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传播促进各国相互沟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使传播的手段日益侧重于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媒介。所谓“国际传播”,表现更多的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交流,即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印刷传媒(报纸、书刊)或者电子传媒(电影、广播、电视)面向受众的社会范围最广的传播。高功率、高覆盖率的广播、卫星电视使世界缩小,特别是卫星电视通过及时迅速、生动直观的传播方式,把发生在“地球村”任何一个角落的重大事件,瞬间传播至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使人类在同一时间享受同一个重要新闻信息,并且产生交…  相似文献   

2.
在新传媒环境下如何加强儿童媒介启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媒环境,是指由个体或群体接触的传播媒介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环境.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媒环境. 有调查显示,现代社会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95%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媒介的技术特征(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子传播等)决定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比例,信道特征与容量,而媒介的社会特征(媒介的立场、风格、传播内容及其选择标准等)则决定着人们的社会视野和社会认知(如看到什么以及以何种方式从何种角度看到等).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媒介是本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产生的概念,它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大众传播学所要集中研究的是其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亦即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演变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这一概念,认为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传达了一个社会来临的信息。在今天的传媒新技术条件下,我们已经迈人了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5.
以是否在传播过程中使用机器媒介为划分标准, 可以把“大众传播”这一概念分为广狭两义。狭义的“大众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介必须是“机器媒介”, 而广义的“大众传播”所使用的媒介可以是“机器媒介”, 也可以是“非机器媒介”。这就扩大了现有的大众传播一词的词义, 传播史的研究范围不再仅仅是古腾堡印刷机之后的书籍、报纸、杂志等三大印刷媒介和电影、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四大电子媒介, 还可以是古腾堡印刷机以前的一切面向大众的传播形式, 这就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大众传播史研究的领域, 有利于在整体上把握人类大众传播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寻找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全国组建了60多个试点集团 “传媒”系“大众传媒”的简称,即“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体”。同一种符号可以用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大量复制、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媒介,属于大众传媒。其中以新闻和时事评论为重要内容的就属于新闻传媒。  相似文献   

7.
有关“信息娱乐化”的课题是近年来传播学的热门研究领域。对于“信息娱乐化”趋势,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定义: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传播主体的社会信息.以满足受众心理愉悦为第一前提,在信息内容和形式上,突破传统的“传者本位“意识,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领域探讨对受众健康信息需求的满足,从而体现信息的精神价值要素,最终使传媒定位逐渐向“受众本位”意识靠拢。  相似文献   

8.
李彬  霍速 《新闻传播》2009,(10):59-59,61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的媒介生态状况表现出供需失衡的倾向.这其中有农民媒介素养问题.更主要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对农”传播能力问题。追溯其根源.高等院校传媒人才培养的终端是影响媒体服务“三农”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依托农业院校的“近农”资源优势.以实践为中心.建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传媒教育观念,是农业院校传媒办学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在传媒时代,文学的传播要依附于大众传播进行。随着报纸、电子媒介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众传播对文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 ,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的新局面正在出现。南京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州有线电视台于1999年10月下旬联合在江苏常州举办了“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新格局”学术研讨会 ,就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国际背景、我国媒介竞争新格局、媒介产业化趋势、媒介新技术与未来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 ,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世界传播业发展背景下的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产业的异军突起 ,与…  相似文献   

11.
新论点击     
战争与传媒,谁塑造了谁?董岩、杨楠撰文指出,首先,战争“塑造”了现代传媒的传播制度与理论:战争的需要促成了新闻制度的产生,西方“国家干预、政府控制”的新闻政策被逐步强化;而战争也给予了传媒学者新启发,催生了新概念,如一战后学者对宣传的研究分析被视为大众传播效果的最初理论,二战中“宣传”的概念变形为“心理战”,随后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心理战”扩展为全方位的“信息媒介战”等。不断出现的战场,一方面塑造着不断变化的传媒,一方面也给传媒的研究带来新课题。其次,在信息社会,随着大众传播形态的变化发展,新闻舆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魏景飞 《青年记者》2017,(11):30-32
人类传播方式的演变与传播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人类的语言媒介的产生到人类第一套体外化信息符号系统——文字的出现,再到依赖于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体,从颠覆了信息传递方式和速度、丰富了传播内容的早期电子媒介的出现再到使人类社会成为“地球村”的网络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革新了媒介信息表达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重新构建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过剩或信息膨胀时代———网络传媒时代。新媒体与新的信息网络技术息息相关,是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实现信息化的必然结果,它融合、涵盖了所有传统媒介的传播特征,延伸、拓展了以往各传统媒介的范畴及功能,深化、升华了以往人类传播活动的意义和境界。网络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媒体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观念,因而被称做是一场“革命”。虽然全世界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与传统电视的普及率、覆盖率相差甚远,从技术的纯熟程度、信息的可靠程度及理想传播形态的现实程度等方面来讲,也远不如…  相似文献   

14.
王艳 《现代传播》2007,(3):125-127
在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的传统视阈下,大众传播媒介更多的是以产生、流传和强化刻板印象的“第三种来源”的姿态出现,本文则依据现实世界的不断变化和由此引发的“传媒表征”的不断变迁,推导出一种刻板印象的“动态观”,并发现积极的刻板印象较之消极的刻板印象更容易为媒介所改写。同时,大众传播媒介在改写刻板印象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一定的传播原则,以求发挥和实现最为和谐的社会传播效能。而以上论述均可以在近年来媒介对高校教师的报道中得到正反两个维度的双向印证。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不是专业化的传媒组织,但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博物馆的传播类型以大众传播为主,是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等因素相互作用的集合,传播各环节都受到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心理因素的制约,传播者和受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着互动的、双向(乃至多向)的信息传播,传播效果也作为这些要素和环节相互影响的结果而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透过传播媒介不断更新换代的发展历程 ,论述了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巨大影响。最早的传播活动是借助语言和文字进行 ,社会交流的扩大要求人们设想文字书写复制的传播技术。印刷术应用而生 ,其传媒内容的复杂和理解循序渐进的特点 ,造成受众明显的等级差异和交往隔绝。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限制 ,特别是电视与网络传播 ,构成了最为广泛的公共领域 ,提供了从未有过的信息共享。而手机短信传播 ,实现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完满结合、互动及时、信息自主选择 ,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众进入媒介的技术障碍和经济障碍  相似文献   

17.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就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和通道。自从人类诞生,也就有了信息传播。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传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出现的时间顺序不同可划分为传统传媒和现代传媒。  相似文献   

18.
刘翎 《军事记者》2003,(12):31-32
先进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综合的社会活动,它需要来自社会各方的协作与努力。军队报纸,作为军事新闻事业的主要力量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新闻信息传递的功能,更肩负着传承我军优秀文化传统和建设军队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一、作为新闻传媒,军队报纸在建设“学习型军营”中大有作为。报纸作为一种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是通过传播新闻的方式实现社会文化的传播的。与传媒的其他功能相比,传媒的文化功能具有隐性、持续的特点。大众传媒对文化的传承功能,在短时间内也许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其在传播的信息中隐含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倾向等,却可以通过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革命和大众文化的兴盛,使媒介游戏成为实现大众传媒的消费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基本途径。媒介游戏已经成为当前媒介经济的重要源泉。因此,研究游戏传播的媒介本质,揭示游戏与大众传播之间的本质联系,对于全面推进传媒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代洪甫 《新闻爱好者》2008,(12):100-101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传媒信息对社会的影响达到了“全方位”的程度。传媒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令人耳鸣目眩的大众文化正在通过各种媒介逐步肢解、动摇着传统的学校教育权威地位,向其所传承的大学文化渗透。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学会正确对传媒信息进行解读和判断,将会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所以,正视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已经成为高校乃至整个社会不容回避的课题,加强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