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次作文”指的是在学生完成第一次作文之后,由教师进行精心点评和激励,学生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加工。简单地说,就是把同一体裁、同一题目的写作进行两次训练的作文方法称为“同题二次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是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作文”而言的,是一种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科学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2.
"二次作文"是指同一题目在第一次写作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的点评和激励,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新加工和修改,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拟就"二次作文"的价值分析及教学实践作简要剖析。一、"二次作文"的价值分析"二次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并没有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里的“加工”.就含有“修改”的意思。其实.作文指导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修改加工自己的习作。也就是说,修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的深切的体会.无自修自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二、案例描述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特别是在提倡“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时代,如何正确“重视引导学生相互修改”,充分发挥评讲的作用,提高作文评讲的实效,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片断修改,二次练笔”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在教师的作文批改与讲评后,针对作文批改后的不足之处与修改建议,结合教师讲评中获得的新感悟,以片断修改的形式进行二次练笔;以期达到一次作文,两次收获,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当然,对于小学生的作文的修改,并非要求其...  相似文献   

6.
"二次习作"是相对于一篇写话训练写过了,教师批改过了,也就完事了的"一次性习作"而言的。它指的是在一次写话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的点评和激励,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新加工和修改,而在学生对自己原作加工修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作文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作文一般都需要修改才能达到表达准确、生动这个目标。作文修改要兼顾“意”和“言”,而对“意”的修改最终要落实到“言”的修改上。本设计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的基础上,侧重于从加工润色语言的角度,通过对学生自改实例的交流,让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了解一些修改技巧,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导写过程】一、激趣导向每个人就是一篇天衣无缝的文章。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你看吧,她们每晨起梳妆,对着镜子,用各种增白剂反复“揣摩”,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具体要求是:“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明确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作文平时积累与修改的重要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应重视平时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所以作文教学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要求上有这两方面的表述,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卢志芬 《海南教育》2014,(22):71-71
学困生是每个班级中都客观存在的。一般说来,学困生都特别讨厌写作文,怎么也写不好作文。他们是语文老师心中的“痛”。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作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二次作文”教学模式。所谓“二次作文”,就是学生在第一次作文的基础上,经过教师讲评、指导后,完成对第一次作文的修改,进行第二次作文。“二次作文”可以概括为二十个字:“先写后教、当堂完成、快速批改、及时讲评、二次作文”。几年实践下来,笔者有这样深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课标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根据课标上述精神,作文评改课重在交流评析,解决“怎样修改、修改的效果如何”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修改”、“学会欣赏”、“学会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叶峰 《现代语文》2010,(3):114-116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面对一篇学生纠作——充其量是一篇雏形文章,更有必要对其加以不断推敲和反复斟酌,从而使其成为一篇字从句顺的作文。笔者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与探索,在班级里实施“学生·作文·教师”互动式的评改方略,把每一次的作文评改作为一次师生文本交流与修改过程的阵地,挖掘每一次作文评改中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3.
“二次作文”中的“二”并不是一个实数,而是一个相对数。对于习作能力优秀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一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两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可能是“三次”作文,甚至可能是“四次”作文。  相似文献   

14.
怎样才能提高教师作文评价的有效性,让语文教师劳有所获呢?“二次作文”的评价意识给了我灵感。中年级学生喜欢竞争,而且他们已具备初步的语文能力及作文水平,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评价过程中来,对增强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试图从如何评、能够评、有效评三个层次逐步推进作文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作文包括“作”和“改”两个方面。很多同学常常只重视“作”,却忽视了“改”,因而难以写出好的文章。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改是写作的深化、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好文章无一不是经过反复斟酌、千修万改而成的,所谓“文成于改”,正是此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应注重写作过程中的修改加工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修改是创作优秀作品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经过八次修改后才定型。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培养出来的。老师除了要加强学生的修改作文专项训练外,还要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常用的几种修改作文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它是这样要求的:“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明确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的要求。所谓作文评改,笔者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评价,第二是修改。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课标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说出来的是"语",写下来的是"文"。"语"和"文",都是表达。表达,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之处。而作文就是能够很好地将语文的这个特性所表现出来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进行二次作文,便是实践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所谓二次作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