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丁淑琴 《考试周刊》2013,(90):55-56
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雯 《考试周刊》2012,(50):72-72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它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1.新授课模式一新授课模式是教学过程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模式.教师通过教材及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要求授予学生应了解与应掌握的概念和知识点,完成授予知识的任务。教师按照大纲要求要把知识点毫无遗漏地授予学生,模式严谨而纲常。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拓展,交流收获,布置作业五个环节重点突出一个“新”字。2.问题解决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决”是指一个数学问题没有现成的直接的方法,程序、步骤或一般维演算法的末解决的问题的情况。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数学教学应注重“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则促进“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应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中职数学教学而言,“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实际,对中职数学的“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究,收到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解题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一、培养解题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主动获得知识;解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倡导解决问题,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都具有重大意义。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数形结合,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演、画、想三部曲。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谓“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建立一种以活动促进发展,以开放性解决问题为基本策略的学习模式。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态势,通过学生自主的内化活动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创新源于问题,创造、发明往往是在实践或理论中发现了问题,进而引发人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显著特点.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也更重要.笔者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数学“问题解决”,即是指强调从具体数学问题出发组织学习和教学,教学过程其实是以一系列教学问题而展开的数学活动过程,有一个由问题引出的情景、实验或悬念,启发学生去动手、动脑,并在数学括动过程中发现、产生新的问题,进一步思索、猜想、反思、寻求方法……使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决”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其教法重在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和质疑猜想,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通过这一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真实任务的数学问题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任务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资源,在激发学生数学地思维、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环境下,真实任务是基于现实生活或取材于其他学科领域而设计的一种情境化学习材料.基于真实任务的数学问题解决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数学思维、数学语言、数学交流和数学态度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在问题解决中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基于真实任务的数学问题解决可以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一条基本途径,一种可资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起,欧美各国开始倡导“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模式,自此以后一段时间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数学教育界越来越重视的课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之一;同时要求数学课程需要“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而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解决对数学创新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问题解决就成为创新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教育心理学家亦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问题的创设与解决,力图在创设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教学中如何合理而巧妙地进行问题的创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可见.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解决问题教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师通过数学课堂这个主渠道.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才能实现。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学与教活动的核心应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利用知识引入,引导学生确立“问题解决”的观念。借助学教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要素。依托教学应用,指导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