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建安诗歌具有强烈的悲剧精神,诗人们面对自我、社会生存困境产生了自觉意识和悲悯情怀,同时苦难的生命历程激发出他们的强烈的使命惑和悲壮的气概。建安诗歌中悲剧气氛与阔大境界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悲剧精神因建安诗人的个性呈现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
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意象。《诗经》的第一首便是《关雎》,此后从《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以及建安正始诗人们的笔下,鸟的意象便逐渐具有了更多的意蕴,不单为双鸟或离群孤鸟形象,以比喻欢爱相亲或者别离,更常常是一种不受羁绊、超然高举的自由生命的象征。晋代大诗人  相似文献   

3.
建安时期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优秀诗人用诗歌来吟咏真情,抒发忧虑,形成了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建安风骨",作品中流露出建功立业、关注现实、超越生命的忧患意识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建安诗歌慷慨风格与建安诗文频繁地使用“慷慨”一词有一定的关系。“慷慨”一词在建安诗文中的内涵是不同的。慷慨风格在建安诗人作品中的表现也各异。建安诗歌的慷慨风格有一个渐见具体、逐步形成的过程,不是凝固、封闭式的,而是运动、开放式的。建安诗歌慷慨风格的形成,与曹氏父子的大力提倡,人们生命意识的觉醒,思想的解放,使用质朴劲健的语言等分不开。“建安风骨”与建安诗歌的慷慨风格不能等同。  相似文献   

5.
建安时期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优秀诗人用诗歌来吟咏真情,抒发忧虑,形成了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建安风骨”,作品中流露出建功立业、关注现实、超越生命的忧患意识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安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有许多游宴诗,即建安诗人以宴饮、游玩为题材,表现他们在宴饮、游玩中“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人、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丕是建安中、后期的代表作家,是建安时期邺下文人交游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生活在安定的环境里,  相似文献   

7.
当诗人回归自身的时候,就是喧哗诗潮的落幕之时。自1990年代以来,以自身为模板进行诗歌创作,成为仍在摸索诗歌艺术的诗人们,在竭力证明着我们这个时代尚有些微神性的着力点。坦率地说,以语言延长生命,或者以生命验证语言,都不可能概括出这个时代的诗人们在自省与自迷的氛围中抽离出的精神线索。在以诗的方式塑造精神内核的证明中,奔走  相似文献   

8.
建安公宴诗思想复杂深沉,它体现了建安诗人因时代、人生而产生的慷慨之志与悲凉哀思以及通过及时行乐来实现生命价值的思考。其情感表达真实自然,无论是对曹氏政权的喜悦、感恩之情,还是因自己不被重用的忧伤烦闷之情都流露于诗的字里行间。它是建安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文学价值不可简单否定。  相似文献   

9.
建安游宴诗即建安诗人以宴饮、游玩等为题材,以表现他们的宴饮、游玩生活本身以及在宴饮、游玩中“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是建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安游宴诗产生于建安时期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建安游宴诗在思想内容、题材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后世人、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戈麦诗歌蕴含着强烈的孤独生命意识和主观唯心的宿命意识。这是诗人精神处于分裂状态的深沉动因,最后诗人以“涅榘”的方式,把灵魂献给了诗歌,实现生命的飞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