写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的时候,会产生很多联想,会有很多情感和体验。联想能丰富内容,而情感和体验又往往是记写内容的主旨所在,所以,记叙文中这些“虚写”的文字是不可少的。把握好读写中虚实相生的段落应是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15.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诗歌鉴赏中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所谓"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具体说来: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眼前之景为实,已逝、想象之景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相似文献   

16.
记叙文是中学生写作中常见的体裁。一篇好的记叙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能否灵活处理虚写与实写的关系 ,做到虚实相生。所谓虚写是指使用间接手法 ,通过描绘环境 ,渲染气氛 ,或刻画其他人物的言行 ,以便更加鲜明地描摹中心人物的精神风貌及性格特点 ;而实写则是直接通过人物自身的外貌、言语、行为等来揭示其心理特征。巧妙处理虚实关系 ,使其虚实相生 ,水乳交融 ,可使记叙文的写作如同插上翅膀飞向成功。具体做法是 :一、从虚入手 ,以虚带实为了把主要人物刻画得更加鲜明突出 ,从虚入手 ,以虚带实 ,以虚托实是常用方法。刘鹗的《明湖居听书…  相似文献   

17.
诗歌意境“虚”与“实”的辩证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创造意境的一条重要的艺术辩证法则和总的创造方法。实现诗歌意境虚实结合的三条途径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分呈。  相似文献   

18.
学习记叙文应注意准确把握记叙的主要内容,弄清楚写作对象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何?这是阅读记叙文的关键。当然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文章的线索或行文的脉络也是闭渎文章必不可少的环节。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叙”。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事件,并收到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虚实表现是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所在。黄宾虹山水画作品中的虚与实 ,有别于传统绘画中笔墨章法呈现的黑白、疏密与详略关系 ,是作品中内与外、物象与形式的关系 ;是笔墨章法与宇宙生命力、民族精神的关系 ;是笔墨章法与物象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个层面上 ,黄宾虹山水画作品中的虚实表现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振林 《中学时代》2022,(17):41-43
<正>虚实相生本是绘画中的一种技巧,“虚”指绘画时的轻轻几笔或适当留白,“实”则是一笔一画地描绘。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可以让文章精彩无限,更好地表达情感和主旨。一、由实入虚,渲染气氛,表达主旨彭荆风先生在《驿路梨花》中,实写助人为乐的哈尼族小姑娘之后,写道: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