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该说,在十二生肖里,马是最俊雅、最有灵性的。稍加留意,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使用“马”字的频率也最高。比如说吧,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别人恭维自己为千里马(虽然伯乐不常有),而不喜欢别人叫自己马大哈,更忌讳别人讥讽自己马屁精。被人误会,一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既让自己坦荡,也留给对方反思的空间。被人称赞,一句“马马虎虎”,喜悦里洋溢着谦虚,谦虚里又暗涌着新的寄托。朋友赶考或谋职,一句“马到成功”,温馨的祝福里蕴含款款深情。朋友沮丧或失意,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朗朗的劝慰里飘荡着浓浓的鼓励。…  相似文献   

2.
校服,想说爱你不容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不是小婴儿,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都穿着别人指定、自己不喜欢的衣服生活,我们多压抑呀!”为校服而斗的“最炫好男儿”刘慧(女生,初中二年级)  相似文献   

3.
治馋方略     
孩子对别人手中的东西格外喜欢,哪怕这样东西是他们再熟悉不过或最不喜欢的,只要是拿在别人手里,都是好东西!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先来说说玩具、别人手中的玩具都是好玩的,哪怕是自己平时根本就不玩的。因为每件东西拿在自己手中和拿在别人手中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一件东西换个角度看就是新的,更别说这件东西在别人的手中会玩出不同的花样了,那更是自己未曾想到的。赶紧抢过来模仿或展示一下自己的游戏方案,是孩子们最急于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求职择业中的心态失衡及有效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卑与心态调整人们也许不太喜欢“自卑”这个词,但“自卑”这个词的古老涵义却值得我们回味:“自卑”就是你把别人看得比自己要好。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自卑”就是当你有一个消极的自我形象时,你在心理上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相似文献   

5.
谁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谁不希望被别人赞美?喜欢听赞美,似乎已成为人的一种天性。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天性的至深本质是渴求为人所重视。”可见,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但让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长期的养尊处优,让他们习惯了挑剔周边的一切,总喜欢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不管什么都要说得自己比别人好一点、多一点。有种不占上风誓不罢休的偏畸心态。  相似文献   

6.
勿忘“我”     
时下,社会上流行一种“病”,那就是“忘我”。这种“病”的“临床”表现为赶时髦、随大流。具体表现在:看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别人怎么样,自己便怎么样。至于有些东西,明明自己喜欢,怕别人说过时,而不敢喜欢;有些东西,明明自己不爱,然而为了显示自己时髦,也只得随喜随悲了;明明自已不愿做的事,因大伙都在做,也跟着糊里糊涂地做了。  相似文献   

7.
今天《大王》请来众多男生女生,一起讨论“恋爱”这个话题。本期的话题,没有家长没有老师更没有官方的发言,关起门,我们自己解决问题!不谴责家长老师,不抨击教育制度,只要我们处理好自己的感情就行!嘘,安静,有人要发言了——“恋爱”:被误解的友谊副班长和我住得很近,我们经常一起玩一起打球。那天,我和副班长、小盈一起上学,我发现后桌的宗在跟别人说着什么,还时不时望我一眼,我最讨厌别人在我身后指指点点。下课了,我要出教室,宗就在前面挡着,我叫他让开,他不动,我推了他一下,他就大声说:“喜欢副班长就喜欢副班长呗,凶什么!”我没说话,只…  相似文献   

8.
从“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到“执着于描绘自己的故事”,那是一种飞跃,是一种对人生认识的突变,也是从少年到青春期的转变。作者从小喜爱看书,常常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人生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别人的故事里蕴藏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它让人懂得生活,懂得社会,获取知识。所以,小时候的人们,都喜欢“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以此关注人生,充实自己。长大了,作者的阅历增长了,联想到自己的成长道路,认识到自己也有令人羡慕的故事,“当我们醒来,走进现实的阳光里,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故事原来也这般亮丽迷人。它不仅打动自己,也一样打动别人,我们不是…  相似文献   

9.
牟胜林 《山东教育》2005,(25):29-29
《小马过河》通过小马两次过河的事,告诉我们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课文中老马说的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理解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喜欢上QQ的同学都不陌生,那上面有一档内容叫“个性签名”,人们总喜欢把很给力的“小嗑儿”写在里边。收录别人的“个性签名”对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好处,当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下面,我们就共同解读几条吧。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投射效应”。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他往往以自己的心理去揣度别人的心理,认为别人也应该有和自己同样的特征。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别人的好恶,以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以为自己不感兴趣的别人也不必感兴趣,总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的头上。在家庭教育中。我发现了许多这种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快满三岁的儿子,在家里非常活泼可爱,说话口齿清楚,喜欢唱歌,对新鲜事物很好奇,总喜欢问“为什么啊”“这是什么意思啊”之类的问题。可是和外面的人接触却表现很差,别人问他话时,他不是低下头就是别过脸去,一声不吭。所以别人总是问我们:“你儿子怎么不说话啊?”有时带他在公园或小区里散步,碰到认识的人和他打招呼时,他经常扭头就跑。跑到我们大人身边,则又很兴奋地向我们报告:“刚才某某跟我打招呼,我跑掉了!”我们多次跟他讲,不回答别人的问题或不理睬别人是不礼貌的,可他还是老样子。儿子也不怎么喜欢与小朋友玩。我们准备送他…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总拿自己的长处去与别人的短处比,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相信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这种人,都会认为他们性格和思想上有问题。而我们的一些老师,却在对待学生时不自觉地表现出这种倾向,喜欢用高高在上的训斥的语气去批评教育学生:“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  相似文献   

14.
认知自我     
我是一个喜欢幻想的女孩,以前我总是幻想着站在梦想的舞台上歌唱的感觉。但就凭我那副粗嗓门想唱好歌,却是比登天还难。不过,朋友的一段话,使我树立起了信心。那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我打开QQ在网上闲聊。突然有人给我发来一句话:“你会唱歌吗?”我看了第一反应就是心虚,但我还是实事求是地说:“别人说我嗓音难听,但我还是蛮喜欢唱歌的,只是不敢唱出来!”“我不喜欢没有信心的女孩!”她接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自己击倒。自己拿定主意,追随自己的梦想。努力把自己的梦想化为现实,这才是我…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是年青人喜欢探索的一个哲学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青年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其中“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在许多青年中很有影响,有的人甚至把它捧为“社会主义现阶段最合理的人生观”。这种观点有些什么根据?这些根据是否能够成立?很有必要讨论清楚。 提出“主观为自已,客观为别人”的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例外”,“人在实现自私目的的行动中,客观上也为别人服务着”。这就是说,只要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就一定可以为别人;为自己的主观动机与为别人的客观效果之间有着必然的、完全一致的关系。这种看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动机和效果辩证关系的观点,也不符合  相似文献   

16.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学生愿意、也善于同别人“分享”,而另一些学生不愿意、也不善于同别人“分享”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第一类学生从学校回到家里,妈妈问:“班上谁是你的好朋友?”他们可能这样回答:“李明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好学生,他上课遵守纪律,不打人,也不抢别人的东西,他还爱帮助人。”对同样的问题,第二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刘晓是我的好朋友,他爱跟我一起玩,他不打我,他还爱帮助我。”如果妈妈问孩子:“你最不喜欢班上哪个同学?”第一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我不喜欢大强,上课…  相似文献   

17.
在你的集体中,有大家都喜欢的同学,也有不被大家喜欢的同学。有很多同学因为别人不喜欢自己而烦恼,得不到同学的欢迎和尊重,的确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当自己不被同学喜欢时,就会产生不适应,引起情绪波动,导致学业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心理健康。不过不要着急,今天我们就教给大家“如何成为万人迷”的独家秘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在新的一年里,就会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去。  相似文献   

18.
浑身雪白雪白的长鬃马,常常很神气地抖动着它那白得发亮的长鬃毛,对伙伴们说:“瞧瞧我这强壮的身体,瞧瞧我这漂亮的鬃毛,再瞧瞧你们那副丑样儿,简直是天壤之别呀。”可是,伙伴们都知道,长鬃马是最不爱劳动的家伙。一天,一只匆匆蚁拖着一条菜青虫,吃力地朝自己的洞口走去。“哟,匆匆蚁,瞧你那费力样儿,真够怆的。”长鬃马歪着脑袋,对匆匆蚁说。“长鬃马先生,您除了会笑话别人之外,您还会做点什么呢?”匆匆蚁趁着歇脚的机会,笑呵呵地说,“我能搬走比自己的身体重十倍的东西,您能吗?”匆匆蚁的话,激怒了长鬃马,只见它扬起前蹄,长嘶一声,很不高…  相似文献   

19.
班级管理,教书育人,多么像春风雨露滋润万物生长那样,具有“随风”、“润物”的苦心和“潜入夜”、“细无声”的毅力,以下结合二十余年育人实践略陈浅见。一、遵循认知规律,博得喜欢心理学生对班主任的喜欢,是班级建设和管理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喜欢自己,自己必须喜欢学生。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他的每一个学生。”他还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因此,作为班主任就必须身体力行,把爱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班主任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自信,是我们对明天的控制力,它会使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信心百倍,让我们离成功更近。那么,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吗?请先回答下面的问题吧!(如果回答“是”就画“菁”,回答“不是”就画“菖”,如果无法判别就画“○”)1.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立刻向别人请教。()2.从朋友那儿借来钱后就不想还了。()3.如果早上起得早的话,会把家里人也叫起来。()4.如果做某一件事不断出差错,你就不想再做下去,而是想另换一件事做。()5.你是独生子女。(摇)6.总是喜欢和别人一起吃饭。()7.不喜欢一个人去旅行。()8.每天最少要给别人打一次电话。()9.如果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