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细分析历年来的高考文言文试题,我们发现,虽然命题者常从课外选择材料,然而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却在课内,一些题目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可见,学好课本,巩固文言基础知识,是文言文阅读获取高分的突破口。因此,高考文言文复习,应从重视课本开始。  相似文献   

2.
[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趋势: 一是从选材上看,阅读材料呈现五种形式: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古诗;课内文言文+古诗;课外文言文+古诗.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课内文言文七年级教材涉及较少,大多选自八、九年级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尤其是几篇带"记"的文言散文;其次则是带"说"的文言文;课外文言文所选的则以人物典故或传记为主;古诗词赏析则是课内课外并重. 三是从赋分上看,大致在9~26分之间.  相似文献   

3.
朱烈荣 《学子》2014,(8):14
正在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都有占一定比例的内容直接来自课本(教材),有的省份多一些,有的省份少一些,占得多一点的省份主要表现在阅读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会有来自课内的。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而编写,它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考试时有一定的内容出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一般设置5-8小题,分值在20-25分,约占总分值的15%-20%.阅读材料一般取自于课内或课外的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美的浅易古诗文.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朗读和停顿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整体阅读与大意的把握;诗词名句的默写与鉴赏;古文化文体常识等.  相似文献   

5.
<正>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一般设置5—8小题,分值在20—25分,约占总分值的15%—20%。阅读材料一般取自于课内或课外的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美的浅易古诗文。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朗读和停顿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整体阅读与大意的把握;诗词名句的默写与鉴赏;古文化文体常识等。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是凭借已知去获取未知。与现代文阅读相比,学生对文言文"已知"的了解主要来自于课内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是对高中文言文日常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一名合格的高三毕业生的要求,当然也可以看作是高考复习备考须达到的要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就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检验,考生的语文素养是靠平时日积月累获得的。江苏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永远的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必不可少的大餐。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2010年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成了备战中考的广大师生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一、命题范围(一)从命题材料的选取看文言文考查的阅读材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课内学习过的名家名篇中节选;二是从课外那些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初中生的文言阅读存在许多不足:强课内教材,弱课外材料;强机械识记,弱理解迁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中,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这一考查形式再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所谓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内容和形式有一定联系的两则或几则文言材料(或文言材料和诗词)放到一起,让考生分析比较,求同存异,深入理解材料的内涵和本质。这是课内知识达成和课外迁移能力的综合考查,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题型虽有调整 ,但分值仍是 2 0分。严格地说 ,古诗词的阅读鉴赏题也属文言文考查的范围 ,占 6分。默写的名句名言一般也出自古代诗文 ,4分 ,可见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每年高考过后 ,总有不少考生反应 ,考场上面对那段课外文言文材料茫然失措 ,解题连蒙带猜 ,答案做出来后心里没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我认为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努力是可行的。一、注重课内积累 ,培养文言语感课外文言材料中一句乃至一段理解的关键就在那么一个或几个词 ,而这关键的一个或几个字词在课内课文中一般是…  相似文献   

11.
断句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与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不同,文言文阅读首先要考查的是对文言材料的认读能力,而断句题考查的正是这种能力。那么,怎样给文言文断句呢?一是借助文言虚词来断句。文言文中一些虚词的用法比较有规律,如:乎、者、也、矣、焉、邪、耶、哉、耳、欤等,它们常被  相似文献   

12.
时光飞逝,新一年的中考又将进入全面复习、冲刺阶段了,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毕业班的师生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中考复习呢?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要熟悉教材,过好教材关.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据统计,全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材料中,约有1/3地区选自教材,文言文阅读材料绝大多数选自教材.不少地区现代文阅读材料虽然选自课外,但答案仍在课内.可见充分利用教材,扎扎实实打好语文基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初中生的文言阅读存在许多不足:强课内教材,弱课外材料;强机械识记,弱理解迁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不少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初中生的文言阅读存在许多不足:强课内教材,弱课外材料;强机械识记,弱理解迁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不少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考点综述】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中考语文试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板块,许多考生都把它视为"难点",并为之失分。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一般设置5—8小题,分值在20—23分,约占总分值的18%—20%。阅读材料一般取自于课内或课外的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美的浅易古文片段。主要检测内容包括:(1)文言实词的理解;(2)文言虚词的理解;(3)文言句子的朗读和停顿;(4)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5)文言  相似文献   

16.
朱玲娟 《教学月刊》2006,(12):53-5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是当前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必考内容,在整卷150分中约占15%的比分。文言文阅读相对来说题型变化较少,主要从理解和积累的层面去检测,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中考语文的“抢分题”。又因为文言文阅读检测材料课内外兼有,往往是课内、课外各一段(篇),而即便是来自课外的阅读材料也是与《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推荐篇目“程度相当”.适合学生阅读,而且常常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考查对课内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举例来说,《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嘉兴卷)》文言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7.
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特别是文言词汇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文言词汇,理解起文言文来才不至于吃力,学习文言文也才能由浅入深、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那么,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词汇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归纳了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内容之一。纵观历年来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不管是课内文言文还是课外文言文,字词考查必不可少。因为我们只有准确地掌握文言  相似文献   

19.
正文言实词含义之丰,数量之大,用法之多,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而文言实词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从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入手,探索了一些解析文言实词的技巧。下面就以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部分试题为例,为同学们揭开文言实词的面纱。一、温故知新法(一)课文回顾文言文的考查,虽然命题常从课外选择材料,然而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却在课内。我们可以回顾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直接或间接地从课文中找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到来,如何在中考复习中抓住重点、掌握规律,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是广大师生的共同心愿。当前关于中考复习指导的资料繁多,良莠混杂,有时令人无所适从。为增强中考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邀请一部分对中考有研究的教研员和中学语文教师,从积累与运用、课内文言文、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写作五个板块对语文中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指导解题方法,并附有模拟题,以期对师生的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