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正>我们每天都要吃粮食,可是并非所有人都亲眼见过收割粮食。诗人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看到了人们收割麦子的场景,触景生情写成了下面这首《观刈麦》。观刈麦((1))[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2))黄。  相似文献   

2.
守望麦场     
金黄的麦浪一片片倒下,以麦垛的形式,汇聚到打麦场上,连同所有的目光和期盼。终于,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麦捆被摊开在打麦场上了,石磙子在拖拉机或者牲畜的牵引下,一圈圈轧过。直到所有的麦粒脱离母体,圆圆的麦秆也就被压成金黄色的麦草了。当农民欢畅地扬起木锨,借风力把麦子从草中分离出来时,已近黄昏。这一夜,农民大都守在麦场上,与精心呵护大半年的麦子作一种情感上的诀别。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人类将葬身于烈火,有人说世界会毁于坚冰。"——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火与冰》南方盛产水稻,也种麦子。麦子一般都生长在旱地上,收成很小,每年也就一茬。五月麦黄时,稻子未熟,乡亲们正好腾出手来将麦子收割起来,送进磨坊磨成白花花的面粉,用以当作长年吃米岁月里的一种调剂——制成面条或干脆做成小麦  相似文献   

4.
“大观园”中那些小姐、丫头们用来掩面遮笑的玲珑扇、团扇确实很美,但我对家乡的特产——麦秆扇情有独钟。提到麦秆扇,我就想起故乡;提到故乡,我也就会马上想起麦秆扇。渐渐地,我把它们融为了一体,其实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在家乡小城,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戴着瓜皮帽、饱经风霜的老太太,坐在大商场的台阶上,摆着十来把麦秆扇吆喝:“不贵,不贵,两块一把。”这已成为小城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麦秆扇,顾名思义就是用麦秆编成的扇子,人们从它的外形中就能猜到做这种扇子所必要的几道工序。先把麦秆压平,然后将几根麦秆混在一起,编成一条挺长的黄灿灿…  相似文献   

5.
天刚蒙蒙亮,张风荣和妻子早早起床,磨好镰刀,带上馒头、开水,开着手扶拖拉机去收割小麦。早上7点,他放下手中的镰刀,看看满脸汗珠的妻子,望望沉甸甸的麦穗,马不停蹄地向学校赶去。中午放学后,顶着烈日,张风荣又急匆匆地来到麦地,继续挥镰割麦。当他和妻子把小麦一捆捆地装上拖拉机,已是下午1点多了。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 一幅好的麦秆贴画.对麦秆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一般是选取高秆、节长、色白、秆圆的麦秆。(常用麦秆的第一第二两节)在收割前,把麦穗去掉,割下晒干备用。 二、工具 剪刀、单面刀片、弯头镊子、小刻刀、烙铁、熨  相似文献   

7.
阅读一本书,如收割一片麦地,书页哗哗地翻过,如割麦的嚓嚓声。我从没割过麦,但却在臆想中将阅读喻为收割,想象阅读的快感一如挥镰。原谅我,面对着坚实而丰饶的《飘》,我的确感到自己是在面对一望无际的麦田,一块由女人耕种出来的金黄的麦田,1936年成熟的麦田。近70年来,无数读者在收获着麦子的甜香,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山西:时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种莫放松。米棉刨薯回茬麦,结合秋浇快进行。浇地造林集饲料,山药异地换种子。河北: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紧打场,及时入库。晚茬小麦,突击播种。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种上几亩。来年春季,能早收获。  相似文献   

9.
收割麦子     
你可以把在麦海里穿行的我看成帆镰刀的桨划动一片片波浪和共和国一起闪耀金色光泽我喜欢惊涛大潮这种洗礼使人倍感振奋我会和丰收一样迅速成长起来此刻我要选择最优秀的麦穗虔诚地铺在镍币的国徽上让麦子的价值麦子收割后露出土地坦荡的胸怀我发现土地是慈爱的母亲给了麦子也给了我们丰富无比的营养麦海很快会消失我这帆将到哪里去不我不会离我母亲的怀艳而你会飞到我的桅杆上吗?你这欧鸟洁白羽毛的欧鸟呀 指导教师:杨广英 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小草》文学社(234200)收割麦子@徐其法$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小草》文学社!(234200)…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小麦抗倒伏的问题,分别将小麦茎秆按刚/弹性材料处理,通过微元法思想分别计算出各个节点处最大弯应力及安全应力,得出麦秆折断的条件是:实际弯应力与临界弯应力最接近的那个节点,从而建立了小麦茎秆抗倒伏的数学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2007年数据中腊熟期各品种的抗倒伏风速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1.
杨陈欣 《小火炬》2010,(7):46-47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以色列的所罗门时代.有两个兄弟都靠种田为生,兄弟俩为对方着想,晚上都把自己收割的麦子放了几捆在对方的粮仓里。当太阳升起时.两个兄弟都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麦子和之前一样多。这样连续发生了两个晚上。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打麦     
盼啊!盼啊!忙碌的夏天终于来了,太阳公公每天辛勤地为小麦输送着能量,小麦对我们来说,可重要了,我们吃面包、吃馒头时都要靠它了。南风一夜起,小麦覆陇黄。小麦熟了,麦假也到了,同学们可高兴了,都争着为家长分担一些家务,连我同村的小芳今年也下了“绣楼”劳动起来了,我这个壮壮实实的小男子汉更是铆足了劲,准备大显身手了。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一些美好片段,让我们难忘,回味无穷。收割火热的太阳悬挂在空中,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我、爸爸、妈妈和奶奶顶着烈日,在田间收麦子。我累得腰酸背痛,瘦小的奶奶一定更累吧,但是她不言辛苦,坚持劳作,看着她努力弯腰收麦子的身影,我也咬牙坚持着。麦场上飞扬的尘土、细碎的麦屑和干燥的热风,弄得我灰头土脸。这一天是劳累充实的。傍晚,结束了劳作,我们回到奶奶家,奶奶蹒跚地抱来柴火,在大锅里煮了一锅喷香的大米粥。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喝着大米粥,拉着家常。  相似文献   

14.
又走在这条路上,看到微微泛黄的小麦,那件事又浮现在眼前. 也是这个时候,我帮父母到田里收小麦,把全家最喜欢的小狗咪咪独自留在家里. 忙碌了一天,连中午饭都是在外面吃的,傍晚,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 一开门,我愣住了,前几天我刚刚带回来的几盆扶桑花转眼间成了残花败柳,花瓣四处散落,花枝折挂在树身上,有的已经被完全折断,躺在地上,花骨朵儿和花叶更是狼藉满地,花盆也被弄烂了,歪倒在地上.  相似文献   

15.
段一平 《保山师专学报》2012,(6):F0002-F0002,F0003
正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偷谷子》的小说.讲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们几个孩子到收割后的稻田里拾谷子,天都快黑了也没有拾到多少.最后用挎包到装满谷子的海簸里去撮,而被一个汉子抓住,用绳子反捆在夜幕下的故事。小说是可以虚构的,那个被捆在夜幕下的孩子不一定是我,但那种事情经常发生,这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生存状态。那时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粮食、肉类、鸡蛋、红糖、布料等等,几乎没有哪一样东西不是定量供应。尽管家家户户都想方设法弄些洋芋、山药之类的杂粮来作补充,但还是没有哪一家的粮食能吃到月底。于是,很多城里人便把饥饿的目光投向农村广阔的田野。当稻田里的稻谷收割过后,我们这些城里的  相似文献   

16.
大爱无涯     
父亲说,要不,你还是去学校看看吧。话音刚落,便见父亲背着一大捆青草回来了。一斜身子,进了院门,一屁股坐在羊圈前的土台上。我忙跑过去给父亲解绳扣,父亲说,没事,我来吧。从草捆中抽出身来,父亲掏出一根纸烟,吧嗒吧嗒地抽起来。父亲说,也没啥丢人的,没考上就没考上,去看看到底考了多少分。  相似文献   

17.
烤花生     
上午,姥姥和妈妈去地里收花生,我、姐姐和弟弟跟她们去烤花生。我们先把带着土味的花生从土里拔出来,再抱一小堆麦秆,姐姐用打火机把麦秆点着,“轰”一下子着起了大火。不一会儿火灭了,妈妈走过来说:“把黑灰盖在花生上,过一分钟就能吃了。”还不到一分钟,我和弟弟就馋得流口水  相似文献   

18.
秋景     
秋天来了,爸爸妈妈带我去田野看秋景。公路两旁,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里,成熟的稻子颗粒饱满,沉甸甸的麦穗压得麦秆弯了腰。秋风吹来,田里翻滚着金色的麦浪,不时传来一阵阵清香。辛勤的农民伯伯不辞劳苦地收割着那黄澄澄的稻谷,随风传来一阵人们的歌声笑声。这一切汇成了一首欢快的丰收交响曲。地里的玉米也熟了,它们长着几撮头发,直往上翘,正冲着我们微笑呢!新插的禾苗在稻田里微笑,一阵微风拂过,禾苗在稻田里摆动起来,像在舞蹈。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叽叽喳喳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秋天多美呀!我爱秋天。”稻田旁…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变成了神笔马良。我是神笔马良,我看见了那些农民,他们种地实在是太辛苦啦!我便画了一条可以自动播种、浇水、施肥、收割的机器。春天,农民们只要在自动机的开关上按一下红色的按钮,自动机就会自动翻土、播种。夏天,农民们只要在自动机的开关上按一下绿色的按钮,自动机就会自动给禾苗浇水、施肥。秋天,农民们只要在自动机开关上按一下黄色的按钮,自动机就会自动收割水稻、小麦。这些稻子、小麦,一粒粒都又圆又大。我是神笔马良,我看见那些山区农村穷人家的孩子没有钱,不能上学读书,我便拿起笔,在他们家附近画…  相似文献   

20.
[原型故事]春天,百灵鸟把窝筑在麦子上,养育它的孩子。一天,麦地主人来了,说准备请人收割麦子。小百灵鸟告诉它妈妈,鸟妈妈却说不慌,麦地主人不是认真的。又过了一段时间,麦地主人又来了,这次他准备亲自收割麦子。小百灵鸟告诉它妈妈,鸟妈妈听了,说这次肯定是真的,然后带着它的孩子搬走了。[演绎故事]春天,百灵鸟生下一窝小百灵鸟,它想了半天,最后决定把窝筑在碧绿的麦秆上。这窝小百灵鸟很可爱,它们刚学会飞时,便在麦地里飞来飞去。这天,从村子里走过来一个人,他来到百灵鸟居住的这块地里,用手捻了捻麦穗。“麦子快要成熟了,”他自言自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