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其实,在枯燥的语文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语文。”我谨慎地问语文:“美是什么?”语文告诉我:“秋日蔚蓝的天空中悠悠飘落着黄叶是一种美;置身度外收获满舱鱼虾是一种美;放弃安逸舒适而笑傲霜雪的梅菊是一种美。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小心地问语文:“精神是什么?”语文告诉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一种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2.
语文之美     
其实,在枯燥的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语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之美     
其实,枯燥的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精神是语文。"  相似文献   

4.
一天,大孙子放学回家,兴致勃勃地来找我,说要让我猜“谚语”。我问是什么“谚语”,他说:“‘八仙过海’是什么?”我说:“是‘各显神通’。”他问:“那么‘十五个吊桶打水’呢?”我说:“那叫‘七上八下’。”他说:“这些‘谚语’你都知道?”我说:“这些都是人们经常说的。不过,这不叫‘谚语’,这叫‘歇后语’。”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本营     
QQ语言小平刚从电脑室回到教室, 就问我:“‘MM’(妹妹)是什么意思?”“就是‘妈妈’”。“那什么是‘PP(漂漂,即漂亮)MM’?”我说:“PPMM就是‘婆婆妈妈’。”小平恍然大悟道:“今天有人问我是婆婆妈妈吗?我说不是。他又问是妈妈吗?我说不是。然后他说了声爸爸(88)就走了……”  相似文献   

6.
在生活面前     
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人,两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直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应该给的’。“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妈妈问我     
有一天,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问我:“方禹,老师说在你们班发现有男女同学之间传纸条,你传吗?”“没有!”我肯定地说。妈妈说:“老师说传纸条的内容都是:‘我喜欢你!’‘我想跟你好,可以吗?’‘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之类的话,你怎么看这件事?”我说:“同学之间互相喜欢是正常的。”“那你喜欢谁?”妈妈亲切地问。我不好意思地说:“我喜欢我班的××、××。”妈妈问:“你为什么喜欢她们?”我说:“她们学习好,长得漂亮。”妈妈高兴地说:“呀!我儿子长大了,知道喜欢别人了。知道喜欢别人的优点,是向他人学习的开始。”妈妈又问:“那你喜欢男…  相似文献   

8.
晚上,我把香喷喷的烧鸡掰成小块码在磁盘里,叶圣陶先生从行囊里掏出一小瓶白兰地,两只外陶内瓷的宜兴小酒杯,两副楠木筷子,斟满酒,递给我一杯,说:“慢慢喝,边喝边聊。”话题又回到了地名,我问:“除了‘左阜右邑’,还有什么规律?”叶先生说:“知道有个叫‘蒙阴’的地方吗?”我说:“从读者来信的信封上见过,是山东省的。”叶先生问:“知道附近有个山吗?”我试探着回答:“是不是有座‘蒙山’呀?”叶先生说:“对了。那‘蒙阴’是在‘蒙山’的哪一边呢?”我一琢磨,“这房间向阳,是朝南的。‘阴’与‘阳’相对,‘阴’应该是北”,就回答说:“它在‘…  相似文献   

9.
    
我从一上路,身上就被拴上了一根绳子,绳的这端是我,那端是母亲。我喜欢用自己的四只脚走路,很稳当,也很省力,可母亲却将我的前脚绑住并提起来,告诉我:“这是手,不是脚。”我很好奇:“那又怎么样?只要能朝前走就行了。”母亲摇头:“这条路很长,只有学会用双脚直立行走,才能走到路的尽头。”我疑惑地问:“那‘手’用来做什么呢?”母亲没说话,只是握紧绑着我双手的绳套,牵着我继续朝前走……我明白了“手”的用途。沿途的风景很美,很奇特,有很多是我从未见过的,我想跑过去仔细欣赏,但总是被母亲用绳牵住不能前往,她告诉我,前面有最美的风景,不…  相似文献   

10.
开心笑吧     
《现代语文》2005,(9):40-40
舅妈“我听说,你跟玛丽的婚事吹了?”“对,她嫌我穷。”“你跟她说起过你有一位有钱的舅舅在美国吗?”“说了。现在她是我舅妈了。”从反面理解有个失恋的人愁眉苦脸地告诉朋友:“我所爱的人拒绝了我的求婚。”“这有什么呢,”朋友说,“我告诉你,女人的话,有时得从反面理解。她说‘不’,就意味着‘是’。”“可是她没说‘不’。”“她说什么?”“她只说了‘呸’。”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父亲常在周末带我去山上,在漫步丛林的时候给我讲好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其他孩子的父亲也带着他们的小孩去山里玩。当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时,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看到那只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我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他说:“那是只黑颈鸫呀!你爸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鸟儿了吗?”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我猜想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接着说,“意大利人叫它为‘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说他有点石成金之术、变废为宝之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无论多么顽劣、多么笨拙的孩子,只要经他点化,都会脱胎换骨。同事问他:“你用什么办法使那些自卑的学生不自卑,骄傲的学生不自傲?是不是有什么秘笈没有公开?”老师说:“我哪里有什么秘笈?我只说一句话就足够了。”同事问:“哪句话?”“每个人都是天才。”“这话有什么新鲜?”“对于自卑的孩子,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所以你不必自卑’;对于自傲的孩子,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所以你也不必自傲’。”每个人都是天才@小黄  相似文献   

13.
在生活面前     
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人,两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真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应该给的’。”“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吧!”生活严肃地说。“我不想成为你的牺牲品!”他愤慨地扬声说道,“我想当生活的主宰,可我现在必须俯首弯腰…  相似文献   

14.
何绮华 《小朋友》2004,(9):2004
三“么”魔法小时候,有一天我作文写不出来,妹妹看我苦着脸发脾气,一直问:“你要写什么?”“为什么写不出来?”“你可以想想怎样写?”我心情不好没理她,她却像饶舌的八哥一直重复这些问题,最后我不耐烦了,照她的句式大声回答:“我要写‘大扫除’、写‘为什么要大扫除’、写‘怎样大扫除’”我一说完,好像得到魔法似的,马上找到灵感了;而且发现这个“魔法”之后,大部分作文都是用这方法“过关”的。现在我就告诉你这个“魔法”吧! 我把它取名为“三么魔法”,简单地说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词。  相似文献   

15.
(一)妙答语文老师正在讲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见小明趴在课桌上打盹,便生气地问:“你在做什么?”小明眼珠一转,说:“我正在理解课文中的一句话。”“哪一句?”“就是那句‘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相似文献   

16.
掉底子     
大家可能都“掉过底子”吧。你们是不是要问:“‘掉底子’是什么意思?”那我来告诉你,“掉底子”是湖北方言,就是“丢面子”的意思。每个人“掉底子”的经历也许不太一样,我就把我“掉底子”的事和大家说一说吧。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课,这可是同学们最喜欢上的课,当然我也  相似文献   

17.
抛开虚荣     
记得小时候我总盼望自己快些长大,我也常常问妈妈:“妈妈,我长大了吗?”可妈妈却和蔼地笑着,轻抚着我的头说:“你还小,还没有长大。”“那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呢?”“不知道,但总有一天你会长大的。”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刚刚步入初中的我坐在座位上温习功课,忽听前面的两位同学正在争论着什么“我喝的‘美年达’才是今年最流行的。”“得了吧,‘可乐’比‘美年达’强多了,牌子老,新产品也多。”“‘可乐’早过时了,你还整天喝它。”忽然一位“观战”的同学问我:“你带的是什么饮料啊?也拿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我……”我把手伸进课桌抽屉,…  相似文献   

18.
一、恰当问题,给学生思维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笔者在教学“画图”软件中的“圆角矩形”这一工具时,先提问:“‘画图’当中有多少种工具?你学过了哪些?它们有多少种用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打开了“话匣子”:“‘画图’中有直线、曲线、刷子、椭圆等16种工具,我知道直线可以变粗变细,橡皮可以变红变绿……”教师继续问:“那你们知道‘圆角矩形’工具吗?它究竟又可以画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提问声中活跃了起来,他们试着自己打开“画图”软件,选取“圆角矩形”工具,在画图区中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猜测———验证该…  相似文献   

19.
小鬼笑翻天     
听话的学生一次上课,老师跟学生约法三章:作文得“甲”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写满两页纸。有一个学生在剩余的两行写着:“只剩下两行,快做完了,努力吧!现在剩下一行了,继续努力吧!加油!快完了!终于做完了。”精辟的论述“爸爸,什么叫‘资本’,什么叫‘劳动’?”“是这样的:如果我从邻居家里借了100元,我就有了‘资本’,如果他想从这儿讨回这笔钱,他就必须‘劳动’。”借成绩单老师问吉米:“你为什么要把成绩单借给约翰呢?”“不,不是我故意的。”吉米讷讷地回答,“他说,想吓唬一下自己的父母。”“那结果呢?”老师又问。“结果——”吉米回答,“…  相似文献   

20.
小红经常把“两个人”写成“俩个人”。一天晚上,小红写好了日记,早早地上床了……她突然听见低微的哭泣声,觉得很奇怪,便寻声走了过去。原来是“两”在日记里哭。“你为什么哭呢?”小红不解地问。“两”字带着满腹委屈对小红说:“我和‘俩’是兄弟,可你却把我们混淆,让我们兄弟俩闹矛盾……”“那你们有什么区别呢?”小红低着头问。“两”字说:“我只有一个读音‘li2ng’,意思有四种:一、表示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常用于成双的事物、量词或‘半’‘千’‘万’‘亿’前。二、表示双方,如‘两败俱伤’。三、表示不定的数目,大致相当于‘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