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经听过两节有关表达感受的习作指导课,一节是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课,一节是邢跃武老师上的自主开发的习作课。两节课的授课对象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捕捉感受、表达真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这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和改革习作教学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习作指导课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习作指导课教学模式泛化;习作指导年段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位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提出三种解决建议:明确年段目标,不拔高不降低;从传统模式中变革创新教学方法;一课一得,杜绝习作指导全、空的现象;提倡习作指导课先于单元阅读备课。从根本上提高习作指导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习作指导课,就是教师在上习作课时,临场对学生进行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组成的练写过程的指引。习作指导课教案是指导引领学生习作的教学设想、备课的记录。编写好教案,是提高习作教学实效的基础、实现写作教学目标的前提。一份完整的习作指导教案一般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看图习作,是小学习作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扶助学生习作起步的重要途径。在当前读图的时代,这种看图习作类型也顺应着学生的视觉需要,因此比较受学生的欢迎。那么,看图习作指导课究竟该怎么上?怎样上出“立足画面,又超越画面”的效益来?笔者想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记得那是正逢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网络环境下的习作指导课《校园里的菊花》。这位教师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他做的“走进菊花的世界”这个专题网站,不仅有大量的文字资料(介绍菊花生长特点、写菊花的诗歌、优秀范文等),还有介绍各种菊花的精美图片。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们说说课前观察校园内菊花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习作作为一个大项被列入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当中,可见习作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却总会出现无处下笔、无事可写。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在习作指导上没做到位。而习作指导中,教师设计的习作要求更为重要,它是教师习作指导的风向标,是学生习作成文的铺路石。习作要求是习作课的灵魂,习作要求设计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学生习作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习作要求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习作指导课是培养习作兴趣,强化习作训练,提升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学中能够找准习作指导的着力点并加以积极引导,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现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5》教学为例,通过“激趣——启思——导写——评改”四个环节来谈谈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提高能力,从而实现习作教学的低耗高效。  相似文献   

8.
作文指导课怎样才能适应学生的习作需求呢? 一、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增强习作指导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笔者听了一位教师主讲的一节网络环境下的习作指导课——《校园里的菊花》。这是一次记实性的素描习作训练,其目的是通过习作指导,使学生掌握观察植物、描写植物的方法。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们说说课前观察校园内菊花的收获。学生们纷纷举手,讲述自己的观察成果,虽然有些结结巴巴,但不时有精彩的语言冒出。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们小组还发现,种菊花的盆是瓦制的,很粗糙,泥土也是跟田野里的一样,没什么特别。他们认为,从花盆与泥土的身上体现了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教师当即表扬了这几位有独特体验的学生。接着,教师…  相似文献   

10.
何为中心,小学生的习作要不要中心?减少束缚,提倡自由表达,若不要中心了,习作课怎么指导?若要中心,又怎样界定与操作?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习作的评价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作文教学与指导问题。我们迷茫,我们实践,我们思考,我们探究。今天,特邀几位教师对这一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期望能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引发广大教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习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习作的意识。注重习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修改加工等细节。然后使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把修改看作是作者分内的事。懂得修改文章其实是在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善。懂得与他人交流习作心得的过程,其实是在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我市教科所主办的"全市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听了9位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听课过程中,我针对习作指导课的时间效益作了专项课堂观察:一堂习作课的时间比例如何分配才科学?作文前指导与作文后评改,哪一个更重要?笔者以课堂观察为思考点,试以走向专业的听课,从听课中思考、甄别、检验,再反思调整自  相似文献   

13.
习作指导课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对照欧美等国家的写作课严格遵循写作过程来指导,反思当前的习作教学,过程性知识的教学相对弱化。为了突出过程性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从审清题意、拟定题目、选择素材和编写提纲四个方面,提高习作指导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1.打破时空界限,走进学生生活。“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是我们传统的作文法,这种作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这种模式,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我听了一位教师所执教的网络环境下的习作课《校园里的菊花》。这位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他自己做的“走进菊花的世界”这个专题网站,不仅有大量的文字资料,还有展示各种菊花的精美图片。上课伊始,学生纷纷展示自己课外在校园观察的成果,有的描述了菊花的形状,有的介绍菊花生长的环境。学生们甚至发现,种菊花的盆是瓦制的,很是粗糙,泥土也是跟田野里的一样,没什么特别,但学生透过花盆与泥土的细微处看到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接着,教师带着学生浏览专题网站“走进菊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邵军 《河北教育》2009,(10):13-15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学生习作要真实。但纵观学生的习作,“作”味还是太浓,多是牵强附会、言不由衷的语言的堆积,少有鲜活生动的真情表达、独到深刻的个性展示。面对学生的“造作”,我们该如何反思,怎样引导?前不久,有幸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考试》,笔者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7.
李青春 《广西教育》2010,(31):55-55
山区学生语文底子薄,基础弱,指导学生习作,对山区语文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习作,我尝试着从以下几点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8.
小学习作教学一般遵循这样的三部曲:指导一批改一讲评。教师往往非常重视习作的指导,而对学生习作的评改,随意性比较大。那么合适的习作评改该如何操作呢?  相似文献   

19.
当前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习作心理障碍没能得到及时沟通、排解。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着力矫正他们的习作心理:注意习作情绪的阶段性,体现习作指导的层次性,实现习作活动的形象性。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习作心理障碍没能得到及时沟通、排解.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着力矫正他们的习作心理:注意习作情绪的阶段性,体现习作指导的层次性,实现习作活动的形象性,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