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生在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是家庭里的折射,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由此可见,家长会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接点,一直备受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多年来,家长会成为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向家长  相似文献   

3.
孙国瑾  魏雷 《教育》2012,(30):60-6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尤其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参与教育的结果。其实,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而且是主导,其他都是辅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是家长。"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学校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怎样充分发挥父母这个第一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主题。"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文教育。现代社会是合作的社会,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乃是实现三位一体沟通的有效途径,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动态,采取恰当的措施,保障孩子少走弯路,健康成长。让我们用"心"来爱孩子,"教""育"成"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初,爱的教育就作为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教育形式开始在学校里推行。爱的教育在我国全社会推行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共同努力,因为,教育是全人类共同的活动,它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全人类都应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段俊 《贵州教育》2012,(22):17-18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平等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相互了解学生情况的好机会、苏霍姆林斯毖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特别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所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家长会,则是这个有机整体的润滑剂和桥梁。  相似文献   

9.
任何人的成长发展,都是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单独意识形态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为此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和谐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理念趋同、过程同步、方法互补、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家访是一项旨在推进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活动,是高等教育和管理的补充和延伸,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辅导员假期了解学生入校二年来在接受了"三生教育"之后的一些变化,以及学生家长对"三生教育"的关心、了解与支持程度,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三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管理,共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孙国宽 《班主任》2013,(8):31-33
在现代社会,家庭和学校有着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开展家校合作已是人们的共识。其实,家长们也可以进行互助合作——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使得一些家长聚在一起,组成"亲友团",发挥集体的智慧,共享彼此的资源,提供各自便利,共谋育子良方,这便是家家合作。家家合作摆脱了家庭"孤军奋战"的局面,是家长"抱团"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班主任是雕塑心灵的工程师,他的工作是琐碎而细致的,又是极具创意和挑战的。从"心"开始是班主任工作的精髓所在。一、巧用平台用心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因此家长是学校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认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依然存在"分数第一"的倾向,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到某种程度的干扰,学生中存在的"感恩之心"的缺失,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着困境。本文认为应该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深化知情意合一的教育,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传承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积极探索"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感恩教育新模式;主动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联系机制,强化现有家校联系渠道,拓展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新的空间,让感恩教育的知识始于学校、行动落实于家庭、效果彰显于社会。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要素(或成分)为达到一定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学校教育应是学校、社会、家庭等各个教育环节共同携手来具体实施的。但纵观现在农村教育的现状,让许多有志献身于农村教育的工作者感慨不已。就一些农村学校而言,教育几乎被孤立为单纯的“学校教育”。家长把孩子送给学校,把一切教育责任几乎全部推卸到学校身上.继而造成了学校、  相似文献   

16.
申颖 《广西教育》2010,(29):5-5,9
近年来,为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平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向更高层次拓展,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确立了"家庭是基础,学校是主体,社区是依托"的大德育观,实现了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德育创新之路一“集体家访”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由此可见,家长会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接点,一直备受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多年来,家长会成为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向家长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教育现象的相互联系在我们今天变得更加复杂了,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在复杂的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相似文献   

19.
徐小琴 《班主任》2023,(1):42-43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因此,如何让家长真切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使家校沟通有效,进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是我每次中途接班时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谢文华 《考试周刊》2011,(40):195-196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预防"留守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成为家庭、学校、教育部门、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研究,纠正、排除、防止我校"留守学生"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促进"留守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解决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后顾之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