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几年的中考题在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中突出了语言交际功能,同时又有设置情景对话一题,大量由对话或语境化题干以及由并列句、复合句或其他形式组成的语言环境题,题干长,信息量大,突出了综合性和语言的交际性。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要注重分析题干,了解语言环境,考虑语言文化因素,结合所学语言基础知识,确定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2.
高考语言运用题历来是高考中的重头戏,是高考命题创新的“试验田”,永远是命题者出新出彩的最爱。最近几年,特别是分省市命题以来,在此板块中大量推出新题型,展示新亮点,成为现今命题模式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在这部分试题中发现一些新题型。在2006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运用题目共46题,分别是:句式变换2题;压缩概括7题;语言连贯6题;语言得体4题;语言表述11题;看图画说话5题;广告词1题;仿写7题;改错3题。纵观这46个题目,既有老题目,也有新题目,在老题目中,也有一些新变化。笔者现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试题,略作分…  相似文献   

3.
一、2007年高考语言运用题的五大特点 2007年全国18套试卷中的语言运用题,细细研究,凸显了五大特点: 1.常规题型又唱主角 试卷中有3套考到了扩展题,4套考到了仿句题,5套考到了排序题,6套考到了概括题,5套考到了图文转换题,9套考到了语言得体题。常规题型频频在试卷中出现,这既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延续性,也说明常规题型重新被看好。  相似文献   

4.
低中年级的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比较差。在教学中,有必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其训练的方式要从实际出发,常规的训练方式有:把式题转化为数学语言;把应用题缩写成文字题;名词术语表述等。一、把式题表述成文字题。从低年级起,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准确表述数学语言的训练,提早训练学生把式题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的中考题在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中突出了语言交际功能,同时又有设置情景对话一题,大量对话或语境化题干以及由并列句、复合句或其他形式组成的语言环境题,题干长,信  相似文献   

6.
由教育部命题中心命制的2020新高考首次模考的试题(2019年11月),题型变化挺大,特别是语言运用知识题,其主观题增加,客观题减少。语病题、成语题不见了。说明在2020年的考试中,语言基础题将具有继续强化在具体语段联系上下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语文中考阅读题中主观题的数量进一步增多,主观题的题型越来越丰富,分值也越来越高。看来,对学生阅读面、语言积累和语言功底的考查,不仅仅限于作文。这些阅读题中的主观题一般不设立标准答案。应该说,对这些答案的评判,一般不再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你的答案切合题意、说到点子上就可以得分,但得分的高低依据的往往是你答题语言的好与差。所以,在写作上要求语言表述生动、形象、流畅、新颖的标准也同样适用于阅读题中的主观题。那么,如何让阅读题中主观题的答案流光溢彩呢?一、巧用修辞增亮点修辞是语言中的盐。无盐则语言无…  相似文献   

8.
一、看准题目要求,切合命题意图语言表述题是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词语、句式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组合的一种常见题型。正是因为语言运用目的变化无穷,才使有限的语言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所以语言表述题注重对语言运用的目的性的考查,而考生在审题与答题时就要特别注意题目所规定的目的或主旨。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9题。该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按一定要求运用语言的能力。题目要求写的两句话要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也就是以“远离毒品”为内容写一副对联。既然有此要求,对题干中的“写两句话”,就不能理解为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  相似文献   

9.
纵观全国各省、市、地的英语试题,完形填空题是考试的热点之一,它亦称综合填空题,目的在于考查同学们的语言知识水平及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每次的检测题中,必有"它"的参与。此题也是同学们失分较高,最头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训练学生的作文语言呢?当然,熟记成语、典故,背诵名言佳句,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是十分(?)的;而借助语法手段也是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正确途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 一、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运用词语 词语是构句成篇的基本单位,运用词语是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重要内容。 初中语言课后习题,仅词语解释7(?)题,遣词造句45题,辨析词义12题,词语填空20题,共计156题,从数量上看,词语练习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掌握词语的目的在于应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为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分析词的结构,明确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作品阅读的语言类赏析题越来越受重视,这类题不仅着眼于语言的赏析,更重要的是直接检验考生的语文素养。就湖北卷而言,从2007到2010年四年之间,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中就有3道题是语言类赏析题而且赋分都是6分。2007年湖北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的选文是杨闻宇的《日月行色》,其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性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对学生语言的训练,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读题、说题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连贯题.在高考中或以选择题或以语言主观题形式出现,不少考生面对此类题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找准此类型解答的入手方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4.
式题是由数字、运算符号和表示运算顺序的括号组成的题目;文字题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数量关系的题目;应用题是根据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文字来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其数量关系蕴含在情节中。三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以反映数量关系这一主线而密切联系着的。如果用语言、文字叙述式题,式题就变成文字题;反过来,如果用数字、运算符号代替计算术语,文字题就变成了式题;如果用计算术语或运算符号来代替应用题的具体情节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则  相似文献   

15.
阅读表达题是阅读理解题和书面表达题的结合,既是阅读理解题的延伸和升华,也是书面表达题的序曲和前续。是山东省高考自主命题后的一种新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在获取一定的信息之后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的概括能力、信息的捕捉能力、事实的预测推断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在理解语言基础上的翻译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新闻入题因其鲜活生动、贴近生活,让考生喜闻乐见、颇感亲切。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涉及到的新闻素材,上到国家大事,下至街景巷闻,真可谓无所不包。从词语选用题、语病题,到语言运用表述题以及社科类阅读,甚至作文题,新闻入题  相似文献   

17.
张道宏 《学语文》2008,(6):31-32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会出现语句排序题,语句排序题,主要是考查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它包括对语言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评判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从中考语文改革发展的趋势看,阅读理解题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其中主观测试题的题量呈上升趋势,而学生在中考中该题失分较多。碰到阅读题型,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不知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做题不完整,答题答不到点子上,本来会做的题也往往丢分,导致成绩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诗歌鉴赏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第一,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分析作品的语言是进行诗歌鉴赏的首要环节,正由于如此,在江苏13个大市乃至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针对诗歌鉴赏题语言特点的考查试题就相对多了一些。比如2005年无锡市中考题第4题的A和B两个选项就是考查诗歌语言方面的特色,再如2005年苏州市第12题同样是考查诗歌语言方面的特点,另外像 2005年沈阳市的第8题,2005年哈尔滨  相似文献   

20.
一、语用题的特点 1.实用性强 近几年来,全国语文高考加强了对现代生活中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即加强了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因而语用题的实用性就越来越强。 从1992年“3 2”题和全国第Ⅱ卷中语用题命题的内容来看,有指出信函用词不当、修改广播稿、学术讨论会报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